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莲,这个名字陌生又亲切。她并非土著的大寨村民,而是在1947年出生在远离大寨村的昔阳县武家坪村。家境贫寒让她从小就学会了坚韧,当母亲因病早逝,她才三岁。
母亲的离去使得她的父亲不得不独自担起抚养她的重任,可是,对于一个没有妻子的男人来说,抚养一个小女儿是充满困难的。于是,她的父亲作出了艰难的决定,将她寄养到大寨村的外婆家中。在大寨村,她犹如一颗稚嫩的种子,在黄土地上扎根,慢慢地成长。
年华轻抚,转眼,郭凤莲已经完成了她的高小学业。正当她考虑未来之际,陈永贵走进了她的生活,带来了一份特殊的请求。陈永贵希望她能够成为大寨村幼儿园的老师,将她所学的知识传授给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
听到这个请求,郭凤莲在心里默默地权衡。她本可以轻易地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继续她的学业,甚至有机会成为一名大学生。然而,大寨村的幼儿园却亟需一位真正的教师。她知道,只有她,才能满足陈永贵的愿望,也只有她,才能为这些孩子们带来真正的知识。
最终,郭凤莲做出了决定,她答应了陈永贵的请求。自此,大寨村有了一位真正的教师,那就是郭凤莲。
那时,大寨村在陈永贵的引领下,逐步摆脱了贫困,即使地理环境恶劣,被人称为“七沟八梁一面坡”,但大寨村的人们却以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一次次的丰收。
然而,在1963年的夏天,一场猛烈的暴雨像一把利剑,狠狠地刺破了大寨村的安宁。山洪猛烈,地面塌陷,房屋垮塌,窑洞坍塌,大寨村陷入了一片混乱。贫困的阴影再次笼罩了大寨村,然而,陈永贵的坚韧和信念如同定海神针,指引着大寨人迅速恢复信心,重整旗鼓,开始了新的建设之路。
身为大寨村的幼儿园老师,郭凤莲本可以选择安逸的生活,安心看管那些孩子们。然而,她却深深地知道,整个大寨村只有120个劳动力,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极其宝贵。看到这个数字,郭凤莲内心深处涌出的不仅仅是一股悲痛,更有一种使命感。
面对这个危急的局面,16岁的郭凤莲选择了以身作则,她启发并动员周围的同龄人,一同投入到大寨村的重建事业中。她们,这一群年轻的姑娘,组成了女同志突击队,共有23人。
尽管岁数轻轻,她们却有着不怕艰难,不畏困苦的铁骨铮铮精神。即便进入了寒冷的冬季,她们依然日复一日地劳作在田间,哪怕手上破裂,起了冻疮,她们也毫无怨言,甚至连一声抱怨也没有。
当然,她们也有疲惫的时候,也有忍受不住寒冷的时候。郭凤莲记得那个冬天,她们吃的是冻得如同冰块一样的糠面糊糊,即使用筷子,也很难分开。陈永贵看着这些坚韧的女孩子们,心里五味杂陈,他想要让她们早点结束工作,回家暖和。
然而,郭凤莲和她的同伴们,却没有选择撤退,她们坚守着自己的职责,认为村里的青壮年们都在严寒中奋斗,她们怎么能退缩呢?
在这样的精神感召下,陈永贵感慨地称她们为“铁姑娘”,坚韧如铁,刚强如铁。而在这群铁姑娘中,郭凤莲不仅是一员,她还是队长。她每次在分配任务时,总是先行一步,率先垂范,尽可能地承担更多。
在大寨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那个曾经被风雨所摧残的大寨,重新焕发了生机,它再次昂首挺胸地屹立在太行山的脚下。
1973年的6月,郭凤莲已经26岁了,肩负起了建设大寨的重任。
在郭凤莲的引领和推动下,大寨村的农产量如同攀登的山峰,层层叠叠向上,村民们的生活也逐渐从过去的贫瘠走向富饶。大寨村在全国各地都被誉为农村建设的典范,成为众人学习的焦点。然而,即便在光环的照耀下,郭凤莲始终保持着朴素,她的成功并没有让她忘乎所以,而是更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之中。
曾经,当周总理前来大寨视察的消息传来,郭凤莲只有一件破烂的外套可穿。那件外套上的补丁比补丁还要多,简直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在这关键的时刻,郭凤莲好友的新衣成了她的救星。她和好友商量后,穿上了朋友的新外套,以便接待来访的总理。
随着大寨村的日益繁荣,郭凤莲的声名也日益响亮。然而,她始终保持着谦逊和务实的态度,从未有过半点骄傲自满。村民们依然称呼她为“凤莲子”,她也一直穿着那件磨得发白、满是补丁的旧军装和土布鞋。
尽管声名远播,但郭凤莲的日常生活仍旧充满了琐碎而又充实的工作。郭凤莲还需奔波于各地开会,“人民赋予我这份责任,我就应该为民生而努力。”郭凤莲说。
每次从会议中返回大寨,郭凤莲都会将重要的文件整理出来,带到田野之中,和村民们一起学习、研究。
一度,大寨是全国农村的样板。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了新的农村发展方向,让一直坚守集体经济的郭凤莲有些困惑。
1980年,一份上级领导的调令再次改变了郭凤莲的生活,她被指派离开在大寨度过的大半生,进入一个新的职位。“从今天开始,你将离开大寨,你的工资将被定为行政24级,工龄从今天开始算。”这是她的新工作指令。
接到调任通知的那一刻,郭凤莲内心泛起的复杂情绪是言语无法表达的。她对于大寨的深情眷恋,与对新岗位的迷茫恐惧交织在一起,让她瞬间无所适从。然而,她还是选择接受了这个新的挑战,成为了晋中果树研究所的副所长。
