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南极有人住吗?
看到这个问题,大伙肯定会认为,这不废话吗,毕竟南极是全球唯一一个没有常住人口的地方人尽皆知。
而话虽是如此,但在南极这片覆盖着厚厚冰雪的广阔土地,其实要有着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科考站。
在南极进行科考并非简单的科学研究,它更像一场没有硝烟的“冷战”,是各国在科研领域的暗自较劲,力求在极地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
有数量就会有差距,而中美日对比咱是在感兴趣不过的了,美国作为所谓的世界第一大国,人家在南极要有整整六个科考站。
反观日本,虽然自家面积不大,但在南极也有着一席之地,那么我们中国又有多少?
各国南极科考站数量概览
现在,全球有30个国家在南极设立了超过80个科研基地,形成了一个特别的国际科研网络。
其中,俄罗斯以其8个科考站的数量位居榜首,彰显其在极地研究领域的雄厚实力,紧跟着的是阿根廷、美国和智利等国,它们在南极科研方面也建有不少考察站,贡献颇多。
美国在南极科研界可是资历很老的,长期从事考察,积累了不少经验,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在南极建立了科考站。
不过,早期设立科研站点的过程也遇到了不少挑战,在威尔克斯地建立的科研基地因为选址和设计问题,很快就被雪封了。
这个教训让美国在之后的科研基地建设中更加小心选址和设计,往后美国共在南极设立了六个长期居住的科研基地,包括麦克默多、阿蒙森-斯科特、帕尔默、赛普尔、伯德和西南极冰盖区域站。
其中,麦克默多站和阿蒙森-斯科特站是美国在南极的两大王牌。
麦克默多站被称为“南极第一城”,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海港、机场和众多建筑物,可容纳1300人常年运行,并有固定航班通往新西兰,堪称南极科考的枢纽。
阿蒙森-斯科特站则坐落在南极的顶点,位置很特别,是观测极地气候和天文的理想之地。
其他四个科考站也各有侧重,分别承担着不同的科研任务,共同构成了美国在南极的科考网络。
他们有这个实力并不意外,毕竟早些年美国科技、建造等领域全球领先,这点无法质疑,让人奇怪的是,日本竟然也有着四座科考站,甚至第五座也要开建。
日本南极科考实力
不得不说,日本这地方还真有点东西,放眼整个亚洲国家他们都能排得上号。
1912年,日本探险家白濑矗首次带领队伍抵达南极,打破了亚洲探险的界限,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南极洲罗斯冰架东部的一段海岸线还被命名为“白濑海岸”。
日本在南极设立了四个科研基地,包括昭和基地、瑞穗站、飞鸟站和富士穹站。
其中,昭和基地是日本最早建立的南极科考站,也是日本在南极的主要科考基地,它配备了先进的科研设备,可以进行多学科的科学研究,瑞穗站则主要进行冰川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
而飞鸟站是一个无人值守的自动观测站,主要收集气象和大气数据。
至于富士穹站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之一,是进行深冰芯钻探和古气候研究的理想场所。
靠着这四大“功臣”,日本在极地科研方面取得了不少显著成绩,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就是由日本科学家率先发现,引起了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此外,日本还在深冰芯钻探方面取得了突破,获取了超过3000米深的冰芯,为研究地球气候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17年一月份,日本打算在南极再建一个科研站,目的是挖掘更厚的冰层,想借此了解更古老的气候变化趋势,但直至今日这个科考站都没进一步的信息。
反观我国,则是在极地考察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突破,从一开始的与日本“并肩”完成了超越!
中国南极科考实力及科考站
虽然我国在南极科考领域来得晚一些,但进步神速,挺引人注目的。
从1984年首次派遣科考队登上南极大陆至今,中国已逐步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极地科考队伍,并在南极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在24年以前,科考站我国和日本一模一样都是四个,但在24年后,这个情况发生了改变,那就是咱家第五个科研基地建成了!
我中在南极的五个科研基地分别为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秦岭站。
长城站是咱们在南极的第一个科考站,位于南极半岛附近的乔治王岛,虽然不在南极圈内,但其地理位置优越,气候相对温和,是进行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基地。
中山站坐落在东南极大陆的拉斯曼丘陵,是研究海洋、冰川和大气的重要基地。
而昆仑站同样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087米,是南极海拔最高的科考站,其极端的环境条件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地球气候变化和宇宙起源的独特机遇。
反观泰山站位于昆仑站和中山站之间,是一个夏季站,主要用于支持内陆科考和进行天文观测。
至于最新建造的秦岭站则在南极罗斯海地区,这里填补了我们国家的空白,它配备了先进设备,规模也更大,将更好地助力我国在南极的科研工作。
从最初的长城站到如今的秦岭站,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布局逐步向南极内陆延伸,覆盖了更广阔的区域,也标志着中国在南极科考领域的实力不断增强。
中美日三国南极科研实力对比
如果仅论数量来看的话,美国以6座位列三国第一,而我国则是第二位,但这真的只能从数量来评判吗?科研不分国界,客观来讲,中美日三个国家都有各自擅长的地方。
美国在南极科考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其科考站数量多、规模大,科研设备先进,研究领域涵盖了地球科学、气候变化、生态学、海洋学等多个方面。
凭借强大的科研团队和充足的资金支持,美国在南极科考领域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
而日本在南极科考领域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尤其在地质学、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我国就像上述两个的综合版,发展势头强劲,投入力度也相当可观,近年来,咱在南极科考站的建设、科研设备的更新以及科研队伍的培养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同时在气候变化、生态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也正逐步迈向世界先进水平。
结尾
南极,这片地球上最后的净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科学奥秘,也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中美日等国在南极的科考活动,不仅推动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科研成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是未来南极科考的重要方向,只有携手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护这片珍贵的土地,让南极这片净土永远造福人类。
参考信源
新华社2017-01-29 17:16:23——日本计划建设第五个南极科考基地
中国测绘学会 2024-02-22 11:51——视角 | 盘点我国南极考察站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4-02-08 20:21——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开站!中国何时起在南极有了科考站?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2018年11月07日 09:10——海洋科普 | 世界各国南极科考站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