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梁建章:AI时代,人口面临着哪些挑战?

光子星球 2024-10-14 13:52:20

“创新和传承的深度思考会很自然地引出一些终极哲学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人口经济学者、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在最近一本新书《创新主义》序言中,在谈及写作背景时的这句话,折射出他这些年关于当下思考的起点——从个体出发。

在他诸多论文、著述,以及公开表述中,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很多时候是以“群体”视角出现的。梁建章认为,人口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也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在当下人口增长乏力的情况,需要多种方式投入资源鼓励生育。而补贴力度最好长期与GDP挂钩,从而确保刺激力度与国民经济状况适配。

此外,面对后工业化时代,人们的生育、家庭观念改变,AI时代可能解构传统家庭结构,针对这些问题梁建章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是光子星球独家对话梁建章的主要内容:

光子星球:你之前提到“政策不是越多越好,是要看力度。力度最后还是需要用钱来衡量。”海外有什么比较好的经验可供借鉴吗?

梁建章:其他国家有一定的经验,按简单回归分析测算是GDP的1%。按照这个比例,生育补贴占GDP的比例每提高1%,生育率能提高0.1个孩子。

现在中国的生育率是缺了整整一个孩子,所以需要到GDP的10%才能回来。这个10%得循序渐进地从1%开始,1%也就是一年大概一万亿,现在GDP的增长,每年大概几万亿,希望生育补贴能够成为经济刺激整个package里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育补贴会按月或者按年给。按年可能要分十年,每年十万,分二十年则每年五万。五万的话,给一百万个孩子,那就是五百亿,第一年可能只要五百亿。希望财政刺激力度是长期,而非只给一年。

这个钱发出去是不是有后劲,对长期经济有帮助,显然投资孩子比单纯发钱要好。投入到人口是长期经济,而单纯发钱,短期刺激后,可能各方面的需求又会有波动。人口不出现问题,有助于帮助大家构筑对中国经济的长期信心。

所有刺激经济的手段,无论金融、房地产、消费,最有后劲、可持续、回报最大的是鼓励生育。人口增长能从根本上支撑起房地产与国家创新能力,有了人才会有需求,才会有长期的创新活力,这样才能够使得经济体有好的市场回报。如此一来,长远的金融问题会得到比较好的回报,从而纾解金融方面的问题。

光子星球:我们对独生子女家庭补助仍然保有记忆,随着通货膨胀、物价变化、国民财富增长,补贴的边际效应越来越低。生育政策这件事对每个家庭来说是不可逆的,我们可以相信补贴会完全和GDP挂钩而保持比例上的增长吗?

梁建章:所以最好的尺度是跟GDP的百分比挂钩,收入与GDP增长,补贴也相应增加。本质上补贴是解决一个家庭的时间问题,同样时间,如果不是用来抚养孩子,也许可以赚更多的钱,或者雇保姆赚时间。

光子星球:人们关于人口增长有很多种思路,一种是用财政补贴提升家庭抚养孩子的能力;另一种是提升生育意愿,即改善女性的职场环境。目前这个政策可能更倾向于前者,你对后者有哪些建议?

梁建章:最后都是转化为时间成本。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更有效果。白领的收入、受教育程度原本就比较高,所以时间成本更高,纯粹现金补贴,实际效果有限。不可能按照个人收入比例补贴,虽然总体来说是根据人均GDP来的,落实到个人还是固定金额。

对于高收入的女性起到的刺激效果有限,所以我建议里有另一个部分,提出减免所得税、社保来解决,这会比较平衡。

光子星球:除了单纯财政补助,可能配套的政策包更重要,你在这方面有哪些建议?

梁建章:当下房地产低迷,可以在一些房价相对贵的时间节点,或者前几十大城市中,针对多孩家庭买房,给予一定利息补贴。这样既可以解决房地产的需求问题,又可以解决低生育率问题。

还有一些是指向母亲一方时间成本的方式,比如公办托儿所。再比如提倡像我们(携程)公司一样,鼓励混合办公,节省通勤时间。此外,推动产假男女平等,可以减轻女性的机会成本。我之前还提出引进国外保姆,有助于降低养育成本,让很多人雇得起保姆的话,对于生育率也是有帮助的。综合起来看,最快最直接的还是财政手段。

光子星球:你一方面是企业家,另一方面也是人口学者,既有实操,亦有理论,可能会有许多新的发现,你觉得当下政策推进的主要难点在哪方面?

