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100个问题:“不上贤”是因为它涉及暴力与打击异己(7-9)

问道化鸣 2024-08-16 17:10:39

解读“不上贤”,很少有人注意到“上贤”与暴力行政与打击异己有关!

事实上,在《道德经》的语境下,“上贤”与上一章的“美之为美”,以及38章的“上仁”、“上礼”等都涉及暴力问题。

《道德经》第三章,即“不上贤”章,主要涉及由谁定义“贤德”及标准问题,不能望文生义,认为“不上贤”就是反对任人唯贤。同时,老子更没有让百姓“虚心实腹,弱志强骨”的思想。

第一章原文及章旨大意:权力上贤的真相是为我所用,打击异己,排斥多元

原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章旨大意:

本章的“不上贤”与上一章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有异曲同工之妙,“皆知美之为美”意在表达“以适己意者为美”,“上贤”则是“以适己意者为贤”,表达的都是一种情绪倾向。

因为权力“尚贤”,就意味着天下人的自由选择权面临丧失,价值多元的社会必然变得“单元”,“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局面不复存在,这才是权力上贤的真相!

所以,“上贤”或“尚贤”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推崇贤能”,而是涉及到由谁来定义贤能,以及贤能标准如何确定的问题。

因此,本章章旨大意是:人主不以一己之所好而标榜贤德,天下人就不会因迎合而争宠;人主不以珍稀之物为贵而搜罗天下,天下人就不会因苦于生计而沦为盗贼;人主不以名利为诱饵操控人性,天下就不会动乱。

所以圣人之治,“为腹而不为目”,“深根固柢”而无欲无事,才能使百姓无“争”“尚”之知,贪求之欲,百姓“自然”而“自化”,使有机诈之心者“不敢”有所冒犯。“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就是“为无为”,如此,则天下大治。

理解本章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不上贤”不等于反对任人唯贤,它强调的是权力者个人不能定义“贤能”标准。

2、“虚心实腹,弱志强骨”不是针对百姓的。

3、“无知无欲”不是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它是有所指的。

第7个问题:权力“上贤”是诱饵,意在操控人性为我所用,并伴随着暴力压制。

因此老子反对由权力定义“贤能”标准。

当下众多学者、名家将“不上贤”理解为“不崇尚贤才之人,使人民不因此而争名夺利”。看似合乎原文,实则在悄无声息地改变了老子本意。

首先,老子不反对崇尚贤才异能,他反对的是由权力定义“贤才异能”;其次,推崇任人唯贤与“争名夺利”不存在因果条件关系。

所以当下许多人的理解,在历史和现实方面都站不住脚。比如姜子牙从封土建国到齐国破灭,一直奉行任人唯贤的政策。

西周分封诸侯,姜子牙没有实行大部分诸侯国都实行的“周礼”,他推行道法治国,强调“举贤而上功””,而齐国一直强大,是春秋第一霸,也是战国七雄,还是最后一个被秦国灭国的东方大国。

与当代人学者整体理解形成反差的是古代学者群体的解读,在清代之前,除了极少数处于门户之间的歪曲解读之外,绝大多数学者的理解方向都是可取的。

比如王弼的《老子注》反问道:“唯能是任,尚也曷为?唯用是施,贵之何为?”——量才施用,何必推崇?

《淮南子》:“故老子曰‘不上贤’者,言不致鱼于木,沈鸟于渊”。就是说权力者上贤,就等于把鱼赶到树上、把鸟沉到深渊——物各有所用,人各有所长,奈何以一己之所好,而加之于万物?加之于人,人有不从者,则疏远之,打压之。

唐玄宗御注说:人君上贤则失真,若能无为,使人各得气所,人无觊觎,则不争也。

成玄英一语道破天机:不以己之所尚为贵,而贱众人也。

所以,老子所说的“不上贤”是指“贤德”不能由权力定义,“贤德”的标准不能由权力确定,因为一旦由权力定义与确定,就意味着“以百姓之心为心”成为一句空话,价值多元的社会就会被一言堂所操纵,“贤德”的社会属性完全变成权力者的专属产品而被随意赋形。

第8个问题:“虚心实腹,弱志强骨”不是针对百姓的,更不是愚民思想

历史上的辟老者,从石介、胡瑗、湛若水,到当下的武之璋,多以“虚其心,弱其志”,“恒使民无知无欲”为由,批评老子复古倒退,是反智反文明的愚民主义者。

稍微对老子思想有所理解的都会把两句话分开:虚心弱志是针对圣人之治的;“使民无知无欲”的才是针对百姓的。然而不是让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

如果非得说老子有“愚人”思想,那么他也只是“愚君”,而非“愚民”,因为老子阐述的对象始终是权力者,而老子塑造的为道者是圣人,只有圣人才“我愚人之心也哉”,“蠢蠢呵”、“闷闷呵”。

所以,理解老子思想,应该从“反者道之动”的角度,从“道与物反”的角度来整体把握,深透领会。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第9个问题:“无知无欲”是让百姓对“上贤、贵货,现可欲”无所知

所谓“无知无欲”,不是要天下人都“无知无欲”,而是说,圣人之治“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现可欲”,因此百姓才会对此“无知无欲”。

就像唐玄宗“御注”所说:常欲使百姓无争“尚”之知,无贪“难得之货”之欲,而令其自化尔。

苏轼则说:不上、不贵、不欲,民无所慕求,则归于真朴。

老子论道有两条主线,一条是“道与万物”,一条是“圣人与百姓”,前者是理论基础,后者是社会实践,所有的阐述不是前者就是后者。

比如“希言自然”:道不干涉,万物于是处于自然而然状态;“无为而无不为”:圣人“无为”,百姓才能“无不为”;“道法自然”:大道以万物之自然为准则。等等,都是就两方面而言的。

所以,百姓的“无知无欲”是从圣人的“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现可欲”引出的结论,是上边不“那样”,百姓才不知道有“那样”的事物。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