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姑娘的裙子就像是用荷叶的绿色裁剪出来的一样,漂亮的荷花在姑娘的脸庞两边开放着。她们混进池塘里,就和荷叶荷花融合在一起让人看不到啦。直到听到她们唱歌的声音,才知道有人在池塘里呢。注释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芙蓉:指荷花。乱入:杂入、混入。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闻歌:听到歌声。始觉:才知道。中心思想
这首诗描写了采莲女在荷塘中采莲的情景,通过对采莲女的罗裙、脸庞与荷叶、荷花融为一体的描写,展现了采莲女的美丽动人、活泼可爱,表达了诗人对采莲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劳动场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赏析
诗的前两句巧妙地将采莲女与荷叶、荷花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美感。“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既写出了荷叶与罗裙的颜色相似,又描绘了荷花与采莲女面容的相互映衬,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采莲女的美丽和青春活力。后两句“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则通过声音来表现采莲女的存在,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神秘感。诗人先写采莲女混入池中难以分辨,然后通过歌声让人们察觉到她们的存在,这种写法富有意境,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写。他在江南水乡游览时,看到了美丽的荷花和勤劳的采莲女,被这一景象所感染,于是写下了这首《采莲曲》。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除了边塞诗,他的闺怨诗和送别诗也写得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