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想必很多人都对这句诗耳熟能详,它出自于年轻诗人海子之手,带着温度的文字寄予了无数人希望。
可作者海子本人却没能重拾起这份希望,回望海子的一生,大家都只知晓他才华横溢,可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海子的一生是极为坎坷且不平凡的。
这个内心细腻敏感的天才诗人最终没能走出困住自己的囚笼,在二十五岁时以谁都无法理解的方式走向了灭亡。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无疑是当代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人们至今还津津乐道的,是那个时候舒婷、北岛、顾城等人书写的那些展现时代脉搏的诗篇。
当时年仅十五岁的海子正是读着这些人写的诗,爱上了文学。
他原名査海生,出生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祖上世代务农,直到他父母这一辈,依然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可物质生活虽然匮乏,精神生活却异常丰盈,海子的童年在乡下度过,尽管贫困时刻折磨着一家人,可秀丽的自然和乡村风光却在一定程度上抚慰了少年的心。
那段时间,海子无忧无虑,还没有想过自己之后将会走上一条怎样的道路。
比起村里其他孩子,海子在四岁时就展现出了别样的天赋,不仅识字速度很快,背诵古诗和文言文的记忆力更是超群,甚至连老师都忍不住惊叹。
当时在学校大大小小的背诵比赛中,年幼的海子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冠军,他的父母那时候却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儿子比任何人都适合读书,而不是将才华埋没在种地上。
事实证明,海子确实是极天才的,在高中毕业后不久,年仅十五岁的他就考上了北京大学,从此开始了求学之路。
在北京大学度过的时光,恐怕是海子短暂的一生中无法遗忘的记忆。虽然当时在读法学系,可志不在此的海子利用一切课外时间读书,读文学的书。
文学带给他难以形容的奇妙感受,与诗歌的碰撞更是直接激发起了他创作的灵感,入学期间,他一边照常上着法学课,一边创作诗歌。
其间,海子还遇到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至交好友骆一禾,两人经常空闲时一块讨论诗歌,一边写,一边点评。
而那时,海子也不过刚刚成年。
之后从北大毕业后,海子先是进入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期刊编辑部工作,又顺利地成为哲学教研室的老师。
这一时期,他的创作欲望真正得以抒发,在短短几年内就书写了几百万字的手稿,其中不乏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作品。
那时,他还邂逅了自己的初恋,那个天真稚气的女孩子一出现,就拨动了海子的心弦,使他鼓足勇气去追求对方,可家世的悬殊摆在眼前。
女孩子的父母坚决不同意两人谈恋爱,将海子贬低得一无是处,明明他当时依然在诗歌国度里称王,可在世俗的眼光中,这一切成就都无足轻重。
最终,这段恋情只能无疾而终,海子因为失恋还拉着好友喝了好几回酒。
之后,为了走出情伤,海子趁着工作之余外出旅行散心,从青海到西藏,再到内蒙古,他见识到了与繁华城市不同的另一面。
那里没有精致的利己主义,反而体现了最粗糙和真实的自然,从那往后,爱上旅行的海子经常在工作之余出门,一路走走停停,写写诗歌,喝喝酒,再拉着朋友倾诉衷肠。
原本大家都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持续下去,海子终于放下那段情伤,愿意重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过着安稳而又充满冒险的生活。
可天不遂人愿,天才的一生似乎注定总是要短暂收尾。在谁也没料想的那天,海子做了一个任性的决定。
1989年3月26日那天,年仅二十五岁、正值大好年华、尚且有着无限希望的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一颗诗歌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就此落幕。
学校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遗书,其中字迹工整地写道:“我叫査海生,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的教师,我自杀和任何人没有关系。”
遗书短短两行半,却让他的亲友无一例外地潸然泪下,声称自杀和任何人都没关系的海子直到最后一刻,还在为他人着想,不愿意给人添麻烦,叫人很难想象,这其实还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孩子。
可生在那个年代,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赋予了他多愁敏感的情思,却也成就了他无与伦比的才华,在做教师的几年间,海子几乎笔耕不辍,光是诗篇就完成了好几本。
从那些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出,这个青年无疑对生命和世界怀着深深的热爱,可他为什么如此轻率地就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这里面恐怕有着难以言明的复杂原因。毕竟当时时代在骤变,个人的声音是持续的,微弱的。海子曾用诗歌代替语言表达自我,可当这份表达无以为继时,或许他的情感寄托也将不复存在。
结语:当年诗歌热潮兴起时,海子和同窗西川、骆一禾曾被人并称为“北大三剑客”。
如今再次翻阅那时留下来的老照片,三人皆是意气风发,其中海子的笑容最灿烂,眼神也最明亮,似乎对未来怀揣着无限的希冀。
可人生事,多难料。他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唯有那些满载少年心事的诗篇,至今仍可供读者翻看,从中去体味一个天才少年短暂却又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