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冬季降温而发现鱼出现厌食的情况,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很大的,严重的可以直接影响后期的收益。
那么鲈鱼、草鱼、黄颡、生鱼厌食怎样解决呢?下面祺茂堂生物科技小编就来讲讲。
一、降温食欲不振的表现
1、看吃食时间的长短
投喂后在3小时内吃完为正常,2小时左右吃完表明投喂量不足,还有一部分鱼没有吃饱,应在下次投喂时适当增加:如延长到4小时还未吃完,而鱼群已离开食场,表明饱食有余,下次投喂可适量减少。
2、看鱼类生长大小
四五月份,鱼开食后食量逐渐增加,在一周的投喂计划中,要观察周初与周末的变化。如果所投数量每天一样。
到周末时,在2小时内就吃完,表明鱼的体重增加了,吃食量大了,没有吃饱,要增加投喂量,一直到12月开始捕捞,都可以用此法去识别掌握。
3、看水面动静
投食后如果鱼类没有生病而在水面上频繁活动,这是饥饿的表现。尤其是鱼苗或鱼种在水面上成群狂游,这是严重饥饿状态的标志,俗称“跑马病”,要立即投食,堵截狂游,否则会大批死亡。
至于鲢,鳙以食浮游生物为主的肥水鱼,可观察水质的肥瘦,去判断是否满足其生长要求。
当水质瘦时,用施肥办法去培养浮游生物。水质过肥,出现恶化苗头时,则要立即换水开机增氧,才有利于肥水鱼生长。
二、天冷鱼不吃料怎么回事?
1、天气原因
温差、温差对于鱼口影响很大,特别在秋末冬初的换季季节。如果一天当中温差较小,则说明水温变化不大,鱼儿是比较舒适的。这时候它们比较活跃,会大量觅食,鱼口比较好。
如果温差超过10℃左右,这种温差就意味着鱼儿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水温的升降变化,会不活跃、少食甚至不食。
如果大幅度降温和升温天气,鱼儿可能需要几天时间才会适应去觅食,这个种情况想要有个好收获很难!
2、应激反应过大
由于近期降温幅度大,水体发生强对流,导致池塘返底。底部的毒素被释放至水体,加上温差大,鱼造成较大的应激反应,就会出现吃料不欢或不吃料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池塘的水色变化大、变浑、变黑、变清。
3、寄生虫影响
目前很多地方的水温在25℃左右,这是寄生虫繁殖的最佳水温。寄生虫大量繁殖时,会造成鱼体损伤、鳃丝溃烂。
这样情况下吃料自然不好。主要表现为鱼焦躁不安,池水不平静,特别是傍晚,甚至可以看到鱼浮在表层,严重的死亡。
三、低温下鱼不喂料不吃料的后果
冬天里投料,还是有很多人不能接受这个观点,甚至有的人认为是饲料厂为了多卖饲料。其实不然,有些人认为鱼冬天不吃料,这部份人的鱼塘确实不怎么吃料。这些鱼塘大多是由于透明度太低,水质发混、发黑。
当底层淤泥又很厚,平时改底又很少,自然这样的鱼塘,冬天鱼吃食的欲望会很差。鱼不吃料的后果也很严重:
1、掉膘
鱼想吃,你不给,鱼不会坐以待毙,它会自己找吃的,找吃的就会消耗体能,加之在低温水中也需要消耗体能 维持生命,掉膘就在所难免。
2、体质下降
鱼想吃,你不给,鱼的体能消耗大,营养就会缺乏,体质下降,抵抗能力差。另外,鱼没有吃的,它就会去吃含有泥巴的有机质。最后,消化不良、代谢障碍,这就为越冬综合征埋下隐患。
3、鱼体受伤
鱼想吃,你不给,鱼会拼命的去找吃的,会拱边,挥底,嘴巴受伤最后烂嘴,这就是很多越冬综合征的鱼先烂嘴的原因。
五、冬季怎样提高鱼的饲料利用率
1、投食量不断
冬季的管理,投喂饲料很重要,因为在水温达到15℃左右,鱼开始吃东西,在没有外部的营养摄入时,鱼就会动用自身存储的能量来维持生命,如果严重消耗体能,体质下降就会让抵抗力下降,在开春以后就会导致大面积的死亡。
在喂料的时候拌入获利安糖萜素,可显著增强水产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促进生长,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并有抗应激、抗氧化效果;同时对肠道细菌性疾病有较强的预防作用。
水产用量:(1)拌饵料:300 - 500克拌料1吨;(2)全池泼洒:按每1³水体1 - 2克。长期添加无毒害,提高水产生长性能。
2、体质养护
冬季投食量减少,鱼的消化系统会慢慢的退化,肝脏和胰脏、肠道等都会很虚弱,这个时候不做好体质的养护,开春以后,在消化系统不好的情况下,一开始投食就出现死鱼。越冬之前使用佰利安(黄芪 金银花 杨树花)来保肝护胆利肠道:
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主要用于处理各种水产动物由病毒、细菌、霉菌、原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及处理肝胆综合症。
外用:150 - 200毫升/亩·米水深:症状明显时用200 - 250毫升/亩·米水深,超量无害。拌料:用4 - 5毫升/千克饲料。
以上内容由济南祺茂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欢迎您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