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发展的尽头,很有可能是走美国的老路,去工业化。

孟莉服评商业 2024-10-28 17:39:04
导读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东方大国一度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但背后却隐藏着去工业化的风险和对外依赖的危机。深刻分析了这种局面对国家经济安全感的影响,特别是在贸易战与新冠疫情的双重冲击下,东方大国该如何寻找新的出路?这背后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复杂局面的真相。

东方大国的困境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东方大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工厂,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产品,都可能有着“东方大国制造”的身影。然而在现代工业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和危机。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许多国家都出现了工业的去化现象,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美国。曾经辉煌无比的美国,如今在世界贸易中却已经变成了“赤字王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这是因为随着工业的发展,原先在美国本土就能完成的生产过程,如今都转移到了海外,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无疑就是东方大国。

然而面对如今的情况,东方大国也逐渐发现了自己面临的危机,那就是去工业化。

如果工业发展过快过猛,去工业化带来的后果无疑将是灾难性的,东方大国也不想像美国那样,最终沦为全球贸易中最大的“赤字王国”。

安全感缺失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最基本的国家安全感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军事安全感,一种就是经济安全感。

而现在随着东方大国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要保证自己经济安全感的重点也将会发生变化。

一旦工业发展过快过猛,东方大国将失去工业基础,到时候谁也不知道自己会面临怎样的境地。

被动接受

说到底东方大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工厂,并不是因为自身拥有多么强大的技术和生产力,而是因为被动接受了这个角色。

由于历史原因,在现代工业刚刚兴起的时候,东方大国只能充当欧美国家商品加工和组装的角色。

并且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了如今,尽管在技术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绝大多数商品生产和销售依然都是被动接受。

而这种局面也将导致东方大国缺乏独立进行商品生产和销售的能力,一旦没有了足够多的外来订单支撑,经济形势很可能会一落千丈。

依赖欧美市场

目前绝大多数东方大国生产出来的商品,最终都会销往欧美市场。而欧美国家所生产出来的商品也会销往东方大国。

这样一来双方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互相依存、互惠互利的关系,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发生变化。

恐怖之处

如果说到现在让人感到最恐怖的事情,那非欧美国家和东方大国之间贸易战下来脱离联系不可了。

虽然目前双方之间依然还有着强大的经济联系,并没有到彻底分离的地步,但是以现在两者之间关系的发展态势来看,未来发生也并非不可能。

而一旦真正发生起来双方之间的经济战争,东方大国将会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一个相当强大的存在。

贸易战后果

如果说到现在贸易战对于东方大国经济形势产生影响最为直接的话,那非新疆棉花事件莫属了。

可以说几乎是在新疆棉花事件之后,欧美国家对于东方大国市场进行了全面封锁。而面对如此情况下,东方大国也只能硬着头皮咬牙坚持下去。

但是东方大国终究不可能永远这样硬撑下去,随着内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完善,东方大国也正在逐渐摆脱对外贸易市场过度依赖。

谁还需要谁

如果说到欧美市场对于东方大国市场地位最为直接影响的话,那非新冠疫情蔓延所带来的连锁反应莫属了。

虽然欧美国家疫苗研制取得阶段性胜利,并开始对内部进行接种。但是在接种率上却无法和东方大国等东方国家相提并论。

如果再加上接下来各个国家接种后出现的问题和新冠变种病毒肆虐等原因,那么在不久后内需市场逐渐恢复活力,并取代出口市场地位也就成为了必然趋势。

逆袭后果

如果说到现在最让西方担心的事情有哪些,那非以华为为首的东方大国企业逆袭攻城、攻入西方本土腹地莫属了。

虽然以华为为首的东方大国企业目前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阻碍。但是凭借着东方大国庞大内需市场和技术实力傲视群雄、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势。

东方大国企业终究将有一天会打入西方本土腹地,并开始在西方市场上“称霸一方”。

去工业化风险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之间贸易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复杂。

并且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普及,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信息风”和“产业风”,任何一个细小风吹草动都有可能造成全球性影响。

并且这股风也正在以肉眼可见速度不断加强,并且逐渐演变成了今天所说的“去全球化”风潮。

但是实际上随着这股“去全球化”风潮席卷而来,世界范围内所面临最大危机之一无疑就是“去工业化”问题。

历史上美国被动选择

虽然说到去全球化问题上来看似如此简单直接。但是其中所蕴含着对于全球贸易格局影响之大,并且可能产生出乎意料之外后果无数。

而历史上美国就曾经出现过类似于去工业化问题。可以说整个二战期间美国不仅实现了超级大国地位,在全球贸易中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一个竞争对手。

