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怒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它以其磅礴的气势和险峻的地形,在云南西北部雕刻出一道道壮丽的峡谷。
在怒江两岸,散落着傈僳族等少数民族的村寨,他们世代与这片土地相依相伴,也与怒江的险阻进行着不懈的抗争。
在马吉乡,这片被傈僳语称为“不好之地”的区域,曾经,溜索是连接两岸唯一的通道,也是当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余燕恰,来自马吉乡布腊村的傈僳族姑娘,为了上学的她,每天就是采用溜索的方式。
哪怕她知道危险,那也没能抵挡住她热爱读书的梦想。
01.怒江,这条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的河流,在流经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时,切割出一条条深邃的峡谷,将两岸的村落分割开来,形成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对于世代居住在怒江两岸的傈僳族人民来说,怒江既是生命的源泉,也是阻碍发展的屏障。
在马吉乡,这片被傈僳语称为“不好之地”的区域,山高谷深,土地贫瘠,交通不便。
由于地势险峻,修建桥梁的难度极大,因此,溜索成为了当地人跨越怒江、连接外界的唯一途径。
一根细细的钢索,横跨在奔腾的江水之上,连接着两岸的希望与梦想。
溜索,这种看似简单的交通工具,却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根据钢索的倾斜程度和使用方法,溜索可以分为“平溜”和“陡溜”两种。
“平溜”,也称“单溜”,两端吊起较高,过江的坡度相对平缓,安全性相对较高。
这个“陡溜”坡度更陡,滑过江面的速度也更快,不过也更危险哦。
由于坡度陡急,使用者很容易在抵达对岸时撞到岩石上,因此需要掌握特殊的技巧,例如在接近终点时,将手中的草捆在钢索上增加摩擦力,以此来减缓速度。
尽管如此,无论是“平溜”还是“陡溜”,溜索都充满了风险。
江流很急,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水里,那可就麻烦了。
余燕恰回忆起小时候溜索的经历,仍然心有余悸。
她看到一只猪在溜索上掉进了江里,很快就被急流冲走了,从此没了音讯。
而她自己也曾经历过惊险的时刻。
由于年幼力气小,她无法将滑轮牢固地绑在钢索上,导致滑轮脱落,整个人几乎倒挂在溜索上。
多亏了朋友及时伸出援手,才没让事情恶化。
马吉乡的娃儿们,那溜索不仅是他们的出行工具,更像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
为了上学,他们必须每天冒着生命危险,攀爬在细细的钢索上,跨越奔腾的怒江,余燕恰就是其中之一。
每天清晨,她都会穿戴好父母特地准备的小一号滑轮,熟练地将自己固定在钢索上,然后用力蹬地,离开河岸,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由于体重较轻,她常常无法凭借惯性滑到对岸,只能在江心停下,然后用手一点一点地攀爬到对岸。
2007年,一位记者捕捉到了余燕恰溜索过江的瞬间:她身穿粉红色外套,脸庞稚嫩,目光坚定,背景是汹涌的怒江。
这张照片迅速传播开来,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人们被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孩子们求学的艰辛所震撼。
“溜索女孩”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在媒体的呼吁下,全国二十多家媒体联合发起了“用爱,架起希望之桥”的公益活动,短短两个月就筹集到140多万元善款。
经过政府和大家的齐心协力,马吉乡首座吊桥——爱心桥,在2008年春天正式开放使用了。
余燕恰曾经以为,世界就是布腊村的样子,溜索就是唯一的交通方式。
她第一次走到爱心桥上,这才忽然发现,世界竟还有如此不同的美。
尽管吊桥的摇晃让她感到有些害怕,但她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对未来世界的憧憬。
爱心桥的建成,只是马吉乡巨变的开始。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桥梁在怒江上架起,曾经的溜索逐渐被废弃,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2019年,怒江美丽公路建成通车,这条全长288.3公里的公路,不仅改善了怒江州的交通状况,更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以前从马吉乡到泸水市得跑一整天,现在4个小时就能到。
除了交通的改善,马吉乡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政府鼓励村民种植草果,这种适合在湿润山谷中生长的经济作物,成为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
余燕恰家的房前屋后,都种满了草果。
每年草果成熟的季节,山坡上红通通的一片,村民们的脸上也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村民们得到政府资助,盖了新家,余燕家也住进了江畔的新二层小楼。
她终于有自己的房间了,姐姐也能独享空间了。
这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大不同,也更让她下定决心要为家乡做些什么。
信息来源:2024-07-30人民网《云南省怒江州曾经的“溜索女孩”余燕恰:“家乡一年一个样”》
02.在马吉乡,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过溜索上学的岁月。
对于年幼的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段上学路,更是一场充满危险的冒险。
他们需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小心翼翼地在摇晃的钢索上保持平衡,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湍急的江水中。
