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这些都是蛇?

探文化古今 2024-12-22 16:12:50

啊~啊~啊~西湖美景~三月天呐~你能完整读出这句话吗?反正小探君不能。一读就唱出来了。马上要到蛇年了,让我们来看看世界各地的蛇文化吧!

三星堆蛇形青铜器

高能预警:本期蛇形文物有一些较为逼真,害怕蛇的观众请点赞后速速撤离!!!

01

东方蛇-明明是祥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纹样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吉祥纹样之一。它既有神的特性和神秘,又是龙的前身,具有丰富的吉祥内涵和文化寓意。无论是在殿堂壁画、廊柱雕刻、还是在小说戏剧、古代神话、服饰纹样中都能领略到蛇的风姿。

鱼蛇纹大陶盆二里头文化(约公元前1750~公元前153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中国考古博物馆藏

中国人对蛇的尊崇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在上古创世神话传说中有很多关于人们尊蛇为始祖神,信仰蛇神的故事。《山海经》中很多神仙人物都与蛇相关:或自身是人蛇形象、或坐骑是蛇,或部下为蛇等,从开天辟地的盘古到人类始祖女娲、伏羲、轩辕黄帝等均“人首蛇身”形象;尧母庆都与赤蛇合婚生尧;夏为龙族,夏后氏蛇身人首……蛇具有神圣不可亵渎的内涵。

伏羲女娲麻布画

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古代神话形象的发展一般都经历过兽形→半兽半人形→人形的阶段。这类蛇神的出现,应是在兽形神到半兽半人形神的发展过程中。那时,先民生存于险恶的自然条件中,蛇是他们凶恶的敌人。蛇凶残狡猾,它没有四肢,却能飞快地爬行,身上鳞片组成的花纹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却又冷又滑,极难逮住。这一切都给人以不可理解的怪异印象。于是,蛇在先民的心目中逐渐被神化了。

商 父乙觥

上海博物馆藏

西汉 滇王金印

首都博物馆藏

西汉 鎏金蛇头铜剑柄

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

汉代-魏晋南北朝 铜鎏金蛇

战国 盘蛇形鼓座山西博物院藏

春秋晚期 蟠龙鼓座

上海博物馆藏

商代前期 玉蛇形饰

湖北武汉黄陂盘龙城李家嘴3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西周 龙蛇纹铜钺

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出土

中国考古博物馆藏

西周 龙形铜环饰山西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春秋 人首蛇身形玉饰

河南光山宝相寺黄君孟夫妇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战国 琉璃釉盘蛇玲珑球形器

鸿山遗址邱承墩特大型战国贵族墓出土

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藏

战国 楚 虎座鸟架鼓

湖北省博物馆藏

人类的始祖就是蛇?

从开天辟地的盘古到创始人类的女娲氏,从共工、伏羲到黄帝、炎帝,这些具有至高无上权力并主宰人类命运的统治者都是人面蛇身,都是蛇神。

《山海经》记载中国古代有58个信奉图腾的部落,其中有8个是以蛇为图腾。另外,书中的夸父、大人、载天、延淮等神或人面蛇身,或双手操蛇,或由蛇缠绕。《列子·汤问》中记载愚公移山时就惊动了“操蛇之神”。因而蛇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个很主要的意象——权力。而权力和财富一直是孪生兄弟,所以蛇意象也有的是关于金钱的。

伏羲女娲麻布画

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蛇的别名为富贵,而生活在川黔一带的土家族人则称其为“钱串子”“金串子”。后来保留下来的故事也始终无法脱离这一方面的内容。蛇为主体的图腾神话发展到龙以后,这种象征则更为明显。

蛇头形茎铜剑

西汉 贵州省博物馆

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闽”字为“东南越蛇种”,意思是“闽”是东南百越族的一支,是蛇的后代。清代乾隆周硕勋主修的《潮州府志》载:“青龙庙,庙跨城南大堤,当韩江之冲,神灵素应,常有灵物蜿蜒凭龛次香案间,其色青,是曰青龙。”这些都传达着人们视蛇为图腾的信息。

生殖崇拜?

