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更迭,人事而已

子玉的史无边界 2024-06-02 18:56:34

文 / 子玉

由于都是帝制的框架,所以王朝更迭本质来说就是人事的变更而已,尤其是隋唐、五代这样的特殊历史区间,属于纯粹意义的人事调整。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虽然帝国的中坚力量依然是萧何、张良、韩信这样的精英,但其统治主体毕竟实现了从贵族到基层精英的大换血,属于给春秋战国这样的贵族时代来了一次洗牌,而且,还将樊哙、周勃、卢绾这样的底层人引入了帝国的治理体系。

汉帝国建立的最大意义就是完成了一次阶层的流通。为什么西汉是一个特别有活力的王朝,属于世界性帝国,就在于其被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

但东汉王朝却是纯粹的贵族阶层,属于在西汉成长起来的那一拨世族走上了历史前台。虽然刘秀是基层出身,但好歹人家是出身皇族,他所代表的也是世家大族的利益。

也就是说,西汉到东汉的更迭实际上就是贵族阶层内部人事的变更,即使刘秀是自己一刀一枪打的天下,但这并没有改变帝国的组织成分。

东汉末年直到三国的鼎足之势,实际上是贵族之间又一次博弈,是这群人以战争的方式重新进行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刘备、孙权、曹操,哪个又不是出身贵族或者有皇室血统,虽然曹操生前一再提拔寒门,但曹丕一上来就拿出“九品中正制”的方案保证了世族的利益。

曹魏这锅汤还是东汉的配方,只不过掌勺人由刘氏换成了曹氏而已。

完了曹魏到西晋的切换又是一次世族内部代言人的更换。司马懿能够在高平陵政变中一呼百应,成功掌控曹魏权力,就是因为,曹爽想通过改革动世族群体的利益,走曹操当年重用寒门的路线。为了保证自身利益,世族就将司马懿推向前台,以政变的形式完成了权力的更迭。

为什么西晋开国就是一台老机器,各种问题,因为其中枢人事都是从西汉末年成长起来的世族。世族经过东汉、三国、曹魏的过渡,已经彻底腐化。

然后,五胡就以武力优势强势冲击中原的这潭死水。完了,北方世族和江南世族形成合流,继续在江东复制中原的贵族模式,而五胡却以频繁的战争和改朝换代探索适应北方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虽然北魏统一了北方,孝文帝也实行了彻底的汉化改革,但也只不过是恢复了魏晋时期的那种门阀模式。此时的南朝和北朝在政治模式上是保持同步的,都是门阀政治。

南朝在东晋被颠覆之后由刘裕这样的次等士族垄断了皇权,但和曹魏一样,中枢的主导力量还是庞大的世族群体。世族一般都会作为操盘手扶持一个代言人为皇帝代表他们的利益,自己身居幕后操纵一切。一直到江南被大隋兼并,南朝王朝更迭都属于人事的变更。

至于南朝为何能被北朝兼并,一个是北朝实力的强大,最重要的还是,和西晋一样,江南世族已经全面腐化,再加上侯景之乱和江陵之难的打击,世族力量遭受重创,已经不足以支撑江南的政治。再加上以陈霸先为首的寒族还没有真正成长起来,所以就根本不是北朝的对手。

当一个王朝的核心力量出局而新的力量又没有及时成长起来,这个时候就是一个王朝最危险的时候。

为什么东晋能打赢淝水之战,就是因为,世族的力量依旧强大,可以一战。

也就是说,南朝和西晋的灭亡在本质上是同一个原因,那就是,作为统治阶级的世族力量已经彻底腐化,无法经受北方的武力打击。

可见,这种只局限于内部人事调整的王朝更迭反而会制约新王朝的发展,使其武力优势不断退化,最终灭亡。

但北朝的王朝更迭又何尝不是人事的变更呢。为了和占据山河四省优势资源的高欢竞争,宇文泰就打造了关陇贵族共同体,将关东门阀、关陇豪杰、鲜卑贵族、寒门精英,重新标定为一个新身份:

关陇贵族。

人为打造了一个军事贵族。

关陇集团是一个政治军事贵族 图源/剧照

关陇贵族不仅垄断了西魏的庙堂,享受了财富层面的分红,同时还有自己的私兵,出将入相。本质还是复制了东汉、魏晋的门阀模式。

宇文泰去世之后,宇文护虽然操盘了西魏到北周的改朝换代,但这只是宇文家族用皇权将自己和关陇其他成员区别开来而已,背后的统治阶级依然是关陇集团。

在武帝宇文邕手里,北周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但关东世族却根本无法获得权力的分红,关陇集团的主体地位完全无法撼动。

等到宣帝宇文赟开始大肆打击朝臣各种乱作时,关陇集团也就开始谋划更换代言人的可能。为什么在宇文赟驾崩之际,北周庙堂会将随国公杨坚推上前台,就是因为,这是关陇集团内部的共识,要重新选一个代表他们利益的人。

区别只是,南朝的门阀是身居幕后,而关陇集团却是在内部进行皇权的循环。

至于杨坚为什么能够被选中,则是因为,杨坚身后是杨氏和老婆独孤家族的组合力量,再加上杨坚是宰相,女儿杨丽华又是皇后,实力最为强悍,所以才被选中。

和宇文家族当年问鼎一样,凭借的都是自身实力,也就是强者居上。

公元581年二月十四日,杨坚接受了北周静帝宇文阐的禅让建立了大隋王朝。589年,大隋又攻灭了南陈,统一了天下。

杨坚代周建隋并终结了南北朝 图源/剧照

和北周灭北齐一样,大隋只是实现了领土的扩张,其国策依然是关中本位,关陇贵族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而且,大隋还会源源不断虹吸关东和江南的资源以供养关陇贵族。

