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念奴娇·昆仑》:一山翻覆天下山,一篇读罢头飞雪

司马平邦话 2024-10-08 08:58:13

一直都想跟大家分享毛主席的一首词,《念奴娇·昆仑》,为什么呢?因为这曾经是一首我一直读不大明白的词,但当我彻底明白了它之后,又叹为观止,当我终于反复想明白了作者的创意之后,可以说被震惊了,惊为天书也。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毛泽东草书《念奴娇·昆仑》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这首词,是毛主席带领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在1935年秋天,即将到达陕北的时候,他登上了岷山之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有感而作。这首词里毛泽东表达了他的博大精深的思想,是要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念奴娇·昆仑》是1935年秋冬写的,面《沁园春·雪》是1936年2月写的,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突破山西国军防线后,踏雪沿官道山行进,顺利到达石楼县留村时写下了这首词,也有说是在陕西省清涧县的袁家沟写下的。《念奴娇·昆仑》和《沁园春·雪》诞生时间一前一后,但前者知名度与后都根本不是一个量级,《沁园春·雪》1936年初创作,9年之后1945年重庆谈判时即发表,举国轰动,成为经典传诵的毛泽东代表作,但是《念奴娇·昆仑》虽稍早前创作,但一直到1957年才第一次发表在《诗刊》创刊号上,离创作时已经22年过去,1935年毛主席才42岁,还是位青壮年,到1957年他已经64岁,开始岁入老年。

但是我个人却觉得,《念奴娇·昆仑》更像是他老年时期的作品,风格巨为老辣,而又因为太过老辣,却为一般阅读者所不能完全理解,关键是在他42岁时,当年中国革命的力量也处于最低微时期,1935年底中央红军长征结束时,已经从8万人的队伍剩下七八千人。当时在全中国像这样一支有七八千人的武装割据势力,而且还比中央红军有钱有粮有枪的,不要说太多了,就在这个时候,他写出了这首气吞山河席卷世界的《念奴娇·昆仑》。

从语言风格和哲学层次上说,《念奴娇·昆仑》与毛主席晚年的一些作品非常接近,比如那首创作于1963年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还有,就是创作于1964年春的《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念奴娇·昆仑》的最大魅力在于充满了深刻宏大的哲学思辩。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写作于1937年,而《论持久战》写于1938年,从这几部著作之后,毛泽东已不止是革命家和军事家,而已经是大哲学家,但是在1935年秋冬之际,他在这首《念奴娇·昆仑》里就已经充分表达了自己深刻宏大的哲学思辩,虽然它表面上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但我现在觉得他在哲学思辩上的表达甚至要比1960年代的几首创作更为完美雄壮。

他在这首词里说,站在岷山之巅,看见了苍莽雄浑的昆仑山,想到了悠久的人类历史上的那些革命和变迁,但每一次都是“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残酷的历史规律循环往复,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那么到底能不能跳出如此残酷的历史规律呢?

把中国和人类带出残酷的亡兴规律,是毛泽东一生追求的伟大理想,他如此胸怀天下,所以才能即使在中央红军只剩下几千人的时候,仍然能看到“横空出世莽昆仑”而受到莫大的激励,仍然能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不放在眼里,可以说是越在极为艰难困苦时,他的思想越是极为博大宏伟,可以说这个人之所以如此伟大,完全是反常规的存在。

《念奴娇·昆仑》上阕写景抒情,下阕阐述深刻的哲理,想要把里面的哲理理解清楚,那就是要把“昆仑”到底是什么弄清楚,我从大学时代就读到过这首词,当时就被强烈震撼到,印象深刻之至,但一直到现在30多年过去了,才算真明白了“昆仑”两字的用意,也才算真正理解了这首词的绝妙。

因为这里的“昆仑”既不是指景色,也不是指群体,而是专指一种意志,即革命和造反,“昆仑”就是指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和反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毛主席是用一座昆仑山的意像指代对另外“三座大山”的反抗,实质上是一种逆向指代,这里的大山不是大山,而是要推翻铲平掉大山,这才是精准理解这首词最难的地方。

你明白了这一层,接下来对整个下阕也就完全明白了,“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现在让我来说说推翻“三座大山”这件事,我们不要这么孤独?不要这么艰难?“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那就要是要把革命造反的事业推广到全世界,把我们推翻“三座大山”的事业播种全世界,然后,“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让全世界同此凉热,大家一起享受太平。

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天下!

作者明写把昆仑山切为三截,但昆仑山指的是推翻旧世界旧秩序这件事,所以,这是先抑后扬,明为斩断昆仑,暗为把红旗插遍全球,就像李大钊说过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天下!

谁能有如此宏伟的想像力,抽出一把巨大的倚天剑,一剑下去把数千公里绵延的昆仑山都斩为三截?

倚天剑,本来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奇兵器,《三国演义》里说曹操的佩剑就是青釭剑和倚天剑,以还宋玉的《大言赋》的名句“长剑耿耿倚天外”命名。而毛泽东对倚天剑的妙用在于,他面对绵延数千公里的苍莽昆仑,还要倚天而立,抽出宝剑,你说这得抽出一柄多么巨大的宝剑!而他抽出来的又正是一把倚天剑,就这么一句“安得倚天抽宝剑”,就是一个意像套着另一个意像,你想想,如果不写成“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而是写成“倚天抽出一把剑,把汝裁为三截”,或者“抽出一把倚天剑,把汝裁为三截”,行不行呢?意思是不是要减退了一大半呢?而且现在的“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又是对古意的妙用,没有任何艰深生涩。

那么这柄倚着天而立抽出来的倚天宝剑又是指什么呢?当然就是指强大的革命军队,要用武装斗争,把推翻“三座大山”的事业推广到全世界,而不止是只让中国享有平等太平的世界。

其实,纯粹从“词”这种文学体例上来说,我觉得《念奴娇·昆仑》是开创了历史的,古往今来,从李白到苏东坡,再到辛弃疾、岳飞,所谓词,一律都是以景抒情,其景其情都是实写,毛主席的的两首《沁园春》词其实也是如此,但是他在不到42岁时创作的这首《念奴娇·昆仑》却绝然不同,其景其情都非实写,是真正的看山不是山,而是推翻“三座大山”,而抒情抒的也不是情,而是阐发自己宏大雄伟的政治理想。

在中国古往今来的名诗壮词中这样的作品极为罕见,当然这也缘于毛泽东这个人就是五百年出一个或一千年出一个的。

他要把推翻砸烂旧世界的革命造反理想一刀裁成3段,送给欧洲人,送给美洲人,再送给日本人,让全世界一起同频共震,这不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吗?

说到这里,我来做一个小广告,除了《司马平邦说》,本人还有一个公众号小号,就叫《我谓昆仑》,意思就是毛主席这首词里的说:现在由我来说说革命和造反的事!我想表达就是,虽然毛主席已经离世近半个世纪,但他老人家的理想仍然还没有实现,尤其是“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这件事还远远没有达成。

别的诗人词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毛泽东看山不是山,看水也不水,他看到的山水都是有灵魂、有理想和有生命力的,他不会像黑格尔、康德和马克思一样只是用文字符号阐幽发微,他继承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人文主义精神,能把意像、物像与精深的哲理,与磅礴的感情都完美复合在一起,我相信这首词未来在毛词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