以蛇作为性的象征,可以前溯至中国母系氏族社会的中晚期,据称大汶口陶器上的蛇形纹饰,江南地区印纹陶上的蛇纹,都有男根的象征涵义。据《路史 ·后纪一》注引《宝椟记》:“帝女游于华胥之渊,感蛇而孕,十三年生庖牺。”所谓感蛇而孕,是与某男子交媾而孕。

陶堆塑龙蛇纹透底器

夏 1992年二里头遗址出土二里头遗址博物馆藏

台湾高山族的溯源神话云:“昔有二灵蛇所产之卵中生出人类”此即源于以蛇为象征的男根崇拜。而以蛇为性的象征是带有世界性的原始观念,它是人们对于自身的繁衍充满着极大的神秘感和不解。

志怪故事

从古到今,关于蛇的志怪故事也不少。《博物志·卷七·异闻》就有“蛇挡晋文公道而死”;《搜神后记·卷十》有虬塘和斫雷公二则故事,这里的虬塘祷之即雨,蛇以呼叫雷公和人作对;《拾遗记·卷一·虞舜》有“蛇以尾叩天求雨”。

元《白蛇传》戏曲人物枕

与之相对应的,《博物志·卷三·异闻》有一则故事是见六足四翼蛇而天下大旱等等,蛇体现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

须佐之男斩蛇

东方除了中国,我们的近邻日本也有关于蛇的神话故事,那就是须佐之男命斩蛇。这一则神话出自 《古事记》(712年)和 《日本书记》(720 年),讲述 “三贵子”之一须佐之男命的故事。须佐之男命被姐姐天照大神逐出高天原后,来到出云国肥河上名为 “鸟发”的地方,斩杀八岐大蛇,迎娶国神之女,统治出云地区。

江户时代 大蛇系列

歌川芳艳浮世绘

中日学者的研究表明,日本神话中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却源于中国志怪传说 《李寄斩蛇》。其中一些学者还认为,此则斩蛇神话是中国斩蛇神话群的日本分支。实际上,此则日本斩蛇神话与中国斩蛇传说不仅在表层结构上表现出同一故事模式,而且在深层结构上皆具有 “杀蛇为王”的政治原型。

江户时代 大蛇系列

歌川芳艳浮世绘

这种相似性并非出于偶然,而是日本神话编撰者有意识地借用中国 “杀蛇为王”的神话结构,以完成日本本土政权建设的神话表达。

02

西方蛇-嘶~斯内克~

在西方文化里,蛇因其冷冰冰的外表,丑陋的三角头型,诡秘的行踪,出没于黑暗角落,而成了邪恶、残酷、魔鬼的代言人。

阿兹特克双头蛇

15-16世纪 大英博物馆藏

为什么在东方文化源头享受崇高地位的蛇在西方文化语境中成了人们深恶痛绝的对象呢? 在西方文化的发展源头即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传说中,蛇频频扮演不光彩的角色。我们还需要追溯到对西方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基督教圣典 《圣经》(Holy Bible)。 《创世纪》对蛇的描写:

“Now the serpent was more crafty than any of the wild animals the LORD God hadmade.He said to the woman.”

可见蛇比之其他生物的狡猾。正是这条狡猾的蛇,亦即魔鬼撒旦的化身,欺骗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 引诱他们偷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the forbidden fruit), 违背了上帝的意志, 犯了原罪(original sin),从此人类被上帝逐出伊甸园,开始漫长的苦难历程。

蛇形棺材

公元前664年至公元前332年间 卢浮宫藏

而所有这些始作俑者蛇也遭到了上帝的惩罚:

“You willcrawl on your belly and you will eat dust all the days of yourlife.”

蛇将人类带向了黑暗和苦难,成了魔鬼的使者,理所

当然遭到诅咒和唾弃。作为世界上传播范围最广的宗教,基督教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圣经》对蛇的定义决定了蛇在西方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夏娃被蛇引诱

欧仁·德拉克洛瓦 卢浮宫藏

后来在西方文化的逐渐传播、演化和发展的漫长的过程中,蛇的形象才逐步演变,如希伯来谚语说:“Be wise as serpents; gentle as doves.”(明智如蛇,温柔如鸽)赋予了蛇聪明、智慧的象征意义。

墨丘利(即赫尔墨斯)青铜小雕像(手持双蛇杖)

公元1世纪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

而在古希腊神话里,蛇的角色稍微正面一些。希腊神话中,蛇扮演象征生命的重要角色,常代表疗愈、死亡与重生。

在这个象征体系中,蛇与土壤以及从土壤中溢流出的水有关,这使蛇具有了不朽的意义,也因此代表着大地所蕴含的生命力。最显著的象征,便是希腊神话中的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和商神赫尔墨斯。

