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小学生沉迷“烟卡”游戏:在玩的途中弄断2根手指

田园泥土香育儿 2024-05-21 11:41:49

福建一小学生沉迷“烟卡”游戏:在玩的途中弄断2根手指

(注 本文 根据 网络资料 整理 仅供 学习交流使用 不构成商业目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它问题 敬请与本网联系 根据作者想法 将及时更正 或删除 谢谢合作)

福建一妈妈吐槽,孩子最近沉迷烟卡游戏,不仅弄断了2根手指,而且,还要买烟自己吸。这么小的孩子开始吸烟,那还得了啊?因此,这位妈妈认为:创造这个游戏的人是有目的的!

烟卡这个东西,其实,就是把烟盒的头部剪下来,然后折成一个个小方块,当成卡片用。这种玩法,80、90后以前也玩儿过,不过就是用手拍一拍,看谁厉害而已。

因此,一些网友也支持这种游戏,表示:

“这都是我们以前玩儿剩下的,没什么不妥,总比玩手机游戏强啊!孩子玩的时候断了2根手指,这不能赖到烟卡游戏上,毕竟,做什么事都有一定的风险。”

这话一出,好像也是这么个理,以前的孩子都玩这种拍一拍的游戏,烟卡也好、卡片也罢,几乎都是一样的玩法,也没看到谁有什么不良影响。

孩子断手指的事情,其实跟烟卡的关系不大,毕竟孩子们都喜欢玩拍一拍的游戏。即使没有烟卡,也会有其他画卡代替,拍的时候不小心弄断了手指,应该算是偶然事件。

那么,这个烟卡游戏的目的真的单纯吗?

总的来说,现在的烟卡游戏确实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首先,孩子们为了找烟卡,会催促家里的人加速抽烟,有的孩子甚至要求父亲一天抽10包。抽烟本来有害健康,这样不仅加大身体的伤害,还容易导致家庭矛盾。

其次,当家里的烟盒满足不了时,孩子们又会去外面到处捡烟盒,甚至用零花钱买烟!

买烟容易让人误入歧途,因为小孩子都有好奇心理,总想尝一尝烟的味道。有的孩子不仅买烟盒,还会把剩下的烟抽了,这么小的年纪上瘾了,就导致抽烟低龄化,危害可想而知。

再者,沉迷烟卡游戏,种下赌徒心理。

烟卡的种类是非常多的,所以价格也会不一样。有的孩子把烟卡分了等级,甚至按照价格来计算筹码,这就跟玩牌一样,自控能力差的人,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

因此,烟卡游戏虽然能让孩子们放下手机,但从危害的角度来讲,它也是有一定负面影响。如果孩子染上了抽烟、赌博的心理,这个危害也是不小的。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新型校园游戏的涌现为学生们带来了新的娱乐方式,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危险和负面影响。最近在福建发生的一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沉迷于所谓的“烟卡”游戏并不是无害的。一名小学生因玩耍过程中手指断裂的悲剧。

“烟卡”游戏,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股诱惑,仿佛在向孩子们传递着一种错误的价值观。这个游戏的玩法简单,只需要用力拍打地面,让烟盒跳起来,然后在空中抓住并接连抽取。但是,这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正如福建小学生的例子,用力过猛导致手指骨折,甚至断裂,给孩子们的健康带来了隐患。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孩子为了玩这个游戏而不惜一切代价。他们不仅在课间、放学后沉迷于“烟卡”,还出现了为了找烟盒制作烟卡的情况,甚至购买烟草自行制作。这不仅是对于游戏的过度沉迷,更是对于烟草的无知和错误认知。年幼的孩子们应该是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而不是被引诱进一个充满风险和不良习惯的世界。

这一事件凸显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娱乐方式,引导他们远离不良游戏和不良习惯。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们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游戏背后可能存在的危险,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此外,对于类似“烟卡”这样的游戏,社会应该加强监管和引导,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禁止未成年人参与和传播。同时,媒体和公众人物也应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呼吁大家远离这些不良游戏,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社会环境。

