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即将落地,难点挑战如何应对?

碳碳实时 2024-05-31 20:17:24

生态环境部于5月29日举行发布会,发言人裴晓菲宣布,为加强碳足迹管理,将发布《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

《方案》将从产品碳足迹入手,完善国内规则,促进国际衔接,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具体措施包括:

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发布核算通则和规则标准,完善数据库和管理制度。构建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强化政策协同,加大金融支持,鼓励地方试点。推动国际互信,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互认,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核算能力,规范服务,培育人才,强化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

生态环境部将发布电力、煤炭、燃油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因子,为下游产品核算提供基础。

电力行业作为重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其排放量占全球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40%以上。

考虑到电力行业在碳排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电力产品碳足迹核算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理由预计电力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将作为首批发布的内容之一。

生态环境部在今年4月份公布了2021年电力碳排放因子,公布的电力碳排放因子是核算电力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基础参数,为不同主体核算电力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提供参考。

早在2022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就已首次提出将电力大数据应用于碳排放核算中,基于电力数据计算能耗,进而计量碳排放的电-碳模型可以实现高频度的碳核算,全面真实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产业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副主任刘前卫此前在采访中表示,国家电网在碳足迹的关键技术方面制定了重点标准研发计划,目前已经推进完成变压器、铁塔及表等 5 个典型装备的 PCR 标准工作,同时还积极推进研究国内外环境信息审定与核查制度体系,构建满足认可制度的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评价体系。

电力行业企业碳足迹基础数据库的建立需集合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装备企业三方的力量,共同推动电力企业产品碳足迹相关标准的制定。

从电力装备来看,其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分析与管控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相关经验尚显不足。由于电力装备的使用寿命通常较长,加之生产制造流程的复杂性,使得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追溯变得尤为困难。再加上缺乏充分的数据支持,碳排放的准确核算难以实现。生产链和供应链中的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存在,这进一步加剧了信息整合的难度。此外,装备制造过程中的高碳排放工艺流程难以被准确识别和定位,这也同样加大了电力产品碳足迹生产流程的计算难度。

从发电、电网企业来看,普遍缺乏有效的能耗和碳排放监控手段,导致碳排放数据不精确,电工装备碳足迹难以明确。电力装备制造领域技术壁垒高、工艺复杂,且生命周期长,缺乏统一的碳排放量化标准,使得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计算面临挑战。

国内部分企业的核算的基础数据以及模型,仍处于初步积累的过程。要实现可监测、可报告,不管上下游企业还是自身企业,都还需要大量的数据积累和模型的统一。

基于此,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总结以下完善电力产品碳足迹核算体系的路径:

一、构建碳足迹全景图。全面反映购售电、生产运维、电网建设等关键业务的碳足迹,覆盖电力全生命周期。

二、确立碳足迹计量标准。建立全面覆盖各业务活动和参与主体的碳排放计量体系,采用多维反映和持续改进的框架。

三、建立碳足迹数据库。持续完善包含多版本、多来源、个性化数据的电网企业碳排放数据库。

四、制定碳足迹管理报告。编制覆盖电网企业全价值链、反映全业务活动的碳足迹管理报告。在衡量业务价值的同时,实时反映碳足迹,为碳管理研究提供支持。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