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作为万经之首,《道德经》是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老子多年思考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
记得年少时,第一次读到此书,理解不了晦涩深奥的古文警句,草草翻过便抛之脑后。
步入大学后,第二次拿起它,恍然悟得了几分人生道理,从字句间看出一些处世之道。
等到有了一定年纪和阅历,机缘巧合之下,翻看了帛书版的《道德经》,便如无师自通般领会了其中深意,掌握了经营好人生的秘诀。
三读《道德经》,我的身心由内而外地得到了滋养,每读一次都有更深刻的感悟。
如果你也走过半生,依旧对生活满怀困惑,对未来无所适从,那你不妨去读读《道德经》。
汲取前人智慧,重养自己一遍,相信你也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1
养识
【感悟】
《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了认知的高低。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万物,人就有了持续进步的可能。
如果一个人固步自封,便会见识浅薄、观念局限,认知水平也随之停滞不前。
只有绕出思维的死胡同,吸纳外界的新事物,才能拔高自己的认知层次。
曾国藩一生起点极低,但抵达的高度却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梁启超先生赞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
但实际上,曾国藩早年仕途坎坷,前途渺茫,也得不到贵人赏识。
因为他待人做事的态度过于刚强,得罪了很多人,却又始终觉得自己有理。
后来他读的书多了,见的人也多了,渐渐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于是,他不再封闭内心,而是苦心研读为人处世之书,积极听取他人建议。
随着思维和眼界的不断调整,他在待人处事上愈发游刃有余。
渐渐地,他不仅结下了好人缘,也处理了朝中诸多难事,得到十年七迁的嘉奖。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认知水平越低的人,想法越单一,往往越固执,听不进任何有效建议。
他们整天疲于奔命,只知埋头看脚下的路,不愿去接纳新鲜事物。
他们掌握一些粗浅道理,就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对世界妄加判断。
而想要提升认知水平,就要打破自身的局限,多读书,多见识,多思考。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不断与这个世界建立深层联系。
你会在终身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更高层次的智慧。
2
养志
【感悟】
老子认为,圣人都非常重视小事,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
诸葛亮也曾说过:“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古往今来,那些真正厉害的人都明白:想做大事,先做小事。
毕竟,如果连简单的小事都做不好,又怎么能做得了复杂的大事呢?
建安六年,司马懿出任河内郡的上计掾(计事务的官吏)。
因为职位低微,公务琐碎,被当时的士族所瞧不起。
司马懿却认为:尽小者大,积微者著。
他整日在辖区内走访,将郡内人口登记成册,方便管理。
他还协助郡守核实各地财政,开源节流,用来修建水利。
但凡有百姓上访,事无巨细,他都尽力解决,将基层管理得井井有条。
郡守将他的负责与能干看在眼里,称他有王佐之才,将他推荐给中央。
从此,司马懿在官场步步高升,直到手握兵权,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万丈的高楼,都是用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天大的本事,也都是从小事中锻炼出来的。
生活中,有太多人不屑于做小事,认为想要建立一番伟业,就得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实际上,把眼下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在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地基。
无论你心怀多么远大的志向,没有实际行动,终将落一场空。
从今往后,眼睛望向高处的同时,双手也愿意从低处一点点做起。
把一桩桩小事办得漂亮,你会在不知不觉间修炼出做大事的底气。
3
养性
【感悟】
《道德经》里有个故事:
老子的老师常枞在病重时,张开嘴巴,问老子:“你看,我的牙齿都已经掉光了,舌头却还好好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老子答道:“牙齿之所以都掉了,是因为它过于刚强;而舌头因为柔软,所以能一直存在。”
凡事过刚则易折,过强则难久,一味强硬只会处处碰壁。
真正明智的做法,是以柔软之道处世。
懂得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才能为自己赢得有利局面。
春秋末年,郑国宰相子产为谋发展,推行新政。
子产主张振兴农业,实行新的税收,还在各地兴建学校。
有些对新政不满的人,常常去学校发表自己的怨言。
有人担心长此以往,会影响统治,便提议严厉禁止言论自由。
子产却说:“百姓劳累了一天,抱怨一下是很正常的。我们可以参考这些意见,选择好的实行起来。
若是强行镇压,暂时可以堵住水流,但一定会招来更强的洪流,冲毁堤坝。那时,恐怕就真的无力回天了。
若慢慢疏导,引水入渠,分流而治,岂不是更好吗?”