梁建章:当下社会整体资源充裕,理应多消费,需求却不强。因为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将来可能还有机器人与AI,个人财富也在增长,而抚养对应数量的孩子没有增加,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效率应该提高才对。

教育是一个例外,一旦教育体系的效率没有提高,时间成本就会越来越高。我认为这是社会资源错配的问题,而非资源紧缺。资源错配一方面是一旦经济增长遇到挑战,钱没有发得太多,就会通缩,影响就业。另一方面是需求不足,实际上想生孩子的人生不起。

以前认为补贴几千亿、几万亿,中国经济承担不起,我觉得这可能是不对的,现在其实资源是富余的,只是错配了。

还有人说既无钱补贴,也否认鼓励生育的效果。钱少的确没用,但钱多还是有用的,因为最后转化为实际效果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每个家庭不需要花那么多钱,以及额外太多时间成本,高收入家庭的生育率还是会变高的。但这个人群太小,财政补贴就是要扩大人群覆盖,让整个社会有资源做这个事情。

当务之急是人们要清楚认识到,中国经济这个阶段哪些是长期投资有效。很多东西的投资收益是短期的,尤其在人口红利消失的情况下,很多投资的回报正在快速下降。人不够,各方面的需求预期都会下降,我们面临最大的短缺,就是人的数量的投资不足。

光子星球:你在携程做了很多实践,比如改善女性就业环境,最近有哪些新的思考与新的反馈?

梁建章:在家办公我觉得还是值得再说一下,我们觉得这是公司、员工跟社会三赢的一件事情。

我们做过很严谨的科学试验,论文也在顶级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结论是公司员工的生产效率没有降低,这个是按照严格的随机对照组跟试验组比较来看的。员工的满意度显然是提高了很多,流失率下降了不少。不过因为落地时间还不够长,暂时还没有反映在生育数据上,未来会有所反映。

其次是对社会有好处,通勤减少,拥堵减少,可能带动一些其他消费,时间能更灵活地安排的话,个人身心健康相关的消费行为,如旅游会带来增长。

再次,在家办公有助于缓解公司,乃至整个社会的无效内卷。我希望能够更多的得到大家的关注,在更多的公司得到推广。

携程在前年增加了生育福利,按照每生一个孩子补贴5万块钱的额度发放。我们的员工如果不方便,可以把孩子带到公司来上班。针对孩子较小或者孕期女员工,会给予打车福利。公司层面还根据职级与在职年限,增加辅助生育的医疗服务补贴。我们重视女性员工的职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近我们被评为最佳雇主奖(“2024年福布斯中国·最佳雇主”奖)。

光子星球:随着女性意识觉醒,许多女性认为“女人的子宫女人作主”,而调控往往会与之产生龃龉,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梁建章:对,我们希望通过提供福利,让更多个体与家庭能有更多选择的空间。他们既能够旅游又能够兼顾事业,还能养育孩子。我觉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有生育意愿的,只是受到各方面条件限制。如果某些方面遇到瓶颈,比如时间与金钱,便不得不做取舍。

如果社会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持,绝大多数人会有生育意愿。因为人的生活要丰富体验,我们要到很多地方去旅游,也会希望建立家庭,看到孩子成长,以及建立他(她)自己的家庭,这些都是生活体验的一部分,且不同体验是不可替代的。

对于个人来说,我希望社会能够解决资源错配问题,让更多人能有完整幸福的人生。我们现在一方面担心AI或者机器人会取代人,一方面我们又没有时间去养育更多孩子。如果AI都把人的事情做了,那剩下的时间就要做一些AI所不能做的事情。创意和生孩子就是少数几个AI做不了的事情,孩子和家庭生活的体验不是AI能够替代的。技术的迭代应该让更多人能够实现人的价值,人的体验。

AI时代来临后,确实会取代很多人的工作,因为人的作用主要是做创新类、价值观判断类的工作。我最近写了一本书,叫《创新主义》,就是讲这件事。

一项新技术、一部新电影、一款新游戏、一个新景点,AI无法判断这些创新是不是应该做成这个样子。创新的一面是技术可能性,另外一面来自人性的选择,人性的选择最终是不可能由AI做的,因为AI跟人不一样,没有喜欢孩子的AI,至少现在没有本能与人性。

可能有人会说创新需要那么多人口吗?其实真的需要人口。就拿我们公司来说,研发的人员已经占了一大半,公司的业务系统非常复杂,员工有很高的学习成本,同时还要创新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要解决问题,就得掌握、了解、维护现有系统,如果没有很多人去读懂系统,一旦碰到新问题根本解决不了。

所以庞大人口是维护创新能力的基础,人口减少,是没有能力维持这种巨大的产业链,每个产业链上需要研发与维护人员。现在中国人口,如果只有十分之一的话,可能微信、太空、高铁、大飞机项目会维持不下去。

光子星球: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区域的实际消费水平、购买力都不一样。固定补贴对于低收入家庭,或许还可有效,但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它的效果其实是比较低的。另一个悖论在于,不发达地区的服务与教育资源远不及一线地区,这种补贴是否会无法兼顾人口质量?