为什么隋唐时期关东和江南经常出事,就是因为,权力被关陇集团垄断,关东士族无法进入帝国庙堂。

但凡事都有弊端,关陇集团虽然撑起了帝国,但只要皇权和贵族集团发生冲突,改朝换代就是分分钟的事,隋文帝太明白关陇贵族的能量了。

所以,为了保证皇权始终在杨氏家族循环,文帝就必须得稀释关陇集团的权力,于是就有了收回人事权、废除军籍的政策。但文帝也只是在局部蚕食关陇集团的权力,并不敢动大的手术,但削弱关陇集团的权力已经成为杨氏家族的共识。

这样看的话,隋炀帝一系列打击关陇贵族的动作就能解释得通了:营建东都洛阳是为了将政治中心东移,摆脱关陇集团的束缚;将江南士族大肆引入庙堂是为了稀释关陇集团的权力;增加进士科是为了打破关陇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据统计,隋炀帝在位十四年,但在京师长安呆的时间却不足一年,明显是要终结关陇本位的政策。有这样一种说法,炀帝连续征辽就是为了消耗关陇集团的力量,这也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

在征辽失败之后,炀帝为什么不敢呆在长安,就是因为他已经彻底得罪了关陇集团,为了避免被颠覆的命运,炀帝就再一次南巡躲到了自己的大本营江都。

但由于炀帝在任内并没有培养起自己的基本盘,导致即使去了江东,他的核心班底依然不是关陇集团的对手,就拿炀帝准备从江都转移到丹阳一事来看,他都无法左右关陇集团的意志。

由于关陇贵族远离他们的大本营,所以大家就团结在了宇文化及兄弟的周围准备逃归北方,为了不被追杀,他们就索性发动政变杀死了炀帝,然后返回北方。

这又是一次关陇集团内部的人事变更,只不过由杨氏切换为宇文氏作为领头羊而已。

但由于李渊已经捷足先登占据了关陇大本营长安城,并团结了大部分关陇贵族,所以宇文化及即使回到北方也不能成为主导者。最终,从江南归来的关陇精英还得服从李渊已经建立的新秩序。

为什么这次是李渊,因为李渊家族不仅是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而且他老婆窦氏还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甥女,再加上李渊太原留守的身份,在关中又有私兵,于实力层面是最为雄厚的,最有资格作为关陇集团的代言人。

还是强者居上。

在目睹了老表隋炀帝的悲剧之后,李渊是完全向关陇集团妥协,始终坚持关陇本位的政策,他为什么坚定地以建成为太子,就是怕秦王世民手底下的关东诸将会冲击这种既有秩序,完了再发生改朝换代的事。

但秦王虽然通过玄武门之变走上了历史前台,并将一部分关东诸将引入了庙堂,可是他依旧得坚持关陇本位的政策,其优待炀帝遗孀萧后和炀帝孙子杨政道的行为就能说明问题,就是参与弑杀炀帝的宇文士及都得到了重用。

李唐皇帝必须得继承大隋的人事等一系列遗产才能稳坐江山。为什么说隋唐一体,原因就在这里。

贞观十五年(641)七月,太宗又发布了《宥周隋名臣子孙流配诏》,令有关部门整理北周、隋朝的名臣和忠臣的子孙名录,予以特殊照顾,并赦免那些被流放的关陇子弟。

也就是说,从西魏、北周、隋朝,再到大唐的关陇子弟的权益,太宗都予以保障。再一次强化了关陇本位的政策。

太宗之所以如此做,就是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只有保证了主体阶层的利益,大唐的江山才能稳固,自己的皇权也才能稳固。由于他手底下的关东诸将还不足以与关陇集团抗衡,所以为了避免复制炀帝的悲剧,太宗就只能继续执行关陇本位的政策。

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开元之前的文武将相都是出自同一个圈子,其王朝更迭真正属于内部人事的变更。

后来,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虽然联手干掉了关陇集团,但由于科举补充上来的人员素质毕竟有限,所以就造成了大唐权力的一个真空期,使玄宗朝不得不重用以安禄山为代表的胡人势力来统率边军,结果又造成了安史之乱的悲剧。安史之乱之后,大唐的国运也就到头了。

可见,大唐的失误之处正在于在没有培养起一个足以和关陇集团在实力层面足以匹敌的圈层之前就急于清空老贵族,结果造成了应对边境局势的无力。

任何一个王朝都要有一个和其利益深度绑定的核心阶层,才能应对危局,即使想要换牌,也要等新的势力真正培养起来才能换。

五代十国就更不用提了,除了朱温的后梁王朝,之后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王朝,其皇权都是在李克用的沙陀军系统中循环,属于河东势力的天下。就是宋太祖赵匡胤,都可以被纳入河东集团,因为他是后周太祖郭威的部将,而郭威又是前河东太守刘知远的部将。

五代是沙陀军的天下 图源/剧照

从东汉到北宋,王朝更迭本质上一直是人事的变更。

后来,随着辽、金、元的相继南下,中原势力是被动进行洗牌。和西晋一样,历史用游牧民族这张牌来冲击早就已经腐化的贵族阶层,使中原在文化和武力层面维持一个平衡状态。

明清之间的切换也是如此。

总结起来就是,除了游牧民族的强势南下,中原王朝的权力更迭始终处于人事更迭的循环中。

始皇建立的秩序一直在运转,只是人事在不断实施动态调整而已。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7 阅读:360
评论列表
  • 2024-06-03 17:34

    从人事角度解读历史

  • 2024-08-08 01:13

    深入到了皇权历史和人性的本质[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