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字茂叔, 道州营道 (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因晚年在江西庐山莲花峰下傍水而筑“濂溪书堂”定居,世称濂溪先生,儒者尊其为“周子“ 周敦颐从小爱读书,在蒙乡颇有名气,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投奔在朝中当龙图阁真学士的舅父郑向。经舅父举荐走上仕途。他为人清廉正直,平生酷爱莲花。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他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在军衙东侧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他常常和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爱莲说》。
开篇借用典故,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饮酒赋诗,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逸趣。以此表明,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着以唐朝以来世人都喜爱牡丹,加深对比,为其求莲之高洁铺垫。
而后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至,一气呵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莲花身处污泥中,却纤 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它空管挺直、不牵扯攀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
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贤君子。
最后作者发出慨叹,他借花喻 人,将陶渊 明的避世,世人皆迫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虽无一言直接指责,却暗讽当时真隐署薄说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攀附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
第二篇:《满江红·写怀》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生平:
南宋抗金将领、诗人、书法家。
生于1103年北宋时期的河南安阳汤阴县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字鹏举,名飞。
20岁第一次参军入伍(北宋时期),后没多久,就因为父亲去世,返回了家中。
1126年,岳飞在母亲的鼓励下,又一次投军报国。
1127年南宋建立后,十多年间,岳飞继续带领岳家军(中国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之一)与金兵战斗了上百次,给金兵造成了重创。金兵将领给予岳飞的评价:“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140年,郾城大捷。岳家军对战金国完颜宗弼部队,对方部队的铁浮图、拐子马,很难击破。且金兵人数几乎是岳家军四倍,却被岳家军打败,狼狈逃窜。
1142年,39岁岳飞在杭州的风波亭被冤杀,罪名是“莫须有”,可能有罪吧?大概有罪。临终遗言仅八个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岳飞之子岳云也在此次被一起杀害了。
『赏析』
《满江红·写怀》一词,情感深沉且气势磅礴。
词人通过生动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如江水浩渺、山峰耸立,巧妙地抒发了内心的豪情壮志。全词语言凝练,意象生动,既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词人的爱国情怀,又展现了个人的抱负和追求,体现了词人的英雄气概。
整首词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词人的豪情壮志和深沉情感在字里行间流淌,让人读来回味无穷,深受感动。
第三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赏析】
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第四篇告天下—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摘自《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译文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以此磨炼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增加他的才干。
赏析
孟子认为,历史上肩负重大使命的人物,都曾饱经忧患,正因为如此,在艰难坎坷中磨炼意志、坚韧性情,才奠定了成为杰出人才的基础,此句激励了无数胸怀大志、身处困境的人,赞颂了他们卓越的品行和非凡的精神力量。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亚圣”。孟子的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尤其在人性、道德、政治等方面有着深刻而独特的见解。
性善论
孟子最著名的哲学主张是“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这种善性源于人天生具有的“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别对应仁、义、礼、智四德。孟子强调,这四种德性是人内在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
心性论
孟子提出“心性论”,认为“心”是道德判断的中心,是人认识世界的内在机制。心不仅有认识的能力,而且有道德判断的能力,即能辨别善恶。孟子认为,只要人们能够保持和发扬内心的善性,就能够实现道德上的完善。
尽心知性知天
孟子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的思想,意思是说,人应该充分发挥内心的力量,了解自己内在的本性,并由此认识到天的旨意。这里的“天”并不是超自然的神灵,而是指宇宙间自然法则和道德秩序。孟子认为,人与天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通过尽心知性可以达到与天的和谐。
浩然之气
孟子还提出了“浩然之气”的概念,这是指一种充满正直和勇气的精神状态,是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和精神修养培养出来的。拥有浩然之气的人被称为“大丈夫”,他们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仁政与民本思想
在政治哲学上,孟子主张“仁政”,认为统治者应当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关注民生,实行有利于人民的政策。他还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早期的民本主义思想,即人民的利益高于国家和君主。
第五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一生志在北伐抗金,与苟且偷生的南宋朝廷格格不入,在人生即将谢幕之时,朝廷内的抗金派却迎来了转机,宋宁宗也支持北上抗金。
时年辛66岁(公元1205年),任镇江知府。镇江市京口区的北固山上有座北固楼(北固亭)。《南乡子》和《永遇乐》,前后分别写于1204年和1205年。
《南乡子》重在抒发个人情怀,因称有怀。《永遇乐》重在怀古喻今,固称怀古。《南乡子》以孙仲谋终,《永遇乐》从孙仲谋始。
欣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
