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带来大航海时代,圣经中的香料也一样令世界格局大变|文史宴

文史宴说 2024-08-01 23:43:40

文/平沙无垠

从阿拉伯半岛向地中海输送乳香和没药的乳香之路,在上古时代成就了纳巴泰古国的奇迹佩特拉古城,中古时代则促进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其历史影响比之胡椒带来的大航海时代不遑多让。

请输入标题 bcdef

本文欢迎转载。

最近从事古典时代药学著作《药材志》(De Materia Medica,或翻译成《论药物》《药材全书》)一书的翻译,发觉《圣经》里提到的许多动植物,亦有药用价值。

这本书的作者,是公元1世纪古罗马时代医生迪奥斯科里德斯(Dioscorides),此人生活年代大概与使徒保罗相近,跟保罗一样也生于乞里乞亚地区,不过他是希腊人而非犹太人。

我想到日本江户时代儒者细井徇为了展现古代经典中的动植物,撰写了《诗经名物图解》一书,我也想为《圣经》做一点类似的工作。我论述的仅仅是《圣经》提及植物的与药物相关内容。

东方博士的奇妙礼物

这一篇我要讲的,是乳香与没([mò])药。将其并列的原因,一是它们同为树脂,还既是药物也是香料,二是《圣经》中不止一次将二者并列。

其中最有名的一次,就在《马太福音》的记录中,东方来的几位博士,因为看到伯利恒方向的天空上有一颗大星,就向那里赶去,寻见约瑟与玛利亚夫妇后,送给婴儿耶稣一个宝盒,里面装着三件礼物:黄金、乳香与没药。

希律王曾经召唤过这几位博士询问基督将生在何处,但送过礼物后,博士们在梦中被上帝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大概是帕提亚帝国(安息))去了。

后人将这几位博士统称为“东方三博士”,是因为他们给婴儿耶稣送了三件礼物,但实际上不知几人。

对博士的称呼magi,是拉丁文中对祆教(英:Zoroastrianism,波斯:مزدیسنا,也称拜火教,或音译为琐罗亚斯德教)教士称谓的复数格式,这个词的单数为magus,来源于波斯语,本意为“从神那里得到恩惠或恩施的人”,今人将此称谓一般译为“麻葛”,唐代文献中称之为“穆护”,这一词汇后来又演变为“术士、占星家、魔术师”等含义。

《三博士朝圣》

达·芬奇绘

后世的解经家,赋予了博士们的三件礼物以不同的含义:黄金不怕火炼,代表宝贵的信心;乳香可去除臭秽,代表虔诚的祈祷;没药有防腐作用,代表受苦的心智。

这种类比,与三件礼物不同的特性有关,尤其是乳香与没药的香料功能。其实,乳香与没药在《圣经》的其他章节的记录中,也扮演着香料的角色。

《创世纪》中,犹大与众兄弟要把少年约瑟卖给米甸来的以实玛利人商队,商队往埃及售卖的货物中,就有基列产的乳香与没药;

后来以色列(雅各)遇见埃及来的使者后,吩咐儿子们:“可以将这地土产中最好的乳香、蜂蜜、香料、没药、榧子、杏仁(实为扁桃仁(巴旦木)),都取一点收在器具里,带下去送给那人作礼物”,收这礼物的人,就是此时已经当上了埃及宰相的约瑟,虽然他爸爸认为这个儿子已经死了;

《雅歌》中提到,人们用乳香与没药给新娘的轿子(“所罗门的轿子”,一种人抬的卧榻)熏香,男子(“良人”)还把同新妇进洞房比作“我要往没药山和乳香冈去”,这是为了体验新妇身上香喷喷的气味与行房的快感;

《以西结书》提到犹大与以色列南北二国的人,用米匿的麦子、饼、蜜、油、乳香,同推罗人做以物易物的贸易,归根结底还是因二国缺少良港,海运不发达,需要从推罗人那里交换地中海海洋贸易得来的海外商品。

再来看看这两味药物的植物特性,乳香,是橄榄科乳香属植物乳香树渗出的树脂,最好的乳香品种呈白色,形状浑圆好似乳头,内含脂肪。

而没药则是橄榄科没药属植物地丁树(又名没药树)或哈地丁树的树脂,最好的品种呈淡绿色而透明,次一些的则呈黑色而干燥。没药所出的植物植株多刺,所以采集者一般会切开没药树的棘刺对其加以收集。

这两种植物都主要产于红海沿岸地区,红海东岸的居民,为了把乳香没药等香料运送到地中海沿岸,还开辟了一条起于阿曼与也门,终到加沙,再通过地中海海路转运到欧洲与小亚细亚的交通线。

这条主要沿红海边缘行进的陆路交通线,即是大名鼎鼎的“乳香之路”(Frankincense Routes)。

2000年,乳香之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再来看一看二者的用途。在宗教意义方面,它们主要作为香料,起到敬神的作用,用来熏香或者与其他香料混合作为祭品(不用焚烧)均可。

人也可用它们来熏香,如上面提到《雅歌》的记述中,新妇和她所乘的轿子,都用乳香和没药熏香。

在药用方面,二者外敷,均有温热、止痛、消肿与祛除溃疡的作用。

乳香因为香气更浓郁,所以应用更为广泛,可制成无需焚烧的香剂或加入药剂中起润滑与扩散作用。

乳香的止痛作用也很显著,所以在旧约时代,人们把乳香当成了万灵药,如《耶利米书》中所言:“在基列岂没有乳香呢?在那里岂没有医生呢?我百姓为何不得痊愈呢?”