在数字化时代,新兴科技为我们带来了无限可能,但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挑战和风险。我们不能被表面的新奇所迷惑,而忽视了背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沉迷于游戏的孩子们,将来可能面临着健康和心理上的隐患,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延伸阅读————“烟卡”游戏席卷校园现象透视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

2024-05-11

近期,一种名为“烟卡”的游戏在各地校园内悄然兴起,成为孩子们课余时间的热门活动。学生们通过收集、交换、展示各种品牌和款式的香烟卡片来互动娱乐,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连日来,记者随机走访我市部分学校时发现,“烟卡”游戏主要集中于小学,尤其是二年级到五年级的小学生。“一年级的还不太懂,六年级的觉得小儿科不太好玩。”在市城区某小学校门口,就读三年级的小李同学头头是道地给记者分析。

校园掀起收集热潮

“烟卡”游戏以香烟包装纸为游戏材料,学生们通过收集、交换、竞技等方式,展示自己收集的“烟卡”数量和稀有度,以此获得同龄人的认可和羡慕。这种由卷烟盒上的烟标剪下并折叠成纸牌大小的卡牌,以其独特的玩法和收藏价值,迅速在孩子们中间传播开来。

“烟卡”游戏的起源尚不明确,但它之所以能短时间内在校园内获得巨大关注,与学生群体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社交活动的追求密不可分。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聚集,互相展示自己不同品牌、不同款式的“烟卡”,交流心得,甚至进行小型的交易会,形成了独特的“烟卡文化”。

一时间,“烟卡”成为了校园内的“硬通货”,孩子们纷纷加入到这场收集热潮中。这种游戏的火爆程度,已经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

“我觉得非常好玩,赢得越多我就越有成就感,而且稀有的‘烟卡’还值不少钱呢。”就读小学二年级的巩同学向记者透露,他有一张长白山的烟卡卖了25元。

“烟卡”的来源,除了孩子们从家人以及亲戚处收集而来、还有捡的、和路人要的、以及买来的。

正在给孩子购买写字本的朱先生坦言:“现在孩子们都玩呢,我家孩子上二年级,我的烟还没抽,烟盒就被孩子拿走了。”

记者在小学校园周围的文具店里看到,真实的“烟卡”售价普遍为一个1元,手感质地比较好。门上所挂印刷制品的假“烟卡”,一大版上有24包,一包里面有8个,一包的售价均为1元。而在网上,中华、小熊猫、双喜等品牌的精品“烟卡”更是应有尽有。

一位文具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进货时,看见很多人都在批发‘烟卡’,现在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

家长老师忧心忡忡

随着“烟卡”游戏的盛行,也引发了老师、家长及教育专家的担忧。尽管游戏中并未直接涉及吸烟行为,但“烟卡”上印有的各种香烟品牌和图案,无疑会对青少年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这种行为可能会淡化学生对烟草危害的认识。

李女士是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母亲,她最近发现儿子对“烟卡”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阻止儿子接触烟草制品和相关信息,她决定亲自上阵,与儿子一起了解“烟卡”游戏的玩法和背后的故事。通过深入了解,她发现“烟卡”游戏虽然看似无害,但其中蕴含的烟草文化和价值观却可能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高,有的学生上课也会偷偷拿出来看,学习就分心了。而且无法预知他们继续玩会怎么样,因为毕竟是拿烟盒做的,他们这个年纪应该了解的越少越好。”市城区某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张老师有她的担忧。

山西师范大学教授谢耀亭表示,孩子们在收集“烟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接触大量的废弃烟盒,这些烟盒上可能残留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其次,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可能会模仿吸烟的动作和姿势,从而引发对吸烟的好奇心和兴趣。此外,“烟卡”游戏中还可能涉及攀比等不良行为,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

正确引导共筑防线

也有部分家长持不同的看法,觉得“烟卡”游戏和80、90后小时候玩的“打元宝”游戏差不多,只不过那会儿是拿纸叠的,这也是童年的一大乐趣。还有家长认为,“烟卡”只是一种文化符号,与真实的烟草产品无关,“玩这个,起码比看手机强多了,至少不费眼睛。”

