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即将过去的2024这一年,中国经济走过的历程非常不易,内外环境均充斥着不少的挑战。
而这挑战则可以概括为4个:国内需求不足;部分国内企业经营困难;老百姓的就业和增收机会有待提高;各类环境中的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对此,统计局原发言人姚景源说出了个大实话:刺激消费得先让老百姓的口袋里有钱,并给出了3个途径。
然而,这位专家说的解决途径就真的符合实际吗?困扰国内消费不振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消费得让老百姓先有钱
截止10月末,我们的M2余额达到了309.71万亿,如果按照14亿人口计算的话,就是平均每个人22万。
而且,按理来说规模如此之大的超发货币,大概率会造成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现象。
但是,从相关数据获悉,10月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跌了0.3%,另外我国前三个季度的经济运行也一直在下降,从5.3%下降到4.7%再到4,6%。
在发言中姚景源也提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说在坐滴滴专车时和司机聊起了天,司机称北京原来开滴滴专车的有1万多人,而现在有4万多人。
原来一个月的工资可达1万3左右,现在却只能到7000左右。
可以说,不管是从统计数据上,还是老百姓的亲身体验上,我国目前确实还是一个通缩的局面。
对此,他谈到2025年提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刺激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内需。
说起刺激消费,最简单、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让老百姓的口袋有钱,有钱自然会去消费,这样也就不需要专家长篇大论的策略了。
专家的实话真的实际吗?
怎样能让老百姓的口袋里有钱呢?他给出了自己的3个措施。
第一条便是增加居民收入,他坦言自己不赞成部分企业减薪、限薪的做法,因为得让消费者有钱从而去刺激消费。
但疫情之后,很多企业的经营也很难做,而且国际环境的不稳定也影响着很多外贸企业和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所以说单纯的提出增加居民收入并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
为此,他又提出了实行长期国债,减少投资项目,尤其是过去重复的、无效益的投资项目,把这上面的钱用到长期国债上面。
毕竟长期国债如果用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能为很多人提供就业的岗位和机会;如果是用于民生的话,老百姓也能直接的获益。
那第二条是什么呢?增加就业,他指出明年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1222万人,这是要比今年1179万人多43万人呐,也就是说明年毕业的他们就业压力将更大,就业形势也更严峻。
针对于这第二条措施,他就没有给出太过具体的说法了,只是提到了中国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年轻人,整个社会应该给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一个更好的平台。
说到大学生毕业后能前往的平台,无非就这几个的选择,要么通过考研继续在学校里面学习、深造;要利用应届生的身份考公、考编;要么就实习参加工作。
可以说,能运作的大平台就这么多,而且近些年本科扩招、研究生扩招,导致学历贬值的速度飞快。
而说来说去,最终还是会回到就业机会、就业岗位的探讨。实际上,近些年国家也有过这方面的措施,譬如: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本科的增多以及网络主播、自媒体被国家列入新职业。
当然,这些措施的实际效果还是交给即将找工作的大学生和老百姓去评判,可以说真正有效的、彻底的解决措施迫在眉睫。
毕竟老龄化的程度愈发加剧了,2022年6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在全国总人口的占比是19.8%,而2023年则是21.1%,而且2023年我国的人口增长率是-1.48%,这对未来的年轻人来说明显又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他提到了增加存量财富,大家肯定会好奇,存量财富是什么?股票可以是存量财富。房子也可以是存量财富。
按理来说,他说的这些在宏观上看确实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从微观上看最终还是得回到,如何让老百姓的口袋里有钱这个讨论。
如今的现实是房价较前几年低了很多,但购买的人却并没有增长太多,原因还是因为老百姓的口袋不够鼓。
而且,股票是收益高,但高收益同时伴随着高风险,更别提离谱运行的A股了。
所以说,姚景源专家说出的“消费得让老百姓先有钱”这句话很实际,但如何在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就业岗位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实际的措施,还是得听听老百姓的心声。
坚持原创不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作者,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信源:《统计局原发言人姚景源:扩大消费得先让老百姓有钱,谁有钱不会花钱,还用专家指导?三个途径可让老百姓有钱》新浪网
《网络主播正式成国家新职业》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