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志愿军当军长,申请回国,多年后所在部队撤回国,继续当军长

吧唧吧唧聊 2024-11-06 13:22:34

1954年,南京军事学院成立战役系,该系招收军以上职务的将领。在52位将领中,最低职务是正军职,最高职务是兵团职务。

相比其他学员来说,丁盛比较特殊,当时身在朝鲜,按说应该以前线为重,怎么还申请回国学习呢?

实际上,朝鲜战争从1953年就签订停战协议,丁盛在1953年被抽调,率领新番号54军挺进前线。

54军的前身是四野44军一个师和45军两个师组建而来,从两支部队各取一个数字组建新番号部队。番号虽然新,战斗力不减。在朝鲜战场上,划归杨勇指挥的20兵团序列,参加金城反击战。此战结束后,签订停战协议。

志愿军部队开始分批撤回国,但也考虑到战后问题,还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帮助当地重建等工作。54军是驻守的部队之一,任务不重,就是建营房、工事等,防止敌人再度发起战事。虽然他们不在国内,但也开始学习苏联建军的一套理论。

对于正规化,大家都很生疏,很多人不会,也在前线学习、训练部队等。

因为几乎没有战事了,驻朝的部队首长也会时不时回国,丁盛曾经在威海参加一个大规模的演习。那些作战方面的情况都是根据苏军军事学术编制,丁盛等一众干部尽管打仗几十年,可也有很多东西没有见过,也感受到差距,内心是渴望学习的。

当时,志愿军司令是杨勇,政委是王平,回到朝鲜后给他们提出希望到军事学院学习的想法。理由很充分,现在留下也没什么事,而且看几次演习,自己对那些都不会,将来在新形势下作战怎么行。对于他的要求,志愿军首长同意了,这才放行。

丁盛离开54军,但54军依然留在朝鲜担负驻守任务。他走后,欧阳家祥代军长。

进入军事学院战役系学制3年,而且是脱产学习。他报到后,就从最简单的学习,削铅笔、打电话、画地图。对于这些或许不用学,不行,需要按照苏联的那一套程序来,削铅笔这样的事情,怎么还需要上手吗,不是有参谋长吗,不行!必行自己动手削,而且还画地图。这些军事干部一开始有抵触情绪,过去这些都是参谋长负责。

1957年,战役系毕业,很多将领都被重新安排工作,但他依然要回到54军担任军长。因为代军长欧阳家祥调任20兵团参谋长,军长一职空缺,正好他也毕业了,在54军的威望和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继续担任军长也符合他的级别,军领导班子也有大变动,赵文进任副军长兼参谋长,韦统泰任副军长,汪易任副政委。

1958年,在朝鲜的部队全部撤回国内,丁盛率领54军到西南地区,第二年奉命开赴西藏平叛,后参加对印自卫反击战。1964年,被调离54军去了新疆建设生产兵团任职。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