不过相较而言,没药止痛效果更强一点,所以耶稣上十字架前,押送他的兵丁们会拿没药调和过的酒给耶稣喝(或作“用五倍子调和的酒”,五倍子也有止痛作用),为的就是让他受刑时减少一点痛苦,不过耶稣拒绝了。

没药还有防腐作用,古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时,取出内脏后,在体内塞入的香料中,就有没药。

《约翰福音》记录,耶稣受难以后,曾与耶稣探讨重生的尼哥底母,“带着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他带这么多香料,不仅仅是为了给耶稣收尸后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还有贿赂官长索回耶稣尸体的目的。

不过《药材志》一书中,还把乳香的树皮、从乳香中挤压而出的脂质与精油以及乳香和没药煅烧后所得的烟灰也纳入药物之中,这些产物的药效都与原初药材的药效差不多,只是乳香的脂质更适于清除内脏淤毒与妇科疾病。

不过古代应用天然药物的中医,看到把这两味远道而来的名贵香料药材这般应用,恐怕都会大吃一惊,毕竟把它们又是挤压又是烧灰的,真是太浪费了。不过中医传统的本草典籍中,也倾向于将两味药材并用,起活血化瘀之功,亦可用于治疗外伤。

总的来看,乳香与没药,作为药物,都有温热止痛止血的功效。乳香与没药还因馨香之气被人喜爱,所以既有娱人作用,又有敬神作用,还有经济价值,成就了“乳香之路”这条交通路线,确实,都是非同凡响的事物。

乳香的来源(乳香树)

没药的来源地丁树(没药树)

众香之首,好似帐幕

这一节要说的是沉香,中国古人把沉香视为众香之首,《圣经》中也不止一次提及这种香料,当然,它也具备药用价值。

《圣经》中第一次提及沉香,是在《民数记》中,摩押王巴勒要召唤巴兰这位有预言大能的人物,诅咒摩西麾下的以色列人,而巴兰远远窥见以色列人的帐幕,反倒夸赞起来,说“雅各啊,你的帐棚何等华美!以色列啊,你的帐幕何其华丽!如接连的山谷,如河旁的园子,如耶和华所栽的沉香树。”

这里所说的“沉香树”,当是瑞香科沉香属或拟沉香属的某一种植物,它所出的香料,即是所谓沉香。这类植物都是小乔木或灌木,外形确实好似帐幕。

中国产沉香所出的树木白木香树

瑞香科沉香属乔木

沉香有很好的熏香作用,所以《诗篇》中,会这样称赞上帝:“你的衣服都有没药、沉香、肉桂的香气;象牙宫中有丝弦乐器的声音使你欢喜。”(《诗篇》45:8)

《箴言》中把种种使人偏离神的真道的事物比作淫妇,这淫妇诱惑少年人的手段,就包括“用没药、沉香、桂皮熏了我的榻。”(《箴言》7:17)

到了新约时代,尼哥底姆去为耶稣收尸时,携带的香料,也包含沉香,这主要也是为耶稣的尸体做防腐处理。

沉香这种香料,在中文中如此得名,是因为其入水后不会漂浮在水面,而是会沉下去或半沉。

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解释:“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半沉者为栈香,不沉者为黄熟香。《南越志》言交州人称为蜜香,谓其气如蜜脾也。梵书名阿迦卢香。”

古代中国也像中东地区一样,十分重视这种香料。中国古人列举名贵香料,会举出“沉檀龙麝”四种,即沉香、檀香、龙脑香(或龙涎香,即抹香鲸排出的肠内分泌物)、麝香,居于首位者,即是沉香。

南朝刘宋时期的范晔,曾撰有一部讲述制作熏香的《和香方》,但可惜本书只有序言遗存至今。

在这一则序言中,范晔列举了诸多香料,来类比同时的朝中人物,他觉得其他香料都有不堪之处,也恰如其他人物的缺陷与不足,唯有他用来比拟自己的沉香“沉实易和,盈斤无伤”,这一是形容自己气度平和,二是称赞沉香为众香中之最俊。

沉香的主要产地,一在于外约旦地区(今约旦王国境内),巴兰称赞的沉香树,大概就是这一地区所出的,因为迦南地并无这种植物。二在于我国华南地区至中南半岛,范晔夸赞的沉香,大概出于这个地区。

沉香作为香料,可供室内熏香,也可随身携带,均有祛除异味的功效。在药用方面,迪奥斯科里德斯认为,含漱或口服沉香,可祛除口中异味,将其粉末洒在身上,也有祛除异味的功效。

饮用沉香根部制成的汤剂,可治疗胃肠疾病与咳嗽。传统中医则倾向于将沉香研末后冲服,用于治疗腹胀、胃寒、哮症、心神不定与小便不通这类疾病。

沉香虽然这般用途多多且惹人怜爱,但沉香树要结出这种香料,可要受尽折磨。

因为它不是沉香树在正常状态下的产物,而是沉香树因受到虫蛀或真菌侵入,为了保护受伤部位而分泌出来的树脂,而且入药或用于制备香料的沉香,都出自于沉香的心材,入药后一般呈黑色块状。

人类为了获得这种宝贵的香料兼药物,就要让沉香树受很大的罪,真是来之不易。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沉香这种香料兼药材,可以与动物药材中的牛黄和狗宝相对比一下,毕竟后两者的来源,都是动物的胆结石,人们为了获取这些药材,也要让动物受很大的苦。

总的看来,沉香是一种来之不易的药物,它所出的树木形态美观,好似帐幕,香料形成,还要树木经虫蛀或霉变之苦,实在来之不易。

但沉香对人确有很大帮助,在熏香和药用方面都很有价值,无愧于“众香之首”的名号。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