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氢能“勃发”

如蓉氢燃料 2024-08-15 21:40:39
航运业承担着超过80%的全球贸易运输任务,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港口的低碳减排对航运业绿色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港口迎来氢能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在政策上给予港口发展氢能以支持,青岛、嘉兴、天津、上海、深圳等地的港口发力氢车投运、加氢站建设,港口氢能生态构建领先,为更多港口发展氢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 不过,整体来看,由于整个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港口氢能发展还需要产业链企业在成本、技术、加氢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方面下功夫,让港口氢能更好地抓住机遇“起飞”。 港口氢能“加速跑” 港口作为重要的外贸接驳点,其氢能发展需要政策的全面支持、可落地的多元化应用以及发挥氢能产业集聚效应,部分港口已抢先布局,氢港建设提速中。 从政策来看,其实早在2019年,交通运输部明确提出我国建设绿色港口的目标,随后青岛、上海、宁波、嘉兴、天津、大连、深圳、张家港等重要港口也相应地发布了未来发展规划,加快建设氢能港口。 如《山东省港口集团绿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规划》将氢能发展列入港区综合能源应用的关键要素,多年来港口氢能发展成绩显著,代表事件包括:2019年,青岛港首创全球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2022年,建成国内首座全资质港口加氢站,目前已累计加氢量超80000公斤;2024年,全国首个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启动。 其他港口也充分运用自身资源培育发展氢能,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氢能应用。如嘉兴港拥有每年高达10万吨的工业副产氢资源优势;嘉兴港区组建氢能母基金——嘉兴氢能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基金规模5亿元;建立首座集加氢和充电于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站;氢车投运方面,截至今年4月底,已累计落地10辆氢能公交车、116辆49吨氢能重卡(飞驰科技49吨重卡是代表车型)、30辆18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 上海规划建设领先的氢能港口,支持洋山港、东海大桥加大氢能在港口固定式装卸机械设备、流动式装卸运载设备和水平运输车辆等多个应用场景覆盖;2024年6月,青岛港与10家氢能港口建设生态合作伙伴进行了集中签约,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希望以科技创新引领,推进氢能在全产业链条的应用;深圳盐田区国际氢能产业园构建过程中,盐田港作为示范应用场景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氢港建设仍需“助推剂” 港口氢能产业的前景一片向好,但未来发展仍然需要降低用氢成本、加强港口氢能技术研究及加强氢安全保障,才能让港口氢能产业走得更远、更稳、更好。 目前整个氢能产业发展受制于成本高昂,港口也不例外。业内人士建议,港口处在沿海地带,海上风能、光伏、潮汐发电资源丰富,如果能够尽早完善绿色可再生能源发电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港口制氢提供充足的电力保证和绿氢制备。另外,港口附近通常有化工厂、丙烷脱氢厂等能够产生工业副产氢的工厂,若能将这些附近工业园区的工业副产氢资源集中起来,建设氢气集中交易平台,将会让氢源供应更加稳定,进一步保障港口氢能产业发展的根基。 一位氢能企业高层表示:“港口如果没有合适的氢气源,可以结合周边氢能高速的加氢站,解决用氢难题。在部分区域,可以通过试点对氢能集卡车免收高速过路费、放宽路权等手段,进一步降低用氢成本。” 发展港口氢能产业离不开氢能存储技术、加氢设备、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等环节的支持,需要加强港口氢能产业前沿性技术研发。目前,嘉兴港、青岛港、天津港正在围绕这些环节追赶国际领先技术,希望随着未来码头氢能应用力度和范围进一步扩大,能抓住一波促进港口氢能产业发展的“东风”。 除了弥补技术劣势,港口发展还可以依托临港资源优势,发展港口氢能装备制造业,根据港口特色与周边优势产业选择可突破的技术领域,共同探索港口氢能产业的差异化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港口现场作业工况复杂,经常产生设备颠簸、震动,剐、蹭、磕、碰等现象,而氢气又属于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要打造安全型示范港口,坚持人防技防并举,加大港区的氢能安全隐患排查力度,搭建安全环保与应急管理一体化平台,及时应对港口氢能产业在氢气使用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总体来看,各港口氢能发展前景毋庸置疑,它们都在政策引导下,结合自身区位因素和资源禀赋,加快氢能应用力度及构建氢能产业集群。不过,还需要持续降低氢能应用成本、加强氢能技术研究及加强氢安全保障方面,才能让港口氢能“更上一层楼”。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