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了《三体》?就再也看不下去别的科幻小说

令狐伯光 2025-01-02 21:43:07

文|令狐伯光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个人觉得很简单,大概就像你玩了《黑神话悟空》,再也玩不下去别的3A游戏是一个意思。

一来《黑神话》确实非常优秀,也有非常的大的突破,很多方面都是顶级的,虽然也有瑕疵。二来中国文化,中国叙事和中国神话更让你加熟悉,更习惯。三是绝大多数人并不是真正的3A游戏粉丝,玩的3A游戏也是很少的。

这个套到《三体》也是一样的,它本身确实非常优秀,另外从故事剧情到和设定概念都更符合中国观众(毕竟光年尺度的中国近代史),大家更熟悉这些。三是多数人只看过其它西方科幻电影,甚至未必看完只听过,什么原著绝对没有看过。

而真正最关键的是,那些最热IP的文艺作品都是各国老百姓最喜欢的东西,中国因为近代发展没有类似历史记忆(如同把武侠写成科幻),但西方不一样,所以他们非常喜欢太空歌剧,中世纪浪漫,西部骑士拯救美女拓荒(美国西进运动),最后就是西方大航海探险(星际迷航),再到印第安人和美国人那点事儿(阿凡达)。

但因为近代科学和科幻都是诞生在西方的,并不代表人家没有别的科幻作品。

而且单论科学预言,刘慈欣是比不过他的偶像克拉克的(太空漫游系列作者),论哲学思辨是比不上莱姆的,即使在很多科幻题材上面也远远没有阿西莫夫强,但这三位作家恰好影史作品少,同时像电影《2001太空漫游》是超级无敌文艺片,没多少人看得下去。

西方人最喜欢的是《星战》《星际迷航》《沙丘》和《阿凡达》,大家就这样骂了。

《三体》到底有多好看?它确实非常特殊

其实《三体》的成功,我认为那就是通俗易懂的例子,以及巧妙的激励,比如说在第一部里面,大使带着三水去麦田看虫子,说出的那句经典话,虫子永远没有被真正的战胜过! 三体作品用地球上已有的地段物种和人类作比较,从而映衬人类和三体人的比较,来激发信心,从而激励社会人物的科技发展。

这在国外的电影里是看不到的,在国外的电影里,如果你看过上面列举大神的作品,你会发现克拉克还好些,阿西莫夫那类大量西方作家还是神神叨叨太重,就是受宗教影响太多,而莱姆的作品太过形而上学(就是专业性太强,不一定看得懂)。

第二步,冰冻罗非鱼,然后利用越和通俗易懂的道理,完美的阐释了黑暗森林法则,和宇宙公理,在北海逃逸后,又在舰队上上演了一出黑暗森林,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宇宙的残酷性,他没有给任何一丝偏向人类的性格。

人性导致三体将地球占领,同时地球人的拼命反抗摧毁了三体的家园,之后,高等文明追寻的时候,发现了地球同样将地球摧毁,逃亡的人在地球中不断流浪,并没有哪个种族,哪个文明迁就于中,从辉煌到落幕,全程都是地球文明挣扎后的过程。

什么读完《三体》后就看不进去其他科幻小说?原因在于《三体》的张力,或者说戏剧性足够强,同时门槛相对更低,对社会学,比如政治学、心理学浅尝辄止,为了更好读。但想要发现科幻名著的乐趣,门槛是比较高的。

比如阿西莫夫的《基地》,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千兆人口的银河帝国是封建帝王制很扯,因为你不了解现代化困境,不了解封建专制是人类历史上最稳固的社会结构,也不觉得民主自由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同样地,高等文明对低等文明在《三体》中设计了很多冲突,有对比的碾压和震撼,但作为开创者的阿瑟克拉克的小说中,高等文明对低等文明是视若空气的,比如黑色石碑和《与拉玛相会》,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渺小感,但并无大场面,看着并没有爽感。

还有很多例子,比如思想钢印也是简化,为了读起来不像阿西莫夫的心理史学那样艰涩等等。

《三体》不是要求人认同任何所谓宏叙,而是提供了一种警觉和作为应急储备的博弈觉悟。它主要通过设想黑森下,文明与宇宙的最终悲剧来表达对无限无互信地打击,潜在威胁的死局之反对,一切精彩残酷的斗争都在这个末尾才展现的基调之上。

书中其实讽刺庞杂的公认和非公认的宏叙,如疯狂年代、大低谷、不可侵犯的尊严舰队、迷信普世朲权神圣的爱、反罗辑独裁、审判星舰、禁止光速飞船,又肯定了自民对于技术爆炸的必要、也没有表现星舰是汲泉文明。

《三体》很好,好就好在中国科幻迷眼中,只有《三体》

《三体》确实是符合更符合中国人口味的科幻作品,这样的作品本来是越多越好的,但是架不住有一些人仿佛魔障了一般,《三体》对于他们来说仿佛是新世纪的圣经,无论什么都能扯到黑暗森林上去。

