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玉石小把件,大有文化内涵,能盘出来的生活艺术感这么美!

桥蕤看文 2024-12-27 14:44:50

今天咱们聊点啥呢?和玉大叔就来说说这小众但让老玉友绝对难以忘记的物件——和田玉把件!

其实生活中很多的东西你拿在手里盘一盘、摩挲摩挲,都会有种踏实之感,有人说手不闲,心里那个舒坦劲儿真是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很多新入坑的玉友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一块玉嘛,能有啥讲究?这是要因为把件这种东西让不少玉友第一反应是“盘玉”,把件不只是盘在手中把玩的物件,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的寄托。

把件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明代后期。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物质生活逐渐丰富,士大夫阶层和富商们开始追求更精致的生活方式,和田玉也逐渐从礼玉走入日常生活。发展到清代,这种风气更为盛行,小而精致的和田玉把件也成为文人墨客的心头好。古代玉石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把件它不像吊坠那样需要佩戴,也不像摆件那样只能远观。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把玩的社交工具”——拿在手里,细细感受那玉质的温润,欣赏那精美的雕工,还有那独一无二的皮色,这是一种全方位的感官享受。

和田玉作为把件优秀的材料之一,离不开它“温润而泽”的质地。玉文化自古以来讲究“君子比德于玉”,把件正是将这种文化具象化的载体。大小适中,手感舒适,既可以把玩,又能随身携带。要想真正了解和田玉把件的魅力,必须从材质、雕工和题材三个方面入手,因为这三点直接决定了一件把件的艺术价值和收藏意义。

材质:玉质的细腻与润度是灵魂

和田玉的材质是把件价值的基石。在选择时,要注重以下几个要点:

细腻度与油润度:一块好的和田玉把件,质地必须细腻、油润,光泽温润,握在手中有一种“糯”的感觉。可以借助打光,观察玉质是否均匀,有无明显结构和裂纹。选材方面籽料因为皮色和天然形状,更受藏家追捧;但品质好的山料也有其独特魅力,尤其是白度高、细度好的山料。挑选时,合眼缘最重要。

雕工的潜力: 逆天改命

玉雕师傅拿到一块玉料,首先要做的就是“相玉”。他们会根据玉料的形状、特点来构思雕刻什么题材。 要做成把件的料子通常在毛料阶段,就要求整体圆润饱满,让人看第一眼就喜欢上。好的把件,无论是什么题材,雕刻线条要流畅自然,细节处理也要到位。说到雕工,这可不是简单的刻几刀就完事儿。对于把件来说最重要的是整体要圆润光滑,摸起来不能有硌手的感觉。我们想想看,你买个把件是用来把玩的,如果拿着不舒服,那还有啥意思呢?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太大的把件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而小巧精致的把件反而更耐看,也更讨人喜欢。

从价格上来说,小一些的把件也会更亲民一些,更适合新手入门。不管是哪种类型,对雕工的要求都很高。 线条要流畅自然,不能有断断续续或者毛糙的感觉。 细节的处理也要到位,人物的表情、动物的姿态、花鸟的形态,都要刻画得栩栩如生。但同时也要注意,把件的雕工不宜过于繁琐。

假如雕工过于细致轻薄,在把玩的过程中很容易磕碰到造成损坏。同时拥有简洁流畅的线条,饱满规整的造型,才是好把件的标配。比较低端的把件雕完之后,棱角分明,拿着咯手,或者整体造型很不舒服,那把玩的体验感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在古代,和田玉手把件是彰显一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虽然现在已经没有这种讲究了,但它作为人们对文化追求的一种载体,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赏玩把件体现的是我们对艺术文化的追求,对生活品味的一种展现。不仅能增添我们的生活情趣,也能让我们对艺术文化、历史等有更深入的了解。一块玉到一件艺术品,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雕琢,而盘玩的过程,则是让玉与人之间建立深厚情感的桥梁。和玉大叔可以用一句话结束今天的文章:“择一把件在手,天下清欢我有。”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