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横溢的宋末舒岳祥,七绝梅花4首让人惊叹不已!文笔清丽典雅

火云上有诗词 2024-12-08 04:45:19

舒岳祥,1236—? ,宋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十一月初三日插梅花古罍洗中因成四绝 其一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半映寒溪半映山,不妨朱户借清閒。

诗人带得渠风味,也有香名满世间。

首句“半映寒溪半映山”,描绘了一幅梅花被插在古罍洗(一种古代盛水的器具,此处用作插花的容器)中的画面,梅花的一部分倒映在寒冷的溪水中,另一部分则映照着远处的山峦。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梅花的自然之美,又通过“寒溪”和“山”的映衬,赋予了梅花以清寒、高远的意境。

次句“不妨朱户借清閒”,“朱户”通常指富贵人家的红色大门,这里可能代指诗人的居所或所处环境。诗人说,让梅花在这样的环境中“借得清閒”,即让这份清雅闲适的气息融入自己的生活空间。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诗人带得渠风味”,“渠”在此处为代词,指代梅花。诗人说,他因插梅而带得了梅花的风味。这里的“风味”不仅指梅花的香气,更包含了梅花的品格、气质和精神。诗人通过与梅花的亲近,仿佛也汲取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

末句“也有香名满世间”,是说诗人虽然身处一隅,但因与梅花的这份情缘,他的名声(或说他的诗作、他的品格)也像梅花的香气一样,传遍了世间。这里既是对梅花香气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己才华和品格的自信。

十一月初三日插梅花古罍洗中因成四绝 其二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正是江村欲雪时,柴门修竹见横枝。

谁知句里生香处,只许疏帘半面窥。

首句:正是江村欲雪时,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场景:江南的冬日,村庄里即将下雪。这种天气背景为接下来的梅花描绘增添了一种清冷而雅致的氛围。

次句:柴门修竹见横枝,“柴门”指的是简陋的木门,常用来形容田园生活的简朴。“修竹”即修长的竹子,与“柴门”相映成趣,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环境。“见横枝”则是指诗人站在门前,看到了梅花在即将下雪的天气中,横斜的枝条上绽放着花朵。这里的“横枝”既指梅花的形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波动或思绪的延伸。

第三句:谁知句里生香处,这里的“句里”可能指的是诗句之中,也可能指诗人的内心世界或情感表达中。“生香处”则是指梅花所散发出的香气所在之处。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梅花香气的赞美和探寻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这种香气不仅仅来自梅花本身,更来自诗人的内心感悟和情感表达。

末句:只许疏帘半面窥,“疏帘”指的是稀疏的窗帘,与“半面窥”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梅花香气和美丽的欣赏和期待之情,但又不愿完全揭开窗帘,而是选择了一种半遮半掩的方式来欣赏这种美。这种朦胧的美感既符合了江南冬日的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和敏感。

十一月初三日插梅花古罍洗中因成四绝 其三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雪中点缀精神好,月下横陈骨格真。

更有风烟生别恨,隔帘遥望李夫人。

首句:雪中点缀精神好,这句话描绘了梅花在雪中的美丽景象。雪花纷飞,而梅花则傲然绽放于其中,成为这银装素裹世界中的一抹亮色。这里的“精神好”不仅指梅花的状态,更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精神风貌。

次句:月下横陈骨格真,这句话将场景转换到月光之下。月光如水,梅花在月光下呈现出其真实的骨格和形态。这里的“骨格真”既指梅花的形态之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真诚和坦率。

第三句:更有风烟生别恨,这句话中的“风烟”可能指自然景象中的风和烟雾,也可能象征着世间的纷扰和变迁。而“生别恨”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某种离愁别绪或遗憾之情。这句诗可能暗示了诗人在欣赏梅花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中的不易和无奈。

末句:隔帘遥望李夫人,这句话中的“李夫人”指的是汉代李延年的妹妹,她美丽善舞,深得汉武帝的喜爱。然而,她早逝后,汉武帝对她念念不忘。这里的“隔帘遥望”则形成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诗人可能借李夫人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和追忆。同时,这种遥望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期待和向往。

十一月初三日插梅花古罍洗中因成四绝 其四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洛水湘娥剪晓冰,枝头五出幻飞霙。

夜来鹤踏高枝折,撒下阶前碎月明。

首句:洛水湘娥剪晓冰,“洛水湘娥”通常指的是洛水中的女神宓妃(洛神)和湘水中的女神湘夫人,这里用她们来比喻梅花的美丽和高洁。“剪晓冰”则形容梅花如同晨曦中剪下的冰块,晶莹剔透,清新脱俗。这句诗通过神话中的女神和冰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梅花初绽时的清新和美丽。

次句:枝头五出幻飞霙,“五出”指梅花的花瓣通常为五片,这是梅花的一个显著特征。“幻飞霙”则形容梅花花瓣在微风中轻轻飘落,如同雪花飞舞。这里的“霙”是雪花的意思,与“飞”字相结合,形象地描绘了梅花花瓣的轻盈和飘逸。

第三句:夜来鹤踏高枝折,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一只白鹤(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和吉祥的象征)踏上了梅树的高枝,结果树枝被折断。这句诗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还通过白鹤和折断的树枝,隐喻了某种不幸或变故的发生,同时也可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失落或伤感。

末句:撒下阶前碎月明,这句话继续描绘夜晚的场景,被折断的树枝和飘落的花瓣洒落在阶前,如同洒下的月光碎片。这里的“碎月明”既形容了月光洒在地面上的斑驳景象,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破碎和失落。同时,这种景象也增添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美感。



2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