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术后6个月复发,多次手术化疗,细胞治疗给患者更好的预后

张明徽的手记 2024-02-22 02:55:18

如果看不明白后续的专业描述,两分钟看完这段文字即可

病情概述

2016年4月,西先生出现肉眼无痛性血尿,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膀胱癌,后立刻行膀胱癌电切手术,术后病理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侵犯固有层(未见肌层),术后分期为 T1N0M0。2016年4月始行比柔比星膀胱灌注至2016年12月。

但是手术并没完全根治,2016年12月、2017年9月多次复发,行膀胱镜下电切术。2017年9月21日病理显示:(膀胱肿物)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可见脉管癌栓,肿瘤侵犯固有层,未累及平滑肌。

2018年初,复查又发现髂血管淋巴转移,予四个周期化疗,方案为:吉西它滨+顺铂。

2019年,复查却发现更加进展,腹膜后、髂血管淋巴结、腰大肌旁结节较前增多增大,考虑转移,西先生只得再次行白蛋白紫杉醇+卡铂6周期化疗。

科普小知识

膀胱癌电切手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简称TURBt,既是膀胱癌主要的诊断方式也是治疗手段,是目前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治疗的金标准。TURBt是采用电切镜,是在膀胱镜基础上增加了切除环,并且高频电外科发生器能够输送切割电流和凝结电流。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是非肌层膀胱癌治疗的金标准,但是将膀胱肿瘤以零碎的方式切除违背了应尽量将癌症肿瘤整块切除的原则。近年来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技术(En-Bloc)在传统电切基础上加以改进,由肿瘤底部开始将肿瘤完整切除,降低了术后复发率。

通过朋友推荐,西先生联系了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明徽教授的团队。张明徽教授在看完西先生的病历后,做出了如下的分析和判断:

1. 患者及时发现了膀胱肿瘤并行根治术,并完成了术后常规化疗,而且幸运的是,临床分期较早。

2. 但病理结果中存在高危因素——“高级别肿瘤”和“脉管癌栓”,传统的手术+化疗方案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复发转移的问题。西先生仅6个月就出现了复发,且两年内经过3次手术和2化疗依然没有控制,后又再次出现了髂血管转移就证明了这一点。多次的治疗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

3.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复发或转移,需要采取之前并未尝试的治疗vNKT免疫细胞治疗针对西先生这样的患者有着独特的优势,不仅可杀灭残余的肿瘤细胞,还可防止游离的癌细胞集结,能有效降低转移复发风险,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对患者友好。

西先生于2020年5月采vNKT免疫细胞治疗,至今已完成26个疗程(截止2023年2月),期间多次复查未见任何明显肿瘤进展征象,总体评价稳定!

影像方面

结论与点评

在两年多的vNKT治疗中,西先生身体况得到明显改善,体重增加1-3KG,自诉春冬季感冒发热较前减少,生活质量俱佳,评分为 92分(前分数84.5)。

西先生在采用vNKT细胞治疗的方法后达到了预期效果,经过了近三年的随访肿瘤未出现任何复发转移,同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对2010年至2019年间在诊治的膀胱癌患者的病历,共计524例。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理分期、手术方式、化疗和放疗等治疗信息,并对患者进行了随访。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探讨各项预后因素的相关性。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放疗和化疗等因素均与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关。Cox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年龄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其中,T分期越高、N分期越大、年龄越大,预后越差。膀胱癌的预后因素复杂多样,但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年龄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1]。

西先生的肿瘤存在“高级别肿瘤”和“脉管癌栓”等多种风险因素,并且首次术后仅6个月就出现了复发,为了获得长期稳定西先生选择了NKT细胞治疗并达到了预期效果。在这个过程中NKT细胞免疫治疗在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并强化免疫系统,从而为患者获得长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Quan J, Zhang W, Yu C, Bai Y, Cui J, Lv J, Zhang Q. Bioinformatic identification of prognostic indicators in bladder cancer. Biomark Med. 2020 Sep;14(13):1243-1254. doi: 10.2217/bmm-2020-0316. Epub 2020 Aug 4. PMID: 3274914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