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热点很多,网友们吃瓜一个接着一个。爱好写作的小伙伴们在群里也相互嚷嚷着:“写起来,写起来。”
可是,我打开一个空白的编辑页面,大脑空空如也,一片茫然。绞尽脑汁,四处搜集素材,看到网上充斥的都是很多同质化的内容。自己也不愿意再咀嚼别人的口水,时常为这样没有“灵魂”的写作而苦恼。
可有这样一个人,一位酿酒师的儿子,30年内写了58本书和其他大量出版物。而且,他还是一位跨领域的牛人,他叫尼克拉斯.卢曼。
原来读的是法学院,端的是公务员的饭碗。可他不喜欢跟客户打交道,公务员的工作单调繁琐,他在朝九晚五工作之余,开始研究哲学、组织管理学还有社会学。
研究着研究着,他竟然跨行去大学做了社会学教授。他介绍自己的履历时,只用了一句话,堪称世界上最简洁的简历:
我的项目:社会理论 研究时间:30年 成本:0。
这就是他的独到之处,30年间,她出版了58本著作和速百篇文章,许多都成为一个领域的经典之作。
他有如此伟大成就,仅凭他的卡片笔记写作法。他一生创作了90000张卡片。更为关键的是,他让这些卡片知识产生了复利!
我是听了这个牛人的故事,从而关注这本神奇的《卡片笔记写作法》的。
德国的申克·阿伦斯,受卢曼的卡片盒笔记法启发,他把这套方法整理成《卡片笔记写作法》。卡片写出了有很多流派,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如何将卢曼卡片和笔记法应用到写作中的图书。
刚开始,我只是简单的以为这只是一种阅读方法,一种写作方法。但不是,我片面了,它他不是一种方法,他而是一种思维方式!
这颠覆了我的认知。
我原有的认知,无论是写论文还是文章,都是先确定主题,然后是四处收集素材。从小就是这种自上而下的习惯。
卢曼说:
我们要解决的不是如何找到一个主题,而是如何处理可写的主题太多的问题。
读一本书,在书上划线、在空白处写感想,自己更多的是看电子书,直接复制粘贴到印象笔记,笔记是愈积愈多,但很少运用。
卢曼的卡片笔记写作,却是“自下而上”的!没有计划,自己随意去学习,然后记卡片笔记,学多了记多了以后,慢慢就浮现出聚集性的主题,这时候写文章或其他输出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卢曼卡片盒笔记法的记录主要有三种笔记:闪念笔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最终能保存在卡片盒里面的只有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
文献笔记的记录方法也和传统笔记不同,它倡导笔记都是自己思考过的,而不是复制粘贴的!你必须要用自己的话语重新编译阅读的内容再记录。永久笔记是在文献笔记基础上产生的新思考或者新链接总结。
在卢曼看来,真正的好笔记是主动的,笔记应是我们大脑的延伸!
这,就是卢曼卡片笔记写作的精髓。
卢曼卡片笔记法的关键不是记录,而是更好地思考。是阅读、理解和提出新想法,是笔记与笔记的关联,想法和想法群聚反应,产生洞见,产生写作主题。
真正导致人与人之间知识水平差异的,往往并不是知识数量,而是知识之间的联系。
当你只有一个知识的时候,增长1个知识可能就是增长一个知识。但是当你有10000个知识,接触1个新知识可能意味着增长了5000个知识——因为你跟其中一半的知识建立了联系。
这,就是卢曼的神奇魔盒,神奇写作法。
卢曼卡片盒笔记法已经被广泛使用,用于收集创意和写作,并且他的这套理论也被开发出各类的APP。
这本《卡片笔记写作法》,我还需要再进一步的看第二遍,第三遍……细细的琢磨,把这种思维方式真正的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才算有意义。
怎样更好的实践,还需要自己慢慢的摸索。先从戒掉转存、收藏、复制粘贴的习惯开始吧!
卢曼说:“不写,就无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