上阕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阕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在深感国家分裂、民族屈辱,以及个人壮志难酬的背景下,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缅怀、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六篇《短歌行》[三国]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燕,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创作背景
《短歌行》大约创作于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即赤壁之战后两年。此时曹操已统一北方,但赤壁之战的失败让他深感人才难求,同时也意识到统一天下的道路依然漫长且艰难。在一次宴会中,曹操与群臣畅饮,吟咏此诗,抒发内心的忧思与壮志。
【赏析】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最初的古辞已经失传。乐府里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这首。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作者求贤若渴,希望人才都来投靠自己。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十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择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台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第七篇:《声声慢·寻寻觅觅》[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创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二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
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
绍兴二年,清照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清照无儿无女,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孤寂而死。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赏析】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随之南迁,进而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前期那种清新可人的婉约情致,而是转为沉郁凄婉。这首词是其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愁而作。
这首词开篇仅三句极富有音乐性的十四个叠字,从人的动作神态"寻寻觅觅",写至环境的悲凉"冷冷清清",再到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凄凄惨惨戚戚",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疾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让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无可名状。然后再直截了当地直诉哀愁,水到渠成,更得其妙。
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相关情事逐一说来,却始终紧扣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不假雕饰,诚属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无怪乎宋张端义《贵耳集》中云:"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且《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
后世评价
清人彭孙遹说:“李易安‘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沈祖棻说:“在整个宋词中,恐怕只有辛弃疾《贺新郎》中的‘马上琵琶关塞黑’一句,可与之比美。”
第八篇《将进酒·君不见》唐 ·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的一生,似乎是诗与酒相随的一生。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这样描述他眼中的知己。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诗人余光中如此描述李白。
读李白的这首《将进酒》,可以感受李白的悲、李白的真切、李白的豪迈,如同饮一壶千年老酒,弥久留香,回味无穷.
“但愿长醉不复醒”,豪迈洒脱如李白也“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心中有几多苦闷无法释怀,才只想一醉方休?
“朝如青丝暮成雪”,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功业未成,但最终也只一个“但愿”,刻在诗人骨子里的仍是那济苍生,安社稷的豪情壮志,岂只是寄情美酒?
天下莫不是青山绿水,壮阔山河,沧海桑田,看人间烟火,看众生,看自己,与天地相融,与自己和解。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与尔同销万古愁”,借诗文写出千古绝唱,谱写伟岸江山,恣意挥洒,也是一种畅快的…
读李白的《将进酒》,梦回唐代,与诗人神交,也是乐事一桩….
创作背景
李白的《将进酒》是在他被流放期间和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期间创作的。当时他备受困顿,处境艰难,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某日,李白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一起畅饮,意气风发,一时豪迈。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从开头豪迈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到后来“便欲轻骑逐残寇,何似在人间”的自由不羁,充满了李白的狂放和豁达,也深深地抓住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在压抑和危机之中,渴望自由和幸福的内心需求。
此后,《将进酒》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广泛传颂,并对后来的文学、音乐等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九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于宋神宗元
丰五年(1082年)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
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有三年。
这首词以豁达洒脱的姿态面对人生风雨,读来令人心情振奋,感受到无畏与从容的力量。词中淡然面对风雨的态度,仿佛为人生的沉浮与忧乐注入了一剂清新的解药,让人心灵得以净化。通过对风雨的超然态度,我们能够一窥苏轼大彻大悟的人生哲学,在理念中升华对生活的全新体悟。全词传递出一种不执着于外物、不被得失左右的心境,令人豁然开朗,感受到真正的内心自由。
《定风波》中的“莫听穿林打叶声”表达了他对自然声音的欣赏,以及对世态炎凉的的超然态度。“竹杖芒鞋轻胜马”则反映了他在逆境中的乐观和坚韧,即使是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他也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苏轼人生态度的写照,他不被外界的风雨所动,任凭人生起起落落,都能保持一种淡然和从容。
这首词不仅描绘了苏轼在雨中漫步的景象,更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对待困境的态度,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