阿斯克勒庇俄斯雕像,反拄着蛇杖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

古希腊将阿斯克勒庇俄斯尊为医疗之神,其代表符号是持有两条蛇相盘绕的杖。蛇,代表着一种神圣的动物,蛇蜕皮象征重生、生殖、疗愈与地底深处所释放的力量。事实上,希腊人相信,只要睡在供奉阿斯克勒庇俄斯的祭坛上,就可以治愈任何疾病。

维多利亚时期 商神(赫尔墨斯)杖胸针

在19世纪家喻户晓的格林童话《蛇的三片叶子》里,蛇衔来的三片叶子也奇迹般地让公主起死回生。这说明了蛇在西方文化中疗愈与重生的象征意义,而这种文化意义的赋予,受神话传说影响至深。

拉美西斯二世胸饰

公元前1279年至公元前1213年间

藏于卢浮宫叙利馆642厅

而在埃及神话里蛇也被称为人类的保护神,法老王冠上的蛇标、西底比斯帝王谷墓地盘卷的眼镜蛇形象等都说明了古埃及人对蛇的崇拜。

古罗马双头蛇黄金戒指

庞贝古城出土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

03

东南亚蛇-那伽

离中国较近的地区,东南亚,他们的蛇文化也是由来已久,源远流长。

在印度,蛇类在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印度人崇拜蛇,视蛇为“神”的化身,而眼镜蛇尤受崇敬,被称为“努拉盘布”,即“善蛇”。

在虔诚的印度教教徒眼中,蛇并非动物,而是通人性的灵物,眼镜蛇被认为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湿婆的化身。在克诺索斯宫殿遗址挖掘出的“舞蛇女神”,距今已有3600年。她双手自由伸展,各握着一条蛇,身穿华丽的长褶裙,袒露着胸前的乳房。

克诺索斯宫殿遗址出土的“舞蛇女神”

有人说她是大地之母的化身,象征着欣欣向荣;也有人说蛇的生命力顽强,舞蛇女神代表着不朽的生命:还有人说蛇的繁殖能力强,舞蛇女神能使子孙昌盛,人口繁茂。

除了印度之外,泰国蛇神崇拜文化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 1000-2000 年前移民至湄公河岸的南印度文明。当时,南印度人信仰的婆罗门教神话故事中,经常提及一种名叫“那伽”(NAGA)的半蛇半人蛇神,中文谐音译为“那伽”或“娜迦”。“那伽”最初由梵文音译而来。受印度影响,泰国也有蛇崇拜,但本土将大蛇称为“帕亚纳”(Phaya nak)。

泰国“娜迦护佛”坐像与浮雕

那伽闹海的故事属于民间口头叙事文学,缘起于大城被淹的传说。人民给这种自然现象赋予民间鬼神信仰的色彩,借那伽神的威力强调民间信仰的理念,揭示出缺乏品德者将会受到惩罚的道理,并告诫大家弃恶从善,以道德训诫的方式来防止社会混乱。在泰国湄

公河沿岸居民的想象中,那伽是作为超自然的存在,能布云施雨,是五谷丰登的象征。

04

中美洲-羽蛇神

玛雅文化中,蛇又变换了另一副面孔。在尤卡坦玛雅语中,kuk解作“羽毛”,其形容词后缀为“-ul”即成了“kukul”(羽毛的),加上can(蛇),合起来就是“羽蛇”的意思。

除了“Kukulkan”,羽蛇神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是“Quetzalcoatl”(魁札尔科亚特尔)。它是玛雅信仰的重要象征,同时也是现实世界与神衹、生者与亡者之间的沟通渠道。

奇琴伊察库库尔坎(羽蛇神)金字塔

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美洲大城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众神诞生之地”)就开始供奉祂。羽蛇神(幻象蛇)是让世界成形、并创造人类的13大玛雅主神之一。蛇的确备受尊敬,难怪中美洲的主神魁札尔科亚特尔是以羽蛇的形象现身。事实上,这个名字本身就有“美丽的蛇”之意。

羽蛇神金字塔西面的部分装饰

幻象蛇源自玛雅早期神话,位于灵性世界树的中心。不止一则神话故事提到,大蛇是太阳,星辰等天体攀越天空的阶梯。另一方面蛇定期蜕皮的特征,使之成为象征转化的理想生物,这一过程常与更新和重生联系在一起。蛇在玛雅神话中以多种形式出现,被认为是通向其他宇宙之境的载体。

Xochicalco遗址的羽蛇金字塔浅浮雕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