梁建章:总而言之万事总有开头,这是一个挺好的开头。对低线城市可能更有好处,但我觉得这不是资源错配,这是对资源错配的纠正。如果说创新越来越重要,其实低线城市是没有什么产业的。我们说的低线城市,可能是县城,它的产业非常少。但它在经济当中就没有意义吗?当然有意义,因为它确实培养了孩子,它养了老人与孩子,是有意义的。他培养的孩子一上大学就被大城市吸走了,那是不是应该把抚养孩子的钱补偿给低线城市?

另外父母是有付出的,孩子是给整个国家培养的,资源就应该向他们倾斜,这实际上是对资源错配的补贴。当然,大城市不够那再想额外的办法,比如房补,或是减免所得税。

光子星球:如你所言,孩子长大后可能未来读书、工作都在大城市,但他的家人、孩子仍然在老家,这不陷入了留守儿童的死循环吗?

梁建章:这已经是普遍现象了,念了大学以后很难回到原籍。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取消户籍限制,让孩子能在父母居住地上学。

光子星球:你提到了如果给予企业免税,有助于缓解部分女性的生育焦虑,相较于直接补贴到二孩,这种带有“矫正正义”色彩的减免手段,能提振白领或者高收入群体的生育意愿,毕竟他们有更好的条件去培养孩子?

梁建章:不可能大城市或者某些企业用这样的政策,肯定是所有地区都要推行。因为收入高,所以减免下来实际得到的福利会高。这样的办法可以解决一些不平衡,且和收入更挂钩了,最后还能降低时间成本那就更加好。

光子星球:东亚社会似乎都面临低生育率的情况,你是否有一些思考与归因?

梁建章:我觉得教育是核心问题,美籍华人的生育率也比其他人群低一些。但是教育的问题跟教育模式有关。中国的家长与孩子,比欧美多花了多少时间用来补课和刷题。现在中考、高考,再加上考研、复习浪费了三年时间,就是刷题。

它的形成跟东亚文化也有关系,多少年来都有科举制度的影子。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有它的作用,但确实很浪费精力。如果社会不靠创新推动,那浪费一些精力也就算了。但若是创新驱动,便是巨大的浪费。

光子星球:后工业化时代,传统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孩子的法理关系必须有一个父亲与一个母亲,但是如今家庭与生育观念变化,会导致我们传统的生育观念与传统家庭结构解体吗?

梁建章:对,现在结婚率在下降,因为每个人的选择更多了,在经济上更加独立了,对于女性来讲尤其如此。她可以选择一个人生活,或者别的选择。但前提是,单身的女性不是传统家庭的女性,是不是也想要孩子?我觉得这是本能,每个人都可能产生过想要孩子的念头,不管是否婚配。之所以结果不一样,很多时候是因为是否有资源、时间和钱,如果社会能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钱,很多人是愿意生的。北欧国家人均收入比中国高,福利要比中国好很多,即使大家不怎么结婚也会生接近两个孩子。

未来一段时间我们的生产效率是有可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而我们有足够的资源去实现高福利社会,让女性即使不结婚,也有足够的时间跟金钱去养育孩子。

生育需要国家提供支持,智能时代自然条件下的收入差距会拉大,如果社会不把她为社会生孩子、养孩子的巨大成本承担下来,这个代价是无法承受的。如果补贴可以落地,是一个好的开端,希望能逐步把福利制度完善起来。

光子星球:您刚才提到了AI,现在生成式AI飞速发展,维系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或许可以被智能交互所替代,未来单身率可能会更高,从而影响生育率,对吗?

梁建章:这个是对的,我不做更多评价。因为AI所带来的娱乐形式远超过去,但喜欢孩子这个本能还是存在的。现在宠物有多少?宠物的数量是不是已经超过了孩子的数量?我不知道。宠物没法平替孩子,尽管养孩子费时费力费钱,但如果我们有福利对冲,那肯定养孩子还是比宠物要好很多。

光子星球:生育面临两大敌人,宠物与AI。而我们所提供的很多建议,大多可以归类为两个,一个是物质条件上降低养育成本,让大家养得起;另一个是增加其他福利,让他们觉得生孩子也是快乐的事情。站在企业家的角度,过往一年有哪些可供分享的方案?

梁建章:是的,养孩子肯定是快乐的事情。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1-8月份,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7小时,工作时间确实是太长了。除在家办公外,整个社会可以考虑推动减少工作时长,比如减少到一周35小时,让假期多一些,这对于促进消费、生育率有帮助。对于创意性的工作,也有促进,因为有更多的放松时间。

光子星球:发钱和减少时间占用,你觉得哪个更见效?

梁建章:当前肯定是钱,通缩的话发钱很见效,长期来说,减少时间更重要。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