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3600字。
李白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他天才的艺术创造力,雄奇的想象力和追求自由的人格魅力,让他的作品惊艳千年。
那么,如果要评出李白诗词中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巅峰作品,那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这么两部作品。
一部是让贺知章都惊呼为“谪仙人”的《蜀道难》(可参阅拙作《天才的浪漫主义诗歌巅峰——《蜀道难》赏析》)。
另一部就是这一首缥缈虚幻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图1 天姥山
一、创作背景:布衣卿相美梦破灭,游荡不安的灵魂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四十二岁的李白游荡半生,终于如愿以偿的奉诏入宫,成为了唐玄宗的待诏翰林。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李白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他的逐梦之地长安,开始漫游返回东鲁。
公元746年(天宝五载),李白即将离开东鲁,告别东鲁诸朋友,要漫游吴越。就在这个时期,他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用了一生的努力,就是要实现从布衣直接到卿相的理想。就在他最接近这个梦想的时候,却一步登空,被迫离开这个他一生都在思念的长安,又开始了全国漫游的生活。
李白一生追求人格自由,敢于蔑视权贵,口吐狂言,不把世间繁缛礼节放在眼里。李白对人格的独立是凌驾于一切的,任何行为都不能影响他人格的独立。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狂放不羁的性格,注定了李白不适合在政坛。就连非常欣赏他文采的唐玄宗也只是把他作为诗文的翰林待诏,更何况他即使在宫中,也早有宫人和朝臣谗谤于他,逼他离开宫中。
离开长安后,李白的苦闷可想而知,巨大的落差让他几乎无所适从,于是,他又开始了追寻初衷的游荡,这期间,他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图2 梦游天姥山
二、天才的浪漫想象力与夸张开阖的创作表达李白从来没有去过蜀道(他出入蜀地走的是水路),才写出奇绝瑰丽的《蜀道难》;
范仲淹从来没有去过岳阳,才写出万人称颂的《岳阳楼记》;
这一次,李白也从来没有去过天姥山,才写出这样雄奇万丈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也许,就是因为没有去过,才能让作者不局限于现实,而可以天马行空,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才会有这样浪漫巅峰的作品。
渲染天姥山的神秘和巍峨:“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诗人一开始就从缥缈的传说入手,把天姥山和传说中的仙境“瀛洲”并列,而且天姥山和瀛洲都是只存在于渺茫的传说中,几乎没有人一睹过它的真容。
这样,一开篇就给天姥山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氛围,让人对天姥山充满了期待和神往。
紧接着,是进一步描述天姥山的巍峨。“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极尽夸张,用五岳和天台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雄奇。五岳在中华大地上已经是雄奇伟岸的代表,但是天姥山“连天横”,那就是奇崛之至了。
赤城山是天台山的门户,只能被天姥山掩盖在下边。而有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主峰,也只能甘拜下风,对天姥山顶礼膜拜。
渲染天姥山的瑰丽万状:梦境中到达天姥山后,沿着当年谢公的道路开始登青云梯。于是,在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极尽夸张的描写下,天姥山开始展现出它瑰丽万状的真容。
登山到一半,就看到了海上的日出,天空中的天鸡开始报晓,山重水复,千岩万壑,转眼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天色从大亮到晦暗几乎没有什么过渡。
诗人倏忽间就到了天姥山边, 倏忽间就从凌晨走到了黑夜,空间和时间几乎都没有过渡。
黑夜中的天姥山,更是光怪陆离,只听得“熊咆龙吟”,林中震动,天上电闪雷鸣,山峰都像要倒塌。
这一段描述,景色倏忽一变,而诗人用的句式也是变化多端,四字、六字、七字都有,几乎两句一韵,让人读来变化多样,感同身受,沉浸感十足。
就在读者和诗人都瑟瑟不安,心神不定之时,“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一幅奇异而璀璨的景象呈现在眼前,由恐怖晦暗突然转为光芒万丈,一方面是深不见底,一方面却又珍奇毕现。
