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朱祐樘执政的时期被人称之为“弘治中兴”,是明朝几百最好的时期之一。这个时代明朝国力逐渐恢复,政治上比较清明,社会经济繁荣发达,有了欣欣向荣的气象。然而这个时代也不是没有问题的,其中军事上的保守和孱弱就被后世学者所批评。其实明孝宗朱祐樘对这方面的问题也非常清楚,一度打算起用明宪宗朱见深时期的名将王越,以改变军事上内外交困的弊端。然而他的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六部群臣的强烈反对。虽然后来在多方协调下,王越重新成为三边总督,但至死他都没有回到朝廷,实在是令人惋惜。
从史书记载来看,弘治年间的明朝朝廷在军事和对外战争的表现的确不让人满意。由于明宪宗朱见深末年宠信以万安、梁芳等人为首的奸佞集团,导致明朝军事兵备驰废,对外军事斗争逐渐落入下风。虽然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后起用兵部尚书马文升整顿军务,但得到的效果非常有限。在此期间吐鲁番和蒙古鞑靼部不断的侵虐明朝西北边疆,严重的边患搞得朝廷大臣们焦头烂额。尤其是鞑靼小王子达延汗卷土重来,攻掠大同、宣府等军事重镇,直接威胁到京城的安全。为了避免重现北京保卫战的窘迫,朝廷大臣提出重新起用名将王越。
王越是明宪宗朱见深年间的名将,他在收服河套和抵御蒙古鞑靼部侵略的过程中立下大功,是当时的第一名将。王越在明朝的军事史上非常出名,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明朝仅有的三位以文官率军立下战功而封爵的大臣之一。由于王越在成化年间依附于西厂督公汪直,所以随着西厂的裁撤和汪直的失势,他也因此而获罪罢官,失去了继续领军的机会。当时就当时朝廷文武大臣中的军事水平而言,王越是公认的朝野第一。即便是以领军打仗著称的勋贵武臣们,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文官出身的王越,在这方面有着超强的能力。
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后,王越上书朝廷为自己申冤。朱祐樘赦免其罪行,让其致仕回乡。后来王越又因为冤情多次上书朝廷,朱祐樘恢复了其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官衔,并授予其子王春、王时分别为正千户、百户官。弘治九年的时候,由于边关战事告急,朱祐樘欲重新起用王越执掌都察院,却遭到了吏科都给事中季源等官员的反对。不久之后吐鲁番和鞑靼联合攻打明朝,吐鲁番攻打哈密卫,鞑靼达延汗攻打大同、宣府,明朝陷入两面作战的窘境。为了解决燃眉之急,监察御史杨逊、户部办事进士马文盛等上书举荐王越领兵出征。
然而这些合理的建议并没有被朝廷采纳,遭到了以兵部尚书马文升为首的旧官僚集团大臣的阻挠。于是在兵部尚书马文升的操作下,明朝边境的战事久拖不决,不仅哈密卫丢失,而且陕西三边也屡次遭到外敌入侵,边境战局开始失控。为了解决这个危机,吏部尚书屠滽亲自找马文升面谈,再次强烈推荐了王越。屠滽是原吏部尚书耿裕的继任者,和耿裕一样是清流言官出身,是明孝宗朱祐樘亲自任命的吏部天官。他在年轻时受到过王越的照顾,将其提拔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所以与王越的关系极好,非常看好王越出征西北。
吏部尚书是六部之首,虽然当时朱祐樘已经将内阁首辅置于吏部尚书之上,但也是朝廷第二大臣,马文升的顶头上司。屠滽亲自出面,马文升没办法再坚持,只能联名上奏推荐王越。于是明孝宗朱祐樘下诏,王越官复原职,加封太子太保,再次出任三边总制。这是王越第三次出任这个职务,实际上他也是明朝第一个三边总制。他上任后立刻整饬军队,放弃了孱弱的甘肃兵,改用延绥、宁夏两地的兵,向被鞑靼占领的贺兰山发起了攻击。在他的指挥下,明军连战连捷,击破了贺兰山中的鞑靼部大营,收复了贺兰山周围的领土。
此后王越又奉命经略哈密,解决哈密的叛乱和吐鲁番入侵问题。这个问题最早出现在弘治初年,当时吐鲁番速檀阿黑麻入侵哈密,哈密不能抵挡,只能向明朝求救。哈密在元朝覆灭后就归顺了明朝,成为明朝最西边的卫所。此地是回回、畏兀儿等族的聚居地,明朝在此册封了忠顺王、忠义王。明宪宗成化末年,明朝军事驰废,对于入侵的吐鲁番不敢反击,让对方得寸进尺。弘治元年,刚即位的朱祐樘忙着处理朝廷奸佞集团,顾不上遥远的哈密卫。于是吐鲁番便乘机攻取哈密,杀死了忠顺王罕慎,势力越来越大。
弘治六年的时候,吐鲁番又擒拿了忠顺王陕巴,首领阿黑麻自立为可汗,不断侵占明朝的领土。当时的兵部尚书马文升讲究慎战,说白了就是畏敌如虎,不敢派军队主动出击,让对方的势力不可控制。后来眼看对方势力越来越大,几乎达到打了嘉峪关,朝廷中出现了声音,提出放弃哈密卫和嘉峪关以西的土地,回缩守卫嘉峪关。这样办法是明孝宗朱祐樘不能接受的,所以他推动重新起用王越整饬三边,对入侵的吐鲁番、蒙古鞑靼部展开反击。王越在贺兰山大破鞑靼后,名声再次威震西域,入侵的各部军队开始回缩。
