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故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故用于秦者,十变而谋希失;用于燕者,一变而计希得。非用于秦者必智,用于燕者必愚也,盖治乱之资异也。故周去秦为从,期年而举;卫离魏为衡,半岁而亡。是周灭于从,卫亡于衡也。使周、卫缓其从衡之计,而严其境内之治,明其法禁,必其赏罚,尽其地力以多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天下得其地则其利少,攻其国则其伤大,万乘之国莫敢自顿于坚城之下,而使强敌裁其弊也,此必不亡之术也。舍必不亡之术而道必灭之事,治国者之过也。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则亡不可振也。
以上是韩非子《五蠹》中的一段,“长袖善舞”这个成语的出处便来自于此。不过这段里面有两个错处,能看出其中一处的估计不少,但另外一处能看出来的人就不多了。我先来说一下另外一处传统翻译上的错误:多资之易为工也。
这句话中的“工”被认为是通假“功”,即“成功”之意。整句话被译作:物质条件越好越容易取得成功。这么翻译当然非常通顺合理,为什么我会说错了呢?因为之前的章节,所有应该是“功”字的地方都没写错,如果只此一处写错的可能性就很低了。我也一直强调,如果这个字本身在句子里是可以解释通的,就没有必要往通假字的方向去思考。
这个“工”完全可以解释为“职事”。《书·尧典》:允厘百工。《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后汉书·袁绍刘表传赞》:既云天工,亦资人亮。
所以“为工”的意思就是“做职事”,也就是现在“办事”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通俗地讲就是:钱多好办事。和前面的“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是一个逻辑。只不过“资”不仅包括“钱财”,还含有“物资”。接着我来说容易看出的那一处错误: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
正确的句子应该修正为“智困于外而政乱于内”,即我标题中写的“内外颠倒”。让我奇怪的是传统翻译居然是对的:外交努力陷于困境,内政建设陷于混乱。既然这么翻译,说明原本一定是被古人抄写反了。更何况韩非子在前面的章节中有如下的论述:
夫王者,能攻人者也;而安,则不可攻也。强则能攻人者也;治则不可攻也。治强不可责于外,内政之有也。今不行法术于内而事智于外,则不至于治强矣。
也就是说韩非子认为让国家强大靠的不是外交,而是要通过内政来解决。对照当今社会,许多国家搞不定内政,就通过在外交上掀起风波来转移内部矛盾。“今不行法术于内而事智于外”中的“法术”,是指“依法治国之术”;“事智于外”就是“在外交上动脑筋”。再次印证应该是“智困于外而政乱于内”。
最后就要来说这一处只有我这种专业级别的人才能看出来的“错处”:故周去秦为从,期年而举;卫离魏为衡,半岁而亡。
这句中的“从”通“纵”,即“合纵”之计;“衡”通“横”,即“连横”之计。韩非子认为无论在外交上采取“合纵”抑或是“连横”,都属于“未见其利先受其害”的外交政策。所以他就分别例举了“西周”和“卫国”这两个国家的悲惨下场。其中“周去秦为纵”的历史故事如下:
公元前256年,秦攻取了韩国的阳城负黍,西周很害怕,背叛秦国与东方各诸侯相联合,率领天下精锐部队出伊阙塞去攻打秦国,使得秦国与阳城之间无法相通。秦昭王派将军摎攻打西周。西周国君跑到秦国认罪,把全部三十六邑三万人口都献给了秦王。周君王赧逝世后,周地的民众就向东方逃亡。秦收取了九鼎和其他珍宝器物,又把西周公迁到狐。此后七年,秦庄襄王灭掉东周,东西周都归属于秦。
关于“合纵”和“连横”,韩非子在前面下过定义,即联合小国共同对付大国是“合纵”,找个大国结盟做靠山叫“连横”。那么“卫离魏为横”的历史故事又是什么呢?传统翻译把这句话解释为“卫国背离魏国进行连横”,然后不到半年就亡国了。所以许多学者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指卫国与秦国连衡而灭亡的事,而问题恰恰出在这里!
前面“周去秦为从,期年而举”,是有准确的历史事件和具体年份来印证的,原本是连横秦的西周,在“离开”秦国后,合纵而抗秦,结果一年后就“举”,此处的“举”是“攻克,占领”的意思。按理是“被举”,不过你看前面\的故事就知道,西周王赧是在压力之下主动献上的城池。
那么所谓的“卫离魏为衡,半岁而亡”又是指什么时候的事呢?我按之前学者的推断来找历史故事,发现“查无此事”。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卫国是在秦二世之后才真正灭亡的。这当然不是韩非子能够知道的事情,因为他是死在秦国监狱里的,而彼时的秦国还没有一统天下!
我们先来看一下韩非子的生平:
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后世人尊称其为“韩非子”或“韩子”,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韩非师从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但观念与其不同,没有承袭儒家思想。“喜刑名法术之学”、“归本于黄老”,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韩非身为韩国的公子,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励精图治,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这使他非常的悲愤和失望,遂著书多篇阐述了其法治思想,秦皇读后推崇备至,仰慕已极。为了见到韩非,下令攻打韩国。韩王被迫派韩非出使秦国。然而韩非在秦国却未被信任和重用,后被李斯离间而下狱,不久死于狱中。
除非后人编辑的《韩非子》中的论述非韩非子所言,那么韩非子的这句“卫离魏为衡,半岁而亡”必然是在他活着的时候说的。我们按正常估计,他18岁成年后才会形成自己的“世界观”,那么这篇《五蠹》产生的时间大概在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33年之间。所以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的事,韩非子是亲历者。那么“卫国背离魏国去连横秦国”的历史记载又在哪一年呢?