也许,这就是古人说的“别有洞天”。也许,这就是诗人在人生最昏暗的时候,期望拨云见日,到达的理想仙境。
这里,诗人饱蘸浓墨,用最华丽的语言,来描绘这个心中的仙境。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也许,这正是李白在长安城中,那个最耀眼的时刻真实的反映;
也许,这就是李白梦境中、理想中的仙境。
为了描绘中梦境中天姥山的光怪陆离,诗人想象奇特,表现新奇。流畅多样的句式一是为了文字剪裁洗炼,二是为了体现瞬息万变的景象,三是让读者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可谓是无李白之才,绝无此纷呈的奇幻之境。
三、传说与现实纵横变化虚实交互本来就是梦游,再加上诗人把传说和现实,梦境和现实互相渗透,淡入淡出,就让天姥山虚实变幻,缥缈难辨了。
诗一开篇就用传说把天姥山描述成可遇不可求的神秘幻境。
而诗人也是在梦境中,沿着当年谢公的脚步,开始神游天姥山。
进入天姥山之后,虽然全为梦境,但梦境必然也是以现实景象为基础的想象和扩展。
于是,现实和梦境开始相互交融。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这些都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见海日,千岩万转,迷花倚石,都还算是现实中可以接受的景象。
但是其中“忽已暝”,一下子就又把人拉到虚幻中。
而后边的“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更是梦中景象。
抬起头来,“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由让人回到现实场景中,但是马上“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就又来到了天崩地裂的梦幻中。
紧接着,就都是虚幻中的景象,“青冥浩荡”,“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就在这个高潮的时刻,诗人倏忽间回到了真正现实。“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回溯刚才的梦境,哪些是真实情景,哪些是梦境,诗人仿佛已经分不清了,读者也分不清天姥山到底何等模样。
尤其是最后出现的仙境,是不是真的就是当年,李白在长安宫中所见,这一切都在恍惚之中,无迹可寻。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道:“‘飞渡镜湖月’以下,皆言梦中所历。一路离奇灭没,恍恍惚惚,是梦境,是仙境。托言梦游,穷形尽相以极‘洞天’之奇幻;至醒后,顿失烟霞矣。知世间行乐,亦同一梦,安能于梦中屈身权贵乎?吾当别去,遍游名山,以终天年也。诗境虽奇,脉理极细。”
宋宗元在《网师园唐诗笺》评价道:“纵横变化,离奇光怪,以奇笔写梦境,吐句皆仙,着纸谷飞。砉然收勒,通体宗主攸在,线索都灵。”
四、思想的复杂性相信大部分读者读完这首诗以后,一开始是被光怪陆离的景象所以吸引,紧接着马上就是五味杂陈,被诗人的思想所感染。
那么?为什么诗人传达给我们的诗五味杂陈呢?而不是单纯的消极?绝望?或者是正向?奋发呢?
因为这首诗包含了三重不同的思想境界,诗人在梦游天姥山的时候,景象在变幻,他的思想也在不停的转变。
第一重境界:千难万苦,还是要寻找理想。
越人言中的那个“云霞明灭”的天姥山,就是诗人的理想所在。
所以,诗人这才循着他的一生偶像—谢灵运—的步伐,去登攀天姥山。
第二重境界,千岩万转,及时行乐。
在诗中,天姥山当然是充满了艰险,而且诗人在梦醒后,也说“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仿佛是对理想已经失望,开始消极,开始及时行乐。
又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们知道,诗人刚刚被迫离开长安,人生的理想在最接近的时刻,瞬间转入到黑暗。而其中原因,绝大部分是诗人不愿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既然现实情况如此,不愿意“摧眉折腰”,那就消极避世。
第三重境界,柳暗花明,不卑不屈。
梦境中,诗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仙境。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些正是仙人们列队欢迎诗人的场景,也是祝贺他终于实现人生理想的场景。
所以,诗人的灵魂还是不安分的,他还是要不惜历经千辛万苦,追寻自己的理想。但是这个追寻要加上一个前提,那就是不卑不屈,保留自己人格的尊严和平等。
全诗分大致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梦游之前,天姥山的传闻;第二部分是主体,是李白梦游上了天姥山,在天姥山上的见闻;第三部分是梦醒之后,李白的感慨。
全诗亦真亦幻,缥缈难寻,诗人的思想也是不断发生变换,想象奇特,大胆夸张,可谓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
图3 天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