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守!游击队当死士,没收到周总理撤退令,孤军守12年,咋做到的

历史滴温度 2024-09-05 17:51:17

1947年,解放战争打得激烈,一支解放军部队在川南路上,意外发现了一支陌生的队伍。

这支队伍约两百人,战士衣衫褴褛,枪支装备简陋,但是纪律严明,显然不是临时组织。

双方一经相遇,立刻举枪互指对方,随时准备发动攻击。

这是敌人,还是友军?

解放军谨慎问道:“我们是解放军!请问你们是哪支队伍?”

队伍里一名老战士说道:“我们是川南游击队,多年来一直在等中央的撤退指令。”

双方消除误会后,解放军立刻上报,这事竟然很快惊动周总理,下令一定要带他们回来。

原来这支川南游击队,长征时为了拯救主力部队,肩负着周总理的重任,甘愿当死士引开追兵。

整整十二年,音讯全无啊。

十二年来,面对国民党大军日夜围剿,连周总理都以为他们早已牺牲,可他们竟然坚守到现在。

那他们这些年经历了什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坚守到现在?

如果您也想知道的,不妨先点个关注呀。

1933年,风雨飘摇,战火纷飞。

百万国民党军队如潮水涌来,多次凶猛围剿中央苏区,红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随着时间过去,国民党围攻逼近,红军防线多处告急,阵地接连失守,兵力从八万人骤减至三万人。

连续多次的战斗失利,更让红军军心涣散,内部出现分歧,眼看就要全军覆没。

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主席提出了拯救红军的战略方案。

为了红军长远发展,必须与广大农民群众紧密结合,首要是突破敌人包围圈,彻底摆脱敌人的追击。

长征因此应运而生,为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执行这个宏伟计划,不用想都知非常艰难。

万人部队需要大范围转移,一旦位置暴露,意图被敌人洞悉,很可能再次遭受敌人的包围。

为了确保红军能够迅速展开长征,必须有人留下来牵制和迷惑敌人。

毛主席沉思许久,提出了一个策略,从各部队中抽调部分人员,临时组建一支游击队,分散在多个方向骚扰敌人。

这样一来,敌人难以确定红军主力真实位置,能够为转移争取时间。

可是谁都知道的,这是九死一生的任务,与充当死士没有任何区别。

谁留下来,接过这死亡任务?

选择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毛主席同样感到为难,思索了许久,从自己的保卫队中挑选几十人。

彭德怀从自己军中抽调三百多人,甚至让得力干将徐策留下来,和戴元淮等四人一起,组成了中共川南特委。

直到此刻,川南游击队正式成立,肩负掩护主力部队安全转移重任。

为了完成这一个艰巨任务,在出发之前,徐策带队开展一系列高强度训练,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充分准备。

1935年3月12日,川南游击队站在石坎子河坝上,等待出发的命令。

他们知道此行艰险,前路渺茫不可知,但他们是军人是战士,从来没有想过后退半步。

周总理来到队伍前方,深情进行战前动员,明确下达了作战任务,在动员尾声动情道:

“等到红军主力部队突围,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们归队!”

“今日的分别只是暂时的,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定将重逢!”

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队,义无反顾地开启了游击生涯。

谁也没料到,不久后战事激烈音讯中断,他们失去了联系,所有人都以为他们早已牺牲。

所以在此后岁月里,他们音讯全无,再未收到过任何战斗或撤退的指令。

但他们凭借着最初的信念与使命,孤独而坚定地执行着组织赋予的任务。

这一坚守一战斗,便是漫长的十二年。

那这些年来,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川南游击队正式出动,来到川南一隅的隐秘山谷,在深山密林里布置简易营地,既作为伤员疗养所,也是日常训练基地。

战争哪有不受伤的,打了几场游击战后,不少战士都受伤不轻。

但医疗资源极度紧张,戴元淮只能带医疗人员就地取材,挖掘深山里的草药,对轻伤员进行治疗。

徐策则负责带领小队深入周边乡村,一边寻求补充急需医疗物资,一边向农民群众宣讲红军事迹。

不少农民受到感召,纷纷加入游击队,还带来宝贵地理情报和后勤补给。

四川泸县的王逸涛自愿加入,还带上了他手下的两百名人员,使得游击队规模扩至六百人,极大地增强了战斗力。

游击队特委经过讨论,认为王逸涛常年与劣绅地主斗争,对当地的情况了如指掌,决定任命王逸涛为游击队司令。

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个决定将在不久后,给川南游击队带来灭顶之灾。

徐策频繁组织分头伏击,利用地形突袭,干扰国民党后勤与通讯,还故意留下似是红军主力线索。

戴元淮则带队穿梭山谷,建造多个隐蔽营地,营地间通过隐秘小径相连,还设立观察哨与警戒线。

国民党军队这下懵了,内部已经是一片混乱。

怎么哪里都是红军,到底哪个才是红军主力?

