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和同学合影
1918年,青年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正好遇到中国学生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毛泽东的同学们,诸如蔡和森,萧子升等,都主张赴法留学,理由很简单,就是去国外学习先进知识,回国报效祖国。
当时,除了蔡和森和萧子升,还有其他学校的很多学生,比如周恩来,瞿秋白等,很多很多学生都出国留学,这是因为,他们的老师很多都是留学归来的高材生,比如杨昌济,陈独秀,李大钊等,都在留学海外,现在都是名校赫赫有名的教授。
从那个时代背景来看,出国留学必定有一番大的作为,但奇怪的是,热爱读书,极力主张革命的毛泽东却没有了出国,而是留在了国内,在同学出国那天,他还专门去送给同学们。
那么是因为没钱吗?显然不是,是毛主席自己主张要留下来的。
图 | 1920年8月,毛泽东在上海南市半淞园送别赴法勤工俭学的同学
关于这个原因,毛主席自己曾说过,他说:我们那么多人都要外国去,看所谓的新东西,新道理,研究各种各样的学说,拿回来改造我们的祖国,我觉得我对自己的国家还知道的太少。
其实,毛主席是受到了恩师杨昌济的指导,杨昌济是海外留学的知名教授,他告诉毛泽东,海外的知识无非就那么点,在国内研究本国问题,更为有利。
杨昌济向来注重人才培养,他出国多年,国外到底如何他自然是清楚的,更何况他不可能害自己的学生,而且他极其看重毛泽东。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充分考虑了老师的意见,并经过自己的深刻思考,最后决定留在国内。
坦言说,当时看着同学们都出国,可能有大好前途,但毛泽东还是甘愿留下来,那么,在当时那个黑暗的时代,未来一片迷茫的时代,毛主席到底是怎么想的?
先看毛主席他自己认为的原因,他在1920年给周世钊的信中,说了他自己留在国内的三大好处。
他说,第一,国外的书都是英文他难以辨认,阅读国内的译本方便很多,可以短时间获取到有用的知识。
第二,世界文明分东西流,作为中国人应该先研究自己国家的问题,在研究西方,不能先研究西方,再研究自己的国家。
第三,时间来不及了,现在中国岌岌可危,出国留学好几年,现在不研究自己的国家,以后就来不及了。
从毛主席的信中可以看到,毛主席这三点无论如何,其他人都不可能有这样的思维,尤其是在大浪潮之下。
另外,有人解读,此外从青年毛泽东的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三大原因,说明了毛主席的高瞻远瞩。
首先,毛主席当时并不反对出国留学。得知同学们都要出国留学,毛主席当时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支持同学们出国,在得知遇到经费问题时,他还向章士钊先生借钱,帮助同学们。另外他还告诉同学们,要多去世界各地考察,取长补短,等他们凯旋归来。这说明,毛主席在心里没有丝毫的羡慕和嫉妒,他是经过充分的思想考虑的。
第二点,如同毛主席信中所言,在学习国外的经验时,一定要建立在本国的基础上,毛主席认为,中国学生去国外学习,一定要抱着去“学习新思想”的想法去,而不是随波逐流,跟大众,赶什么“迷”。还要去国外学习比较可靠的东西。就像毛主席在信中说的,一定要先研究中国的制度和问题,再去国外留学,否则就不能改造中国。
第三点,把中国的国情当做重点调查。毛主席留在国内后,着手开始阅读大量的书籍,尤其是到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后,开始孜孜不倦,挑灯夜读。离开北大后,他多次回到长沙做调查,用几年的时间多调查,下大功夫,有人问他要不要出国,他说“暂时不出国”“不想现在去欧洲”。
由此可见,在当时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下,毛主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把研究中国的国情当做首要任务,这对毛主席日后开展革命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他日后领导红军开展游击战奠定了伟大的基础。
当年那群苏联留学的学子,比如博古上位后,支持阵地战,堡垒战,但是根本不考虑中国的国情,没有制空权,挡不住敌人的飞机大炮,陷入了被动。
这就是他们和毛主席的根本区别,用现在话说,可以读书,但不能当书呆子。
回头看,毛主席当年说,先了解中国,再出国留学。但是革命工作等不及,毛主席义无反顾地投入革命工作后,已经没有机会再去国外了。或许对于这点,毛主席也有过后悔,但他心里装着的永远是中国劳苦大众,出国对他而言,已不是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