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趁热喝好,还是放凉喝好?医生:错误方法喝了也是白搭

土生土长的甘肃张 2024-10-26 02:06:56
【本内容为故事性医疗科普文章,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

"大夫我每天坚持喝中药,可是病情不见好转啊!"刘阿姨坐在我面前愁眉不展。作为一名中医科医生,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

"刘阿姨您是怎么喝中药的呢?"我翻开她的病历本问道。

"我可讲究了每次都等药凉透了再喝,这样对胃好。我闺蜜告诉我的,说热药会伤胃。"刘阿姨一脸认真地回答。

听到这话我不禁摇了摇头。这个观念可是大错特错。

刘阿姨今年58岁,是位退休教师。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已有三年,平日里饱受关节疼痛的折磨。一个月前开始到我们医院看中医,我给她开了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方子。按理说服用一段时间后应该会有明显改善,可她的症状却迟迟不见好转。

"阿姨您这个喝法就是问题所在啊。"我耐心地解释道:"中药讲究'温热性',药汤趁热喝效果最好。放凉了喝,很多药效就流失了。"

刘阿姨露出惊讶的表情:"真的吗?我喝了这么多年中药,竟然都喝错了?"

我笑着给她讲解:"中医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大多数中药在煎煮过程中,药物的有效成分会溶解在水中,形成胶体状态。这时候的药汤温度在50-60度左右最适宜服用。"

"这温度不会烫到胃吗?"刘阿姨仍有顾虑。

"适中的温度反而有利于胃肠吸收。就像我们平时喝汤,温热的更容易消化。如果药汤放凉,里面的有效成分会发生沉淀或氧化,药效大打折扣。"

说到这里我想起前几天接诊的小张。他是位程序员,经常熬夜工作,导致失眠。我给他开了安神养心的方子,他每次都用保温杯装着,小口小口慢慢喝,结果药效也大打折扣。

"中药不是保健品,讲究的是对症、及时。就拿发汗解表的药来说,就是要趁热喝,借助温热之力促进发汗,才能达到祛风散寒的效果。"我继续说道。

刘阿姨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以后我一定趁热喝。不过医生,您说的这个温度,我们在家怎么掌握呢?"

"很简单用嘴轻轻抿一下,觉得温热适中,不会烫嘴就可以。一般煎好的中药晾3-5分钟左右就能达到合适温度。"我补充道:"还有一点要注意,每次喝药最好一次喝完,不要分次服用。"

"这又是为什么?"刘阿姨对中药的服用方法产生了浓厚兴趣。

"中药讲究整体性,一剂药是根据症状精心配伍的。分次服用会打乱药物间的配伍关系,影响疗效。就像做菜放调料,总不能先放盐不放糖,过一会儿又只放糖不放盐吧?"

刘阿姨被我的比喻逗笑了:"医生您说得太形象了。那我明白了,以后一定按您说的方法服药。"

随后的一个月刘阿姨严格按照正确方法服用中药。果然,她的关节症状明显改善,走路也不再一瘸一拐了。

其实除了温度,服用中药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比如煎药时火候的控制、服药时间的选择、药渣是否需要二煎等。这些都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有些药材性质特殊,确实需要凉服。像板蓝根、金银花这类清热解毒的药,可以等温度降到30度左右再服用。另外,某些含挥发油较多的药材,如薄荷、连翘等,最好采用焖煎法,以免有效成分流失。

中药不是越苦越有效,也不是越烫越好。找到适合的服用方法,才能让药效充分发挥。就像刘阿姨,明白了正确服药方法后,病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

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个"苦"不仅指味道,更包含了坚持和耐心。只有遵医嘱、规范服药,才能真正体会到中医药的神奇之处。

希望通过刘阿姨的经历,能让更多人了解中药的正确服用方法。毕竟,喝对了才能事半功倍,喝错了就会事倍功半。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