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这股席卷全球的巨大浪潮里,我们看到了新老交替的各种面貌。新型技术的推出与迅猛的迭代速度,不断挤压蚕食着庞大却极其僵化的燃油市场的领地,贴近细节观察其中不乏有趣现象——合资老牌从傲慢无作为到逐渐焦急寻求转型;退守部分新能源未至地区暂时阻挡新势力脚步,反而见到国产燃油品牌找到一个转型过渡地带后出口量长势喜人。而新能源的脚步也开始渐渐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跨越更多障碍。
汽车工厂
·国外试图引进国产品牌登报
就在这两天,一则喜闻乐见的消息在国外见报:由德国的公法性国际化媒体德国之声发表的一篇《德语媒体:奥地利政府想买中国车 是福是祸?》报道引起了轰动。其内容显示出奥地利有意采购中国厂商比亚迪生产的电动汽车作为公务用车,事项一公开立刻遭到强烈抨击,奥地利当地几家报社分别从贸易的正当性、人权方面对该决策进行针对。
这件事情的发生其实在早些时候就已经有了一定苗头,只是没想到比亚迪的速度会这么快。在12月22日就已经有比亚迪汽车投资确认匈牙利的新闻传出,甚至已经在匈牙利科马罗姆市生产电动巴士,这也是比亚迪在海外的常见项目,虽然还没有在多个国家进行汽车销售,但已经从公共交通、基础建设等方面踏入了多地本土网络。
买车遇阻
·反对声音背后的危机感
对于海外国家试图买中国车却被强烈反对,其实也不难猜测背后原因,更多还是抱着燃油车功劳簿的老本不肯放手,宁可让普通人接触不到更好的产品也要以腐朽的眼光进行所谓的保护本土贸易。指责、污蔑、蒙骗这样的手段这些年国际上也见得非常之多了,但结局是显而易见的,这从来不是真正的阻拦,而时代早已决定了未来人们驾驶的汽车应该是什么形态。
对于这件事上也能看到一些有趣现象,研究汽车懂车的媒体及单位都表示过对比亚迪的高度赞扬,并有不少国外的高层人物表示过希望自己国家引进。而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地方的组织、集体以各种理由一步步加以阻挠,不免让人想起另一家国际新能源巨头企业曾经在德国建厂时困难重重的经历。
加速欧洲市场布局
·全局下的视野
抛开不愉快的新闻,在这个年末回顾一下当前整体的国际市场。根据国际能源署2023上半年发布的《Global EV Outlook 2023》来看,中国、欧洲和美国市场主导了全球销量,而其中中国电动车销量更是占到了全球电动车销量的60%。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2/3份额已被掌握在中国厂商手中。
在这样的前提下,占领老牌的领地不过是迟早的事情,无论地球上哪一个角落迟早都会被辐射到。这时采取对抗而不是包容学习的态度显得十分不明智,毕竟我们也是在一个被垄断的时代统治下被动接受了这么多年合资品牌产品才一步步从中找到方向。就像比亚迪所做的投资建厂,在当地站稳脚跟后再徐徐进取,配合上先发优势不失为一种非常稳妥的开拓方式。
想到这么多年认识的一个个外国音译品牌名及车标,突然一个转身变成反向输出还被人称赞的姿态,几年之间这样的速度还令人恍惚。随着DW年初+年尾光一年就报道两次国内品牌,中国新能源汽车海外一路高歌。慢慢在大众群体当中加深对国产汽车的认知,真正欢迎他们到来的时刻也就不远了。
全球电动车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