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是水的上海、江苏,特别的缺水

闲说宇俊星 2024-11-21 11:59:55

烟雨、杏花、古镇。江南在人的印象中是不缺水的

在国人印象中江南水乡的苏南、上海一带却是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低的地区。比西北都低和华北各省份在一个档位。下面是2002年和2022年我们人均水资源和各省份人均水资源的分布。江苏上海是和华北一个等级的。

反常识的现状

江苏上海缺水是一个非常反直觉的现状。我去年在写我国水资源状况时,就有网友说我说大话数据不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是因为江苏上海的降雨并不少,处于梅雨季节的时候更不会感觉。

江苏的年降雨量大于1000mm,上海的年降雨量大于1100mm。这里还是长江的出海口,有太湖等大的湖泊。人们主观感受不到缺水。

上海近40年夏季降水

但是江苏、上海的海拔低,雨下的很大但是大部分流走了,少部分进入当地湖泊和浅层地下水。但是江苏这边的大湖“太不给力”存不到什么水。

比如太湖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但是储水量仅仅44亿立方米。而南水北调源头的丹江口水库面积仅为太湖的40%,但是蓄水量达到了290亿立方米,是太湖的6倍还多。云南的抚仙湖蓄水量在200亿立方米左右,也远远大于太湖。江苏上海虽然下的雨多,但是水留不住。

太湖大而浅,蓄水量严重不足

江苏其他地方也缺水,比如坐拥骆马湖、洪泽湖的宿迁市需要外调水才能保证经济运行,外调水约占67.1%。

宿迁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6.8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545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0%左右。

拥有洪泽湖、骆马湖的宿迁市非常缺水

不少江苏自来水厂要找干净的水源还需要另外修筑水库蓄水。当然很多人会说,可以抽取地下水作为水源。

江苏地区的地下水是全国最丰富的,这点比华北各省强很多。不过靠近大海地下水抽取有一些限制。如果抽的太狠,还有海水侵入等一系列问题。

除了江苏各市自己搞的调水工程,国家层面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就主要是缓解苏北到天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东线工程的建设难度比中线工程低,主要利用大运河原有的河段加逐级泵升把水引到北方。

南水北调东线线路

台儿庄泵站

不过目前整个东线工程不论是输水量(中线年输水量亿85~120立方米,整体水质2级,东线一年不到20亿立方米,水质也差一些),还是水质比中线都要差一些。但是中线的汉江水太宝贵了,目前只能先支援华北。

除了调水还是要想办把水分存起来,不能让水白白流走了。

江苏、上海是我国人口稠密的地区,两地加起来就有1亿多人口。土地面积只有11万多平方公里。这里还有相当密集的工农业生产区域。居民、工业、农业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从黄淮海平原到上海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江苏产粮而且产量还不低,是东南几省中为数不多能粮食自给的省份。农业用水是非常大的,我国每年用水量在6000亿立方米,农业一直占大头多年来都在3500~3700亿立方米之间。

大型冶金工业芯片制造工业用水量也极为恐怖,以江苏的沙钢为例,沙钢拥有45 套水处理系统,总循环量为52 万吨/小时。光这套节水循环系统每年可节约新鲜水量达3000 万吨。

长三角也是我国芯片的制造中心,集成电路制造项目耗水量大、排水量大,对水质要求很高。

芯片制造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水

这些耗水大户导致长三角对水的需求非常大。

江苏、上海境内有长江这个黄金水道,加上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平原占比和水域面积占比最高的省份,物流成本低,江苏的经济这全国领先,即使是省内落后的苏北地区放在全国也是不差的。

不过经济发达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成本高。

前面说了因为这里地势平坦的原因,长三角没有办法建比较大库容的水库(土地资源太宝贵,征地修建水库的土地成本高,工程量大)。用水需求量大,又没有合适储水的地方,导致这里用水条件相当紧张。

上海市在长江边建了青草沙水库

上海市为了修建大水库甚至别出心裁的在长兴岛北侧青草沙建造水库,2011年6月青草沙水库全面建成通水。目前青草沙水库面积约66.26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杭州西湖,库容5.27亿立方米。有力的支持了上海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水库在潮水低落、河流流量较大时,通过进水闸门收集淡水;在潮水上涨,咸水可能倒灌时,关闭闸门,防止咸水进入水库。建设这个水库的过程也从侧面说明长三角的土地资源有多稀缺,逼着上海要到长江口找地。

向长江要了66平方公里的“巨量”土地

毕竟66平方公里的土地太难找了,上海批给特斯拉建设超级工厂的土地才86万平方米合0.86平方公里。

人口拐点已到,目前基础设施未来维护的隐忧

因为节能减排和像青草沙水库这样的水利基础设施的修建,其实今天两地的水资源问题已经大大缓解。回到2000年初的时候,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保护。长三角地区地表径流、浅层地下水、湖泊都有严重的污染,到了不治理连给人喝水的饮用水都不够的地步了。当时甚至又老乡自己种的粮食自己都不吃的段子。

那几年太湖因为沿岸工厂大量排污,重金属超标,有机物沉积导致湖水水质污染,还爆发了多次太湖赤潮事件。

赤潮

这些环境事件很多江苏老乡应该还有印象。经过这十几年的积极治理,这种极端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江苏上海已经

从目前看,长三角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和负增长会大大延缓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这个趋势可能会压到新建基础设施带来的水资源的结余,让两省市的水资源紧张问题“无人自解”。

上海的老龄化和日本不相上下

除掉2000年后入籍的户籍人口,上海的户籍人口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负增长。目前上海市的生育率不到1.0,江苏的生育率也极低。两地都是靠着大量外地人口才撑起来了现在的人口规模。但是中国的总的人口供给不是无限量的。全国人口在2年前就转向萎缩,一年出生人口从1600~1800万转向1000万。人口负增长的时间大大超过“人口专家”20世纪30年代中期人口负增长的时间节点。

中国历年来出生人口

而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来的特别凶猛,日本是在站稳了人均4万美元才开始人口负增长,韩国是人均3万美元才开始人口负增长。我国人均才达到1.2万美元,人口已经进入下降通道了。

人是国家制定政策方向和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一个考量因素。因为出生人口的急速萎缩,未来十年很地方的发展规划都要做大的调整。

2500万人口的上海需要66平方公里的大型水库,但是1000万人口的上海可能就不需要。人口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当年基于乐观预计我们超前建设的一些基础设施多年后可能面临过剩,甚至维护成本极高不得不放弃的窘境。

怎么应对少子化社会的冲击非常考验我们的智慧,现在能不能克服这个新问题我们不得而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