果然,随着农业兴盛、国力增强,百姓自然而然地改变了态度。
他们转而拥护起了子产,新政也得以顺利延续下去。
很多时候,柔软比强硬更有力量,能融化冰冷,消解锋芒。
正如林清玄所说:“再温柔平和宁静的雨,也有把人浸透的威力。”
锋芒凌厉、强直冒失的人,往往沉不住气,容易激化矛盾,升级冲突。
而看似谦卑懦弱、事不争先的人,却能不动声色地化干戈为玉帛。
为人处世,当修一份柔软心性,凡事不做绝,处处留余地。
无论碰上什么矛盾,你都能于润物无声中从容进退,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4
养心
【感悟】
语言学家吴宗泽常说:“我没有养生之道,但有养心之道。”
吴宗泽不看老年报刊,也不参加老年活动,不跟同龄人八卦琐事,而是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他还喜欢猫头鹰图案工艺品,包括墙挂的时钟、镜子,柜子里的图章、钢笔,以及桌上的台灯、瓷罐等。
大多数时候,他会隔绝外界纷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宁静。
正是因为心境平和,使得他101岁高龄时依然行动矫健、精神矍铄,毫无垂暮之气。
《灵枢》里说:“心者,乃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一个人的状态好坏,取决于内在的心境。
心躁动不宁,便萎靡不振,劳神耗力;心安定平和,则能量充沛,精神抖擞。
北宋名相李沆,有一回被一个书生拦在街头。
书生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说他无德无才,耻居高位。
旁边的侍卫火冒三丈,要把这个书生拿下。
李沆却说:“我知道自己不行,已经请辞多次,但是圣上不准。”
说罢他就走了,脸上不见一丝愠怒与烦躁。
回家之后,他找了本书读起来,仿佛刚才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这般淡定平和,令他不受外界所扰,一生安康无忧。
《传习录》中讲:“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人活一辈子,免不了是非对错,少不得烦恼纷争。
如果内心随世事起伏而躁动,就永远摆脱不了自我消耗的漩涡。
古话说,养心贵以静。
颐养一颗安静淡然的心,以不变应万变,你再也不会为纷杂世事所困。
5
养福
【感悟】
老子认为,行善,便是天道。
所谓善恶福祸,都是自己招来的,自己种下的因,成就自己的果。
你心里浮现出来的念头,你表现出来的行为,你对待他人的态度……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刻,就会成为决定你灾祸与福报的关键。
苏轼这一生,无论走到哪里,遭遇什么,都不忘善待他人。
乌台诗案后,他一度跌入低谷,生活上缺衣少食,故交们也避而远之。
即便如此落魄,他仍挤出钱财来帮助歉收的老农,为落后的当地百姓修建学堂,教授文化。
苏轼竭尽所能善待百姓,百姓也将他的善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当地百姓之中,有人帮他垦荒种地,有人献上自家酿制的一坛酒,也有人将多余的粮食送来给他。
大家的关怀与照料,助他安然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蒋勋说:生命是一种因果,看到因和果的循环轮替,也就有了真正的慈悲。
心怀仁爱,必有福报;多行善事,必得善果。
所以,与人交往时,不要总是害怕吃亏,也不要过于计较得失。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别人遇到难处,你能拉就拉一把,能帮就帮一次。
你对他人付出的善念,都是在为自己积攒福报。
▽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高认为:《道德经》是一本有价值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教科书。
尤其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版《道德经》,与今天的传世版本并不完全一致。
其中的哲学体系更加完整,思想也更加厚重,引领千千万万无助的灵魂走出了迷雾,
一句句警言让我们明白:不管在任何时候,人都能重新培育自己,活成更理想的样子。
把自己当成一棵树,从丰富的精神食粮中,汲取充足的养分,滋养头脑与心灵。
终有一天,你会在不断朝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过程中,浇灌出枝繁叶茂的人生。
点个赞吧 ,让我们从现在起养好身心,内在强大了,生活也会越过越轻松自在。
对平台追责
学华夏远古哲学,你要学会辨别真哲学和伪装骗人的假哲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老子的道德是人的道德,孔子的道德是鬼的道德。不过华夏远古的道家哲学也不如中国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