卫国虽然一直“苟活”到秦二世才彻底灭亡,但实质上的“一国之君”的地位早就没了。而且卫国是一个长期采取“连横”外交政策的国家,它即便“背离魏国去连横秦国”,从本质上讲也不过是“换了个大哥继续做小弟”而已!并非原本是合纵后来改为的连横。
战国七雄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其中“赵、魏、韩”就是原本的晋国,卫国根本就排不上号,而采取合纵策略对抗秦国的最早就是这三个国家。本来秦晋两国可是相当要好的,结果晋国三分之后就反目成仇了,可见国与国之间往往只是“以利相交”罢了。
还是说回卫国,我们看一下卫国灭亡的过程:
公元前252年,魏国囚杀卫怀君,继任卫君是魏国的女婿,因此卫国成了魏国的附庸国。
公元前241年,秦取濮阳等地,之后秦国在此基础上设立东郡。
公元前239年,卫元君被迫迁往野王,卫国此时已名存实亡。
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卫国彻底灭亡。
卫国在卫武公时代还是相当强盛的,但到了卫文公时由于轻慢了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就惹来了祸端,后来卫成公到周,请周天子帮忙让自己与晋文公修好。如此一来,卫国就算是认晋国做了“大哥”。到了卫灵公时期就和晋国翻脸了,算是硬气了一把,但也和齐国结盟了。到了战国末期卫国就找了晋国三分后的魏国当“大哥”,没想到卫怀君就被魏国君主给囚禁并杀害了。我们看《史记·卫康叔世家》中的这几段就明白了:
悼公五年卒,子敬公弗立。敬公十九年卒,子昭公纠立。是时三晋强,卫如小侯,属之。
昭公六年,公子亹弑之代立,是为怀公。怀公十一年,公子颓弑怀公而代立,是为慎公。慎公父,公子适;适父,敬公也。慎公四十二年卒,子声公训立。声公十一年卒,子成侯遬立。成侯十一年,公孙鞅入秦。十六年,卫更贬号曰侯。二十九年,成侯卒,子平侯立。平侯八年卒,子嗣君立。
嗣君五年,更贬号曰君,独有濮阳。四十二年卒,子怀君立。怀君三十一年,朝魏,魏囚杀怀君。魏更立嗣君弟,是为元君。元君为魏婿,故魏立之。元君十四年,秦拔魏东地,秦初置东郡,更徙卫野王县,而并濮阳为东郡。二十五年,元君卒,子君角立。
君角九年,秦并天下,立为始皇帝。二十一年,二世废君角为庶人,卫绝祀。
这“卫怀君”原本是去“朝魏”的,本就已经相当于魏国的“藩属国”了,但“大哥”居然把“小弟”囚禁起来并且杀害了,然后让自己的女婿,也是卫怀君的弟弟做了卫国的新君主。此时的卫国就等于亡国了。
很多人缺少的不是收集文献资料的能力,而是阅读理解和逻辑分析能力:“嗣君五年,更贬号曰君,独有濮阳。”说明卫嗣君时期,濮阳是卫国最后的地盘了。结合“公元前241年,秦取濮阳等地,之后秦国在此基础上设立东郡。”说明秦国是靠武力征服的卫国,而不是什么卫国“背离魏国”去连横的秦国。而且还是卫元君上台之后过了十四年,秦国攻取了魏国东边的领土后夺取濮阳,并赶走了卫元君。这充分说明彼时的卫国早就名存实亡,全盘被魏国操控,怎么可能有胆子去背离呢?
所以无论从韩非子的年龄时段,还是“卫国半岁而亡”的明示,只能对应卫怀君被魏王蓄意囚杀后重立女婿卫元君的这件事!“朝魏”不就是指“小弟上门去拜大哥”吗?这才会导致“半岁而亡”啊!只是这么一对应,前半句的“卫离魏为衡”就讲不通了!
因此我说,像这种错误只有我这种专业级别的人才能看得出来!而且如何修正这句话也能看出同专业人士间的水平差距。这句话应该怎么改动才合理呢?我文章的标题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离去错配”!
故周去(离)秦为从,期年而举;卫离(去)魏为衡,半岁而亡。
把原句中的“离”和“去”对调一下位置,这句话的意思就完全成立了。为什么呢?即便是有文言文扎实基础的人也会感到奇怪,这“离”和“去”在古文中不都是“离开”的意思吗?这么一对换又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我前面证明了“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应为“智困于外而政乱于内”,这至少说明类似的错误是有可能再犯的。其次,“离”基本只有“离开”的意思,而“去”在文言文里除了有“离开”的意思,还有“距离”和“去往”的意思!“卫去魏为衡”的“去”如果解释为“去往”不就成立了?若不是为了“连横”魏国,卫怀君的弟弟何必要去做“上门女婿”呢?你真以为他们是“因为爱情”吗?而卫怀君不就是去大哥那里求保护(朝魏),结果被大哥趁机霸占了家产吗?这件事不就在印证韩非子下面的这段观点吗?
事大未必有实,则举图而委,效玺而请兵矣。献图则地削,效玺则名卑,地削则国削,名卑则政乱矣。事大为衡(横),未见其利也,而亡地乱政矣。
再看“周离秦为从(纵)”这句,西周可不就是背离了秦国吗?是不是这么一换,非但不用改字,还有可靠的历史记载来验证?而这就不仅是“民科”和我之间的差距了,即便在这个领域的专家们,又有几个具备我这样的专业水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