南梁是南朝的第三个封建王朝,也是南朝时期社会最为繁荣的王朝。虽然这个王朝非常的短暂,却在历史上留下了诺大的名声。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梁武帝萧衍崇尚佛教,营造出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佛教盛况,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南梁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典范,它从建国到灭亡仅仅只有五十五年,是典型的短命王朝。尤其是在梁武帝萧衍晚年,南梁发生侯景之乱,国家陷入内乱混战之中,人民颠沛流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也成为南梁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会发生侯景之乱呢?后世的历史学者们给出了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说法很有前瞻性。历史学者们认为,在昭明太子萧统去世后,梁武帝萧衍没有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立萧统长子萧欢为皇太孙,而是改立了萧统的弟弟萧纲,为后来的国家混战埋下了隐患。按照这种说法,因为梁武帝萧衍废嫡立庶,造成了皇族内部矛盾重生。不但以萧欢为首的萧统的几个儿子不服,就连萧衍儿子中也有不少反对萧纲当太子。萧衍为了平息这些矛盾,便把萧欢及其兄弟分封到各地的大郡,而萧纲的兄弟们也捞到了不少地盘。
于是在侯景之乱中,这捞到封地的南梁宗室王爷们纷纷以勤王的名义起兵,名义上是救援建康,实际上是争夺皇帝之位。于是他们不打侯景,专打争夺皇位的宗室王爷,于是形成了类似于西晋八王之乱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中,南梁的国力大量被消耗,而侯景叛军则从中渔利,使得国家陷入危亡之中。当侯景之乱被平息后,南梁已经再也没有与北朝抗衡的实力,最终成为了南北朝时期的又一个短命王朝。这种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的,而且在中国历史上反复被验证。但问题来了,萧衍作为南梁皇帝,难道就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么?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萧衍在昭明太子萧统去世后的一系列操作,的确给南梁的败亡埋下了隐患。但这不是历史上第一次发生类似事件,实际上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萧衍立萧纲为太子,并把萧统之子萧欢及兄弟封到各地,又把萧纲的其他兄弟分封出去,这是典型的开历史倒车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历史上并没有好的结果,反而给国家带来了不小的混乱。早在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搞郡国并行制,将刘氏子弟分封到各地作为诸侯王,就是这种操作。其结果是刘氏诸侯王尾大不掉,对皇权造成极大威胁,直到汉武帝刘彻时期才逐渐的平息下来。
后来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三国后,又将司马家的宗室分封到各地,为八王之乱埋下大患。正是因为八王之乱的内耗,使得西晋的国力一落千丈,为五胡乱华埋下了大患。萧衍对萧欢及其兄弟的册封,与上述两次高度相似,发展轨迹也是比较雷同的。在这种分封中,除了汉景帝刘启在吴楚七国之乱中取胜,进而逆转了乱局之外。晋惠帝司马衷和梁武帝萧衍都没能在乱局中取胜,最终使得国家走向了败亡。因此很多人感到疑惑,既然萧衍不是第一个采取这种分封措施的,那她为什么不吸取刘邦和司马炎的教训,还要这么做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先回答萧衍不让萧欢继承萧统的地位,不立萧欢为皇太孙的事。历史的主流圈子中对这个事情讨论很多,一般认为有三个理由。前两个是梁武帝萧衍自己说的,第三个是后人猜测的。第一个说法是,萧衍认为国家刚刚建立,国家需要成熟的君主,所以让年龄更大的萧纲当了太子。第二个说法是,萧欢年纪太小,上位是主少国疑,所以成年的萧纲比萧欢更适合当皇帝。这种说法认为,梁武帝萧衍吸取了南齐时齐武帝萧赜不立年长的萧子良,导致了南齐内乱衰败的经验教训,所以立了年龄更大的萧纲。
第三个说法来自于萧欢之父萧统的腊鹅事件,认为梁武帝萧衍猜忌儿子萧统,所以连孙子萧欢都猜忌了。这个说法虽然没有得到南梁史书和萧衍本人承认,但不少历史学者却对此非常认可。分析上述的三种说法,其实都是搪塞之词,理由是非常牵强的。第一种说法是南梁建立不久,需要年长的君主。这个说法的前提就不成立,因为当时南梁建立已经三十年了,梁武帝萧衍也六十八了。所以用国家未定的说法是难以得到支持的,这是萧衍搪塞朝廷和宗室的理由。就当时正处于巅峰时代的南梁而言,萧欢和萧纲在个人方面区别不大。
但是说萧欢年纪小,上位后主少国疑,这是有一点道理的。当时萧欢也就十五六岁,比起年近三十的萧纲的确经验不足,可能难以承担国家重任。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国立少君却是常态,这种说法就不好成立了。在同时代的封建王朝中,刘宋的刘义隆十八岁即位,刘义符十七岁即位,刘子业十七岁即位,刘昱十一岁即位。南齐的萧昭业二十岁即位,萧宝卷十六岁即位。由此可见这个时代的少年天子是常态,萧衍以萧欢年轻为由不让其当皇太孙,实际上是非常牵强的。但是从这些少年皇帝的执政业绩看,这不是没有理由的。
实际上在中国的少年天子中,真正成才的并不多。就南北朝而言,除了刘义隆当了三十年皇帝,取得了“元嘉之治”外,其他的几个都没过几年就被废掉了。考虑到这种可能性,萧衍不立萧欢,改立萧纲,也是有几分道理的。至于最后一个关于腊鹅事件的理由,这完全是阴谋论牵强附会的说法。萧欢和腊鹅事件没有一点关系,主要问题产生在萧统和萧衍之间。萧统已经去世,萧衍没必要抓住这个事情不放。更何况此事明显是有人从中挑拨,萧衍就连背叛自己的老二萧综都能放过,难道就不能容下已经去世的昭明太子么?