他们怒骂程心,永远看不到田园宇宙。 大刘的小说里乍一看好像是理性战胜一切,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世界,但是实际上细读,他一直强调的是融合,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带来的并不是胜利而是灭亡,就像现在的社会上其实也充斥着各种对立,甚至连口味的甜咸辣也能吵出五条街,仿佛生活中不争出个高下就没法继续了一样。

实际上历史和科技并不对立,这种二元对立本来就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华的多神教、阴阳调和、中庸之道,无论哪一种都不太可能发展出这种极端的思想,这反而是西方文化一神教的传承核心,我觉得西方对中国最大的文化入侵就在于此,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妥协、不再调和、什么都走极端,所有的事情都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名词依然在各处泛滥,甚至到科普区或是阿西莫夫、克拉克这种科幻大师底下随意ky,到处乱发类如不如《三体》、黑暗森林咋么解释,《三体》就只能成为科幻原神了。 就如同一众亚文化一样,科幻在中国本身就是不流行的。

黄金时代科幻想传达那种对探索者的歌颂,对宇宙规律的敬畏,对未知事物的畅想的这种的那种精神,这也是大刘本身想传递的,或许中国人更喜欢偏向于人文关怀这类,但这不是你对不理解事物嘲笑与不尊重的资本。

网络上言论就是这样的,那些反对《三体》者,常常以小说和其粉丝“宣扬黑暗森林及一切,植根其上的所谓狄克推多、精英主义、兽性、法喜寺、苏式汲泉计划体质、枪打出头鸟、社达、技术崇拜”等等五花八门涵盖人类所有可怕帽子的理由来大加皮兜。

又全然不顾作者到底对黑森是什么态度,看不到阶段性结尾的渴望阳光、看不到终局阶段对这种绝望双输的斗争导致宇宙衰亡、维度光速崩坏、反过来增强黑暗森林条件的无解叹息。一切衍生之精彩、领悟、勾心斗角和波澜壮阔都归于一个强有力的疑问,所有出场意识形态都得到了批判。

并且,实际上不但肯定过扑食价值对星际文明之意义,乃至近乎哈耶克的光速飞船情节、也几乎没有体现汲泉之优越;《三体》就是这样一个一个问号组成的伟大疑问,让身处略为光明环境的人读之一寒的警醒,非要说它宣扬了什么,那只有永不相信什么是完美或终极本身!

这些仇《三体》的笑话要么是阅读能力不足,要么是反对狂热。甚至自己犯着那些帽子之部分。然而若说黑森对现实一点意义没有,那就又极端得不出上述人之列了。

看了《三体》便看不下其它科幻?中国科幻,确实有点悲戚

网络上就是这样的,很多人一直在无下限不顾场合刷三体梗,而且出现了一批看过三体就自命不凡的“ETO”——自认为看了三体自己就牛逼了,知道了宇宙的真理,一遇到宇宙题材话题不符合《三体》就开始喷。

二者让大众和原本喜爱三体的人很容易对三体产生一定的不好情绪。 不可否认三体的成功,但是我还是送给各位“ETO”一句话:三体不是生活的全部,也不是科幻的全部。看过大刘不代表了解科幻,大刘之前和之后依旧有无数的科幻小说宝藏。

不符合三体的宇宙观大刘作品里也比比皆是,三体的宇宙观确实很棒,但不要将之捧上神坛。

大刘所塑造的世界里硬科幻元素确实非常非常精彩,但也不要将之认定为人类一定会去达到的未来。看了三体就认为自己贯彻了宇宙真理,这个想法本身就很可笑。因此产生自命不凡,那就更可笑了。

傲慢会产生什么代价,原著说的已经够多了,但是看了小说的人又继续傲慢。三体小说内就有对这些人的讽刺了,在蓝色空间和万有引力发动引力波广播后,三体世界知道如何发布宇宙安全声明,于是无数人对三体世界的态度从恶魔变成了宗教信仰,无数人对于智子产生了崇拜。

这种崇拜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但是无数人参与进去。

我觉得最大问题还是,跟中国电影《流浪地球》太少,中国游戏《黑神话悟空》太少,国产剧《漫长的季节》太少是一样的,说到底,优秀作品太少,最出挑只有那几个,甚至独一无二,而人家有一堆,大家没得比较,只能反复讨论这作品。

如果中国科幻有很多刘慈欣和《三体》,我相信那时每部这类作家和作品都会有大量粉丝,然后大家就会成天吵个不体,从网络舆论角度上看就会势均力敌,而这就是中国科幻的盛世啊。

现在是中国科幻的盛世吗?大家自己觉得呢?

0 阅读:46
评论列表
  • 2025-01-04 12:19

    在地球上战争的发动理由非常多,有利益的分配资源的掠夺,嫉妒,贪婪,仇恨,复仇。而在宇宙社会中的战争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存,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安全,必须消灭一切遭遇的文明。相比较下三体文明要占领地球反而是个异类,是三体文明自身的恶劣环境,不得已的战争目标。宇宙的文明社会相互之间,没有和平联合的可能性。这种宇宙社会彻底黑暗的图景,在其他宇宙科幻作品里面是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