但是由于在二战期间太过激进、残酷地对待自己原先贸易伙伴德国和日本。从而使得德日两国开始了长达几十年内向发展道路,并最终走向衰落。

这也导致德日两国在随后几十年中始终处于低迷状态,并没有出现应有突破性进步。而美国作为他们当初贸易伙伴关系下沦落如此境地后学到教训,开始更加谨慎对待贸易伙伴关系。

未雨绸缪

由于当初与日本、德国贸易伙伴关系下留下太多太深刻教训。因此在看到类似苗头后美国开始及时采取行动,并制定出了相关政策。即让更多产品回流本土,并减少依赖海外商品。

并且制定出相应法律禁止美企将生产环节转移到海外进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护自己在相关行业领域原先建立起来积累下来的利益。还能够有效避免过多公司纷纷将生产环节转移到海外造成更多负面影响。

但是类似苗头在如今世界范围内可谓随处可见。特别是近些年来兴起并愈演愈烈的人身安全、民族尊严等问题。让本就处于不稳定状态下欧美关系更加紧张。

甚至欧洲还出现了两个强有力证明:一个是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成功;一个则是法国当局开启“反全球化”模式,并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开始“拒绝进口”推动法国经济独立发展模式;另一个则是2020年意大利当局发布“意大利优先”政策;

而日本与韩国两个亚洲发达经济体更是早早开始潜移默化推行相关政策,并鼓励企业将生产环节回流本土或回流本土同盟国。

“全球杀手”

并且近年来人们都在关注“新冠溯源”的话题。从而引起了人们对全球传染性疾病注意力重新回归,并探讨如何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从而也掀起了一股“拒绝进口”的思潮。而由于东方大国独特地理位置和多元气候特点等优势所推动下,“拒绝进口”的思潮几乎一发不可收拾。”

替代品

并且随着现代工业技术水平和水平不断提高与普及,“人造”产品已经慢慢走向我们身边。

虽然说目前人造产品还只能做到简单物品层面,并且其材料制作也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其巨大市场前景吸引力无疑都将会引起企业注意。

特别是目前东方大国正处于转型期内,在转型过程中东方大国经济社会结构和商业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内需市场日益壮大,人们对产品要求也日益提高无疑将会给相关行业带来无限商机和前景。

并且东方大国劳动力资源便宜、素质较高、素质优良等优势也足以支撑起相关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替代选择

目前东方大国虽然仍然没有实现全面超越欧美等发达西方工业化强国。但是随着东方大国实力不断增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日益优良无疑将会带给世界新鲜血液、焕然一新之感。

虽然东方大国曾经被称作世界上最大制造工厂。但是随着东方大国转型升级、实力增强无疑将会为东方大国带来更多新机遇、新挑战和新问题。

结语

提到的东方大国面临的种种挑战,确实让人深思。我们在享受便利的是否也要警惕潜在的危机?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平衡依赖与独立,可能是每个国家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别忘了点赞支持哦!

2 阅读:703
评论列表
  • 2024-10-29 06:32

    现在谈去工业化有点早。只有纺织品,和小商品转移了国外,在中国有多少人月工资还没有4000块,我敢说至少6亿人。翻过来看看没有去工业化以现在的购买力人均收入多少。就不说偏远地区了,就以山东经济强省来看,至少有几千万人月收入还没过5千,你告诉我去工业化,第一想的是商品怎么提升品牌。怎么多产生价值。有些时候太卷真的不是好事。我们的问题是太卷,大部分企业没利润,根本开不了那么高工资。虽然这也是对西方高科技企业的阳谋。但是苦的还是我们,其实根本就不需要去工业化,如果我们的产品的售价达到西方同等水平的4分三,那百分之80的企业都不需要搬走,但是做不到。还有就是有太多的城市县乡都快变成了公务员经济了,是不是可以仿照德国,把企业分散在小城市县乡里。这得看我们的大智慧了。谈去工业化还太早。何况人工智能兴起的无人化呢。

    土狼 回复:
    你以为工业化你不想去就不去吗?那么多的生产线(尽管是低质量产品线),生产出来够两个地球需要的了,谁买?没有了销路自然而然就停掉生产线,关了产业链了。只有供不应求,经济才欣欣向荣;当供大于求,就剩萧条了。
  • 2024-10-30 17:52

    14亿人

  • 2024-10-30 17:46

    狗屁不通!

  • 2024-10-29 18:54

    去工业化的前提,一是本国工业产业能够有较多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二是本国金融业足够发达,三是劳动人口严重不足

    斋佬 回复:
    对✓真知灼见!标题就有问题,逻辑错误,狗屁不通
  • 2024-10-30 15:36

    美国能去工业化是因为全球都用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