因此,要解读萧衍改立萧纲,分封萧欢兄弟的原因,需要从上述理由的第二条进行探讨。从这个角度看,少年天子的成功者的确很少,但也不是没有。一般而言,要扶持少年天子上位,老皇帝在位时会为少年天子清除一切障碍。以明太祖朱元璋为例,为了扶持皇太孙朱允炆,他借着蓝玉案打击开国元勋和淮西勋贵的势力,压制各地的藩王,帮朱允炆建立了执政班底,为皇权顺利传承开辟了道路。虽然最终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失败,但从过程看燕王朱棣还是非常危险的,军事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侥幸成分。
那么萧衍能不能象朱元璋那样为萧欢开辟继承皇位的通道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历史背景不同了。首先,两个朝代的政治基础不同,明朝的政治基础是士大夫地主阶级,而南梁则是门阀世家贵族。朱元璋的设计是让朱允炆依托于士大夫治国,利用士大夫的力量压制勋贵和藩王,以完成皇权传承。但这招在南梁行不通,因为南梁没有士大夫,只有门阀贵族。门阀贵族与士大夫最大的不同便是他们对皇权的野心,远远大于士大夫。萧家本身就是门阀贵族上位,所以对门阀贵族非常防范,又怎么可能让萧欢去依托于门阀贵族压制本族宗室呢?
以刘宋和南齐的经验来看,少年天子依托于门阀贵族,一旦不慎就会被门阀贵族掌控为傀儡,最终丧失朝廷的自主权,结果就是改朝换代。兰陵萧氏就是靠着这种政治逻辑取代了刘宋,建立了南齐和南梁,自然不可能让人重蹈覆辙。萧欢不能依托于门阀贵族,那依托于宗室如何?其实也不行,因为他的资历太浅,萧纲和几个兄弟都是野心勃勃的。南齐时候萧氏就考虑过宗室,结果还是引发大乱,这也是作为南齐宗室的萧衍崛起,最终取而代之的原因之一。所以萧衍并不相信萧欢能控制住门阀贵族,或者是宗室的势力。
既然控制不了,那就把危险因素扼杀于摇篮之中,这就是朱元璋的逻辑。但这招在南梁也不顶用,还是因为社会基础不同。朱元璋的目标是开国元勋和淮西勋贵,他们是社会的顶层,不是社会的控制层。虽然他们权力很大,但不能完全控制明朝社会,被干掉了对社会也没有啥负面影响,反而是一件好事。
但南梁不是,南梁的门阀世家是社会的控制层,这就是门阀政治时代的最主要的核心。如果梁武帝萧衍搞朱元璋那套,结果就是与全社会的门阀贵族为敌,皇位都坐不稳了。实际上他为了让门阀贵族掏钱,连把自己抵押给寺庙的无赖行径都搞出来了,这说明他根本无力强势控制门阀世家。
既然没有这个力量,朱元璋那套是行不通的,所以萧衍不可能选择强力为萧欢开路,只能选择一种比较保守的策略。萧衍最后选择的策略,其实就是汉高祖刘邦和晋武帝司马炎那套,分封宗室去地方制约门阀世家,然后用皇帝来限制地方宗王。这招在皇室团结的情况下还是比较有用的,可一旦不团结就比较麻烦了。而且用这种政治格局,皇帝一定是要有极高声望的人。本来昭明太子萧统是最合适的,可惜英年早逝,所以萧衍就选择了萧纲。因为除了叛逃到北方的萧综,萧纲是皇子中排名最高的。而萧欢则矮了一辈,地位上比较尴尬。
按照萧衍的设计,萧纲的几个弟弟和萧欢兄弟被分封下去,远离了朝廷,萧纲就能顺利控制朝廷大权,形成一种内外平衡的局面。萧欢等人下去后压制地方门阀世家,门阀世家必须依托于朝廷才能自保,这就产生了对萧纲的向心力,于是南梁的朝廷格局就稳定了。远离了朝廷后,萧欢等人虽然不满意,但实力不够,也就没法和萧纲闹,也不会影响到萧纲的政治地位。可萧衍万万没想到,他自以为完美的政治设计,居然出了一个变数,那就是侯景。侯景引发动乱后,被萧氏宗王压制的门阀世家变摆脱了控制,于是一切都乱套了。
门阀世家为了自保,在对侯景的事情上阳奉阴违,甚至暗中勾结侯景叛军。地方上的萧氏宗王为了争皇位,干脆在勤王事情上出工不出力,让侯景有了可乘之机。于是侯景叛乱成了萧氏宗王内战的最好机会,南梁重蹈了西晋八王之乱的覆辙,最终让国家走向了灭亡。实际上萧衍犯下的错误不仅是在政局设计这方面,他留恋权位,没有逐步向萧纲交权,使其缺乏对朝廷的控制力,也是内乱的原因之一。如果萧纲在朝廷根基深厚,有足够的权力控制大局,即便是勤王大军袖手旁观,他也能对付侯景叛军,萧氏宗王内乱也是可以避免的。
总的来说,萧衍为了避免门阀贵族控制朝廷和皇帝,采取分封制的方法作为解决政治问题的策略,本身就是违背历史规律的,失败是必然的结果。不论他是选择萧欢,还是选择萧纲,采取分封制都不可能成功,这是历史的教训。即便是昭明太子萧统在世,最多就是维持朝局平稳,问题依然会在下一任皇帝时期爆发。这个问题萧衍解决不了,在世的儿子孙子一个不如一个,南梁就避免不了短命王朝的诅咒。可以说从根本上看,萧衍解决问题的思路就错了。战略性的错误决定他选择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最终导致了满盘皆输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