在之后的岁月里,郭凤莲从昔阳县公路段党支部书记的职位上,继续她的奋斗与付出。尽管离开了大寨已有多年,但郭凤莲始终无法忘记那片土地,那些她牵挂的人,以及那些未完成的事业。
时间匆匆,转眼间已经是1991年末,郭凤莲已经离开了大寨整整十年。在这一年,昔阳县委在深思熟虑了民意以及郭凤莲的工作能力后,决定再次把她调回了大寨。
46岁的郭凤莲,再次成为了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回到大寨后,她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了解大寨的情况。十年的时光,虽然大寨村的农业依旧亮眼,但与那些正在逐步多元化的村落相比,大寨已经略显黯淡。
为了让大寨重新焕发生机,郭凤莲心中秘密的定下了决心。她决定,大寨不能再只是等待别人的学习,而要主动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将大寨逐步引向繁荣。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郭凤莲自掏腰包,带领130名村民分批出发,走出大寨,走向全国,去学习、去交流。一年后,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成立。为了吸引外资,郭凤莲不惜自我投资,磨练自己的商业谈判能力。
在郭凤莲的带领下,大寨村吸引了众多公司,带动了村民就业,提高了生活质量。在郭凤莲的推动下,大寨的日子越过越好,展现出新的活力和希望。
在1993年的一天,郭凤莲的面前出现了一位老奶奶。她轻声细语地向郭凤莲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凤莲,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老年人的口袋里能有一些闲钱,我现在有四个儿子,却不能拿出钱来买我想要的东西。”
听完老奶奶的诉说,郭凤莲内心深受触动,她决定立即行动起来。就从那一年开始,她为村里的老人们发放老年钱,为孩子们提供奖学金,甚至让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完全免费。
郭凤莲自己的理念很简单,先要照顾好老年人,再关注年轻的一代。虽然开始的时候,每个老人每月只能拿到几十块钱,但是随着大寨村经济的发展,到2000年的时候,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已经可以领到三百块钱。
新中国成立前的大寨村,位于丘陵和坡地之间,经济并不发达。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大寨村有了新的面貌,这都要归功于两位有才能的领导人。
虽然大寨村有许多的企业,并且这些企业给当地带来了许多的利益,但是郭凤莲依然决定为大寨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那就是绿色发展。在她的推动下,大寨村变成了一个农业旅游区,村民们不仅可以进行传统的农业种植,还可以通过旅游业和企业分红等方式增加家庭收入。
郭凤莲的孩子们在长大后也表现出了很强的经营能力,家族生意越做越大。大寨村后依虎头山,山上种满了核桃树。因此,郭凤莲的大儿子贾小军计划建立一家核桃油加工企业,目的是实现对当地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随着核桃油加工厂的建成,贾小军不仅努力扩大产品销售,也一直在探寻更多可能的核桃深加工技术。在他的尝试下,核桃露、核桃油等产品的出现,使得原本普通的核桃变成了滋生财富的种子,为大寨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郭凤莲的家族也因此走上了富裕之路。
大寨村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一直在努力推动旅游业的进步,贾小军常常思考着如何挖掘当地更多的民俗文化资源。在一次调查中,他发现了大寨村有一座被风雨侵蚀、年久失修的老庙,此发现让他对修复这座庙宇充满了期待。
为了在虎头山上创造新的旅游景点,同时也为了方便当地佛教信徒的生活,贾小军最后决定投入三千万资金,在虎头山上建设一座名为"普乐寺"的寺庙,并向公众开放。
对于贾小军投巨资修建寺庙的决定,人们的意见并不一致。一些人认为这笔钱应该投入到更需要建设的地方,而不是在建设佛寺上。然而,也有人赞同这一决定,他们认为新寺庙的建成将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也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如今的郭凤莲已经成为了大寨村的经济领袖,也是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的董事长,而她的孩子们也都是成功的企业家。
谈到大寨的未来,郭凤莲总是满怀热情和期待。她寄望于能找到一位有开拓精神和文化素质的接班人,继续推动大寨的发展。在她看来,未来的大寨将会是一片繁荣的果林,而她则可以安心退休,在自己的家乡成为守护大自然的园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