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为臧天朔是个不会认输的人,直到看见他生命最后时光里的样子。
从一个意气风发的摇滚少年,到沉默寡言的癌症患者,这个曾经在舞台上呐喊"朋友一生一起走"的男人,最终选择了独自面对生命的谢幕。
1981年,臧天朔带着一把钢琴来到北京。那时的他,眼里闪烁着对音乐的渴望。在北京歌剧院做伴奏时,他的琴声如流水般清澈。在舞蹈学院陪练时,他的节奏又能完美配合舞者的每个动作。
1983年成为分水岭。加入不倒翁乐队后,他开始接触摇滚乐。排练室里,他常常抱着笔记本记录灵感,一有想法就跳到钢琴前即兴演奏。队友们都说,这家伙对音乐有种近乎偏执的专注。
写歌时的臧天朔很有意思。他会把古典钢琴的细腻融入摇滚的狂放,创造出独特的声音。《心的祈祷》《朋友》《分别的时候》,这些歌里都能听出他对生活的热爱。
转折发生在2002年。他和朋友孙宝和开了"朋友迪吧"。开业之初生意红火,他还会即兴登台献唱。谁知道这家酒吧后来会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
2003年那场酒吧血案,让臧天朔付出了六年自由的代价。为了义气包庇朋友,他锒铛入狱。恩义两难的抉择下,他选择了重情重义,这很臧天朔。
出狱后,他像变了个人。话越来越少,眼神也不再明亮。直到查出肝癌晚期,他更是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
朋友圈里都说,生病后的臧天朔拒绝任何探望。电话打过去,他只是简短应答几句就挂断。那个曾经写下"朋友一生一起走"的人,在生命最后时刻选择了独自面对。
2018年9月28日,臧天朔离世,年仅54岁。追悼会上,崔健、尹相杰、丁武都来送别。有歌迷专程从外地赶来,只为再听一次《朋友》。
讽刺的是,他走后,妻子李梅和母亲张继诚为一套房子对簿公堂。这个用音乐传递温暖的人,临终前和离世后都笼罩在孤独里。
回看臧天朔的一生:20岁闯荡北京,30岁创作《朋友》,40岁锒铛入狱,50岁癌症缠身。他像一个矛盾体,台上光芒万丈,台下独自承受。在那些无人知晓的时刻,不知他是否也会唱起自己写的《朋友》,回忆那些相知相守的岁月。我时常想,臧天朔最后的独处,是不是一种自我救赎?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选择独自面对,或许是不忍心让朋友们看到自己的脆弱。就像他的歌里唱的:"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