他们为了求学、为了改变生活,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条充满挑战的路。
余燕恰的父母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从小就教育孩子们,即使害怕也要坚持溜索上学,因为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余燕恰从三四岁就开始跟着妈妈溜索,小小年纪就展现出过人的勇气和毅力。
2007年,那张“溜索女孩”的照片,让余燕恰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也让她有机会第一次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2008年,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9岁的余燕恰来到了首都北京。
她参观了天安门广场、鸟巢等标志性建筑,看到了川流不息的车辆和高楼林立的城市,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山之外的广阔世界。
回到家乡后,余燕恰更加努力地学习。
在布腊小学,学校条件简陋,师资力量匮乏,一个老师often需要兼任多个学科的教学。
尽管如此,老师们仍然尽心尽力地教导着孩子们,在学校里种菜养猪,尽可能地为孩子们提供营养均衡的午餐。
余燕恰和同学们课后常帮老师打理菜园和牲口,大家齐心协力,共建校园的美好时光。
小学毕业后,一部分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或对学习失去兴趣而辍学。
怒江那边的初中,很多学生都不上学了,尤其女孩子的情况更严重。
不少女孩儿早婚早育,后半生便扎根在偏远山区了。
余燕恰目睹了身边朋友的辍学,也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压力。
她一直没丢掉读书的心,明白自己得不断学习,才能改变生活,才能摆脱山里的困局,才能见识更宽广的世界。
由于小学基础薄弱,余燕恰的语文和英语成绩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学。
为了弥补差距,她利用周末时间到州图书馆自习,阅读各种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英语学习方面,她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老师,这位老师利用晚自习时间免费为她和其他几个基础薄弱的学生补课,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经过不懈努力,2018年,余燕以568分的优异成绩,成功进入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了布腊村近十年来的首位大学生。
带着满腔希望与关爱,重返故乡的怀抱,投身于那片深山之中。
大学毕业后,余燕恰经过深思熟虑,她毅然决定回到怒江州人民医院工作,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家乡的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她的选择又成了媒体的焦点,一堆记者都跑来想问个究竟。
面对镜头,余燕恰坦言,她希望通过这些采访,让更多的人了解她的家乡,了解云南怒江这片美丽的土地。
她深知,家乡的发展离不开外界的关注和支持,而她愿意成为家乡的代言人,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恩。
余燕恰的感恩之心,源于她一路走来所遇到的那些帮助过她的人。
从爱心人士的资助,到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再到政府的扶持政策,都让她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余燕回到老家后,在怒江州人民医院开始了自己的医务工作生涯。
往后日子,她会看到家乡变化更多,她也打算继续用青春和劲头为家乡出力。
和她一起长大的那些溜索伙伴们,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着家乡。
她的好友霜晚秋,在大三时就找到了一份摄像助理的实习工作,跟随纪录片团队拍摄云南的风土人情,用镜头记录家乡的美丽,也用自己的方式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余春花姑娘经过努力考上了专升本,现在在马吉乡卫生院当护士,照顾着家乡人的健康。
还有余丽芳,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县城,从事自然资源保护工作,为家乡的生态环境建设贡献力量。
他们为什么都选择回到怒江?
余燕恰说出了藏在她心底的答案:她爱家乡,爱那冬春之交的怒江,那时候的怒江不再奔腾咆哮,而是展现出深邃宁静的一面,像极了家乡的大山,曾经阻碍人们视野的大山,如今却成了孩子们梦牵魂萦的地方。
信息来源:2024-12-12怒江州融媒体中心《【视频】我与自治州共成长 | “溜索女孩”余燕恰:飞过怒江的燕子》
03.如今,随着马吉乡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溜索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
曾经晃动在怒江两岸的钢索,如今已被宽阔的马路所取代。
那座充满希望的心形桥梁,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成了大家记忆中的一道风景。
那些曾经的溜索小将们,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为家乡的发展贡献着力量,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知识改变命运”的真谛。
信息来源:2022-07-11人民网《“溜索女孩”大学毕业!这次,她选择为别人“打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