疏导远比禁止更加有效。采访中,记者发现,老师并不是所有的“烟卡”都会没收。比如,学生自己画的,用信纸、便签纸、卫生纸等叠的,也是让玩的,还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学校也在积极探索多种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通过举办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吸烟的危害和“烟卡”游戏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意识。同时,学校还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和监督,禁止在校园内玩“烟卡”游戏。

专家提醒,要多鼓励孩子们参与其他有益身心的活动,如体育运动、阅读等,以转移对“烟卡”游戏的注意力。

“烟卡”游戏的流行反映了当代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新解读和消费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烟草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被剥离出来,成为了孩子们社交和自我表达的工具。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提示我们需要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和健康意识培养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关注。

总体来看,“烟卡”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现象,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动态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烟卡”游戏的风靡给校园带来了不少问题和挑战,也提醒我们,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如何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交需求的同时,有效传递健康的生活理念,是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记者 郝宇佳

近期,多地小学校园里风靡起一种“烟卡”游戏,游戏道具的制作材料为废弃烟盒,为广大家长和老师带来了诸多思虑,大致可以概括成一思三虑:

一思指的是“沉迷手机or沉迷烟卡的危害”之思考。

三虑则为“捡来的烟盒不卫生,可能对身体有害”“烟盒上的烟类标识对学生可能存在诱导的负面影响”“游戏过程可能存在攀比和赌博行为”之忧虑。

因此,很多学校的做法都是粗鲁的一刀切——一禁了事。“烟卡”游戏固然存在着诸多的争议和隐患,但为人父母、为人师长者不能因为担心孩子游戏过程的监护缺位,而采取这么一种较为慵懒的处理办法,对孩子的兴趣需求不管不顾。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呢?笔者有以下思考:

1.要加强对儿童成长的陪伴与监护,让儿童在关注下快乐健康游戏。

2.更换游戏道具材料,规避烟类标识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3.根据游戏特点,制定健康的游戏规则,避免出现错误的攀比心理和赌博现象。

基于上述思考,笔者针对“烟卡游戏”进行了游戏规则优化和道具改进的一些尝试。为了去烟类标识化,首先对游戏名字进行了更改——改名为“拍拍乐”游戏。其次更换了卡牌材料与外观——用相片纸高清打印古典国风字画,并在道具制作的环节中增加了一项剪纸环节,加强了活动过程的体验感。最后重新制定了游戏规则:空掌心拍地,拍到卡片翻面,能说出诗人名字、称号、任意一句名句则可赢得此卡牌。

有些家长认为,烟卡游戏起码比玩手机要强,甚至不及手机游戏的十分之一。但是孩子们沉迷于此游戏,有的甚至会为了获得烟卡,拿着家长给的生活费,背着家长去商店买烟,为了处理烟,还会偷偷的吸,太不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了。

孩子们可玩的游戏很多,像打篮球、玩游戏、跳绳等,不一定非要玩这种烟卡游戏。

那么,现在烟卡游戏这么火,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玩呢?在得知烟卡的危害之后,大多数做父母的网友也是不支持的。

对此,多地政府和教育部门也采取了措施来限制和整治烟卡游戏。

海南省三亚市教育局发布了《防止学生沉迷“烟卡”游戏重要提示》,并采取了具体措施,如禁止“烟卡”进校园,一旦发现学生带“烟卡”进校或进行相关游戏,立即制止并没收,同时进行口头教育,并向家长反馈。

海口市美兰区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校园“烟卡”玩具专项整治行动,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了对校园周边店铺的监管,禁止学生在托管机构玩“烟卡”相关游戏,并对托管机构进行抽查。

(注 本文 根据 网络资料 整理 仅供 学习交流使用 不构成商业目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它问题 敬请与本网联系 根据作者想法 将及时更正 或删除 谢谢合作)

0 阅读:4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