国民党军队只觉漫山遍野都是红军,压根无法判断位置,自然就追不上红军,以致蒋介石看到战报都大怒。

在游击队频繁掩护下,红军主力顺利撤离川南,转而向云贵等地区进发。

与此同时,川南游击队也彻底成为一支孤军。

这支孤军深入敌后,面对国民党暴怒下的围攻,很快就陷入了死亡危机。

他们在川南险峻山林里,昼夜不停地战斗,饿了吃野菜根茎,困了睡逼仄山洞,伤了找草药救治。

他们过着跟野人般的日子,可从来没有考虑停止战斗。

国民党军队觉得颜面尽失,于是集结重兵实施了围剿。

战况越来越激烈,游击队劣势尽显,唯有边战边退,仍然遭受重大损失。

某次战斗结束后,戴元淮带领的小队刚脱离险境,突然遭到川军重重包围,瞬间陷入绝境。

戴元淮挺身而出,果断率少数战士殿后,掩护大部队突围,成功牵制敌军五小时。

大部队成功突围,但戴元淮身中数弹牺牲,其余几个战士全部血染沙场。

川军为震慑游击队,竟将戴元淮首级割下,悬于建武城门之上。

游击队并未因此屈服,反而激起强烈斗志,一个月内进行无数次激战,直到所有人都负伤。

从六百人到只剩一百多人,每个战士都明白,再继续这样战斗下去,队伍迟早会全军覆没。

可是就在这悲壮时刻,一个更令人绝望的打击降临。

司令王逸涛临阵脱逃,直接背叛了游击队,还泄露游击队的据点等所有信息!

国民党迅速集结重兵,展开极度猛烈围攻,逼得游击队无处可逃,转瞬间陷入了死亡绝境。

1935年7月中旬,游击队在突围的过程中,徐策不幸中弹倒下,战友本能地想要返身救援。

徐策奄奄一息,但是坚定地拒绝,留下了最后的遗言:

“不要管我!要以革命利益为重!带领战士迅速离开!”

战友们只能含泪离开,艰难冲破敌人包围,最终仅剩下几十名战士,士气也跌至了谷底。

直到此刻,两名特委戴元淮和徐策先后牺牲,游击队只剩下几十名战士,队伍即将崩溃。

在这危急关头,第三名特委余泽鸿挺身而出,接过领导游击队的重任。

他坚决表示,他们和红军失联多年,也不知道外界情况,但必须继续执行周总理的任务。

没有接到中央撤退命令,就绝对不能临阵脱逃!

在余泽鸿鼓舞和带领下,游击队逐渐走出低谷,连续取得几次重要胜利,不仅没有被击垮,反而日益壮大。

国民党曾经多次劝降余泽鸿,却发现他是硬骨头,便采取更强硬措施。

他们几经打探,逮捕了余泽鸿的家人,试图以此作为要挟。

余泽鸿没有屈服,反而连续打了几场胜仗,逼得国民党彻底怒了,追踪找到他的所在地,迅速派重兵包围。

余泽鸿率领游击队突围,在激烈的战斗中,不幸英勇牺牲。

此次战役后,仅有十七人成功突围,游击队再次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还能坚守下去吗?还能坚持多久吗?

就在队伍溃散之际,第四名特委刘复初站了出来,接过了坚守的使命。

他收拢起四散的队员,一边进入山中休整,一边找机会对敌人打击,还积极帮助当地民众对抗地方霸权。

仅仅一个月时间,游击队便奇迹般地恢复,恢复到了三百多人的规模。

刘复初在川南建立革命根据地,还创办学习班培育出骨干,又派遣骨干到周边各地招募。

游击队火种在云南、贵州等地迅速蔓延,形成规模空前的千余人队伍。

他把游击队搞得有声有色,国民党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国民党重军出击,多次发起围剿行动,导致游击队再次遭受重大损失。

刘复初在突围行动中被国民党捕获,随后在监狱里经历残酷刑讯逼供,但他始终没有透露任何信息。

有一名游击队战士,在突围中艰难逃生,一路寻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将游击队的情况告知邓颖超。

当时已是1936年底,正值西安事变爆发,国共两党正在商议再次合作。

周总理很快知晓这事,积极争取国民党释放我党战士,并派人寻找游击队告知他们新命令。

红军长征胜利,他们可以撤退!

在周总理斡旋下,刘复初因此得以重见天日,随后跟随部队转战延安。

可是游击队呢?他们在哪里呢?

周总理派出去的人,并没有找到任何游击队战士,最终只能悲观认为,他们已经牺牲在川南茫茫大山里。

此后多年,刘复初曾多次返回旧地,努力寻找战友,可是都一无所获。

他们并不知道,游击队在当年沉重打击后,选择了更隐秘的生存方式。

幸存战士伪装身份,转入地下秘密活动,只在执行作战任务时才现身,平时都分散潜伏,不再集结生活。

如此一来,再也没有人能轻易找到他们,可他们也收不到党中央命令。

转眼岁月逝,直到1947年,解放战争轰轰烈烈。

一支解放军部队在川南路上,意外发现在执行任务的游击队,看到幸存战士的衣衫褴褛,枪支装备简陋。

可十二年了,他们的眼神依旧坚定,纪律始终严明,始终坚守在阵地。

解放军问:“我们是解放军!请问你们是哪支队伍?”

游击队答:“我们是川南游击队,多年来一直在等中央的撤退指令。”

这个消息迅速上报,在周总理得知后,他感到非常震撼和敬佩,立即下令将游击队带回来,正式编入解放军。

他特派小组前往川南,进行正式整编,宣读中央军委的命令,授予他们新军衔,保留部队番号作为荣誉称号。

接下来几天里,解放军后勤部门提供新制服新装备,对战士身体进行全面检查。

周总理特意发了特别通讯,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和欢迎,感谢他们为革命胜利作出的贡献。

他们的坚守和牺牲,终于得到了认可,他们的故事将会被后人铭记。

1950年,解放军成功逮捕叛徒王逸涛,经过判决后,最终枪决此人。

刘复初多年征战,历经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此后在内蒙古奉献余生,直到2000年9月26日,他因病逝世。

那十二年来,川南有机会没有后援,没有后勤供给,面对的是数倍于自己的敌军围堵。

在这种极端困境,他们依然坚守阵地,没有放弃任务,他们便是中国军魂的美好注释。

听到这儿,您有何感想呢,不妨关注留言评论呀。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