马文升趁机派罕东卫联合蒙古赤斤各部攻打哈密,吐鲁番见明军势大,便弃城而走,明军重新占领哈密,这也成为当时马文升最大的战绩。吐鲁番部撤退后不久,就遭到了来自中亚的乌兹别克汗国的入侵。吐鲁番首领阿黑麻援助弟弟马哈木,结果兄弟两人双双被俘。阿黑麻被俘后气愤而死,马哈木则投靠了乌兹别克汗国,成为吐鲁番的新首领。他上任后主动向明朝提出和解,释放了被阿黑麻抓捕的哈密忠顺王陕巴。面对这种情况,王越上书反驳了朝廷中放弃哈密的言论,并提出在哈密恢复旧制,重新册封忠顺王和赏赐怀柔诸部的建议。
明孝宗朱祐樘听从了王越的建议,在剿抚并用的措施下,明军很快平定了哈密周边的乱局,不但哈密主要的三大部族回回、畏兀儿、哈剌灰,甚至蒙古的赤斤、罕东、小秃列、乜克力诸部都支持明朝对哈密的统治。由于哈密乱军被平定,而王越又镇守三边,让鞑靼部达延汗的战略不得不中止,明朝终于终于从十几年的边境战争中得到了喘息之机。可以说王越的复出,不但一举平定了鞑靼部和吐鲁番的边境入侵,而且扭转了西北和西域战事的局面,让明朝的边境重新安宁下来,这也是自成化年后期以来,明朝军队对外最强硬的一回。
很多分析这段历史的学者都认为,如果明孝宗朱祐樘能提前起用王越,那么这些战事就不会迁延十几年,让人从哈密打到嘉峪关,甚至大同和宣府都屡次遭到入侵,实在是狼狈不堪。从史书记载来看,其实朱祐樘也是想提前起用王越的,但朝廷中阻碍王越复职的呼声太高了,这让刚即位的他有些难以压制。朝廷群臣中王越复职最大的障碍就是兵部尚书马文升及其领导的旧官僚集团,他们阻止王越复职的理由,就是王越在成化年间的黑历史。这段历史距离弘治年间不久,当时深受其害的大臣还活着,所以他们对王越非常仇恨。
王越之所以能成为明朝文人中名将的典范,其关键在于汪直对其的提拔。众所周知,明宪宗朱见深为了压制旧官僚集团,提拔了汪直为西厂太监,与旧官僚集团进行了斗争。但汪直只是个太监,掌管的只有御马监和西厂,在斗争之中难以占据上风,所以朱见深就让汪直派太监到军队监军,借此机会掌握兵权。为了掌控军权,并且能够率领军队打仗,汪直提拔了很多文臣出身的将领,王越就是其中的典范。王越和汪直搭档率军与蒙古各部作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打得蒙古军队回缩到了沙漠草原以北。
作为汪直宦官集团的一员,王越不只管着军队,而且还执掌都察院。在汪直排挤和打压旧官僚集团的行动中,不少案子都是都察院配合处理的。因此王越被认为是汪直的重要爪牙,汪直集团的核心人物。尽管王越没有做什么违背朝廷法律的事情,但也成为了旧官僚集团的眼中钉肉中刺。汪直失势后,他的集团垮台,王越也就获罪被贬。朱祐樘重新起用王越,则意味着汪直集团失势的大臣将会回到朝廷。这些大臣回到朝廷,必然对当初打压他们的旧官僚进行政治报复,马文升等人岂能让自己的政敌卷土重来?
除了汪直集团的问题外,王越的战功太显著,资历太老,也是马文升忌惮的原因之一。王越率领明军横扫大漠西域时,马文升当时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出任陕西巡抚。这个官职看起来不小,但距离王越还差两级。当时王越已经以都察院右都御史的职务总督三边军务了,而王越的副手则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项忠。有趣的是,项忠正好是马文升的顶头上司,后来也继任王越的官职出任三边总督,也当过兵部尚书。从这个资格和履历来看,马文升从各方面都拍马比不上王越的。如果让王越回到朝廷,他这个兵部尚书就只能当摆设了。
马文升、项忠、王越都是明宪宗成化年间以文臣领军的典范,但王越的战功和军事能力却不是马文升能比的。如果让王越回来执掌都察院,再兼顾军队政务,马文升在朝廷的话语权将全面丧失,他及其同集团大臣的政治利益会受到严重的挑战。因此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王越回归,甚至不惜拿国家安全冒险,这就是旧官僚集团士大夫们的自私之处。在他们看来,边境的战争和边境人民的痛苦都比不上他们的官位和政治利益。更何况西域和漠南距离京城很远,他们对战争也没有切肤之痛,所以首选的是自己的利益。
好景不长,就在王越平定西北乱局后,京城却出了大事。朱祐樘宠信的太监李广被人弹劾,查出各种贪污腐败,李广畏罪自杀。旧官僚集团趁机便将污水泼在王越身上,说他是李广的同谋。虽然朱祐樘对弹劾奏章压下不发,但也传到了王越耳中。王越一时间怒急攻心,在甘州重病而逝,享年七十三岁。
王越的去世让明军失去了重新振作的机会,朱祐樘对军队的整饬也就嘎然而止。虽然后来他曾多次下令整饬军队,但效果都非常差。明朝军队积弊已久,军备驰废百弊丛生,没有王越这样的名将整饬,军事力量衰弱的局面则难以扭转。虽然后来出现了俞龙戚虎等名将,但军队问题却已经积重难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