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久视元年(700年),吐蕃大将麴莽布支打着族内仇杀的幌子,率兵数万包围了昌松城(今甘肃古浪)。他扬言唐人要是不交出受其庇护的吐蕃贵族,就纵兵攻城,然后杀个鸡犬不留。
看看,是不是有点1937年宛平城的那股子味道了?
可吐蕃人为啥会这么嚣张?
30年前的那场大非川惨败,对于唐军乃至唐朝的伤害可以说是到了伤筋动骨的程度,直接导致了安西四镇的沦陷以及在陇右地区转攻为守。而随着国内形势的动荡,尤其是武后自立,让唐蕃战争的走势就更加微妙了——具体说就是亲武系将领比如王孝杰干仗就很玩命,但亲唐系的就多少有点上班摸鱼的意思了。比如距昌松近在咫尺的重镇凉州,就对吐蕃人来犯视若不见,爱谁谁。
指望朝廷援兵?那位则天大圣皇帝刚在东北那旮旯跟契丹大战过一场,虽然号称大胜,但实则赢得极其惨烈。眼下兵力捉襟见肘,粮械两缺,指望那个女皇陛下发救兵,还不如祈祷吐蕃人突然失心疯了撤兵来得现实。
守军只有几千,但城防还算坚固,粮草也不怎么缺。最关键的是城里头官儿最大的那位不但是个靠科举才爬上来的文官,还是个已经73岁了的糟老头子。所以包括吐蕃人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唐军就剩下一个选择,那就是死守昌松,能守到啥时候算啥时候。
可那个糟老头子居然不干了,还跟部下胡诌八扯说——你们瞅瞅对面那帮玩意,个个衣新甲亮,一看就是没见过血的生瓜蛋子。要收拾这帮玩意,砍就完事了。
既然认定优势在我,那还死守个逑!于是糟老头子举倾城之兵……也就是那几千人背城而列。等吐蕃兵一到,就朝着十倍之敌发起了冲锋。
乱军之中,糟老头子杀了个六进六出——嗯,还是比年轻力壮的子龙兄少了一个来回。杀得麴莽布支心胆俱裂,带头逃窜,于是吐蕃军大溃,被斩首2500级。这还没完,战后糟老头子还令人筑京观以慑敌胆,吓得吐蕃人十余年不敢北顾。
两年以后,吐蕃派人出使长安。仗着自家腰杆子硬嘛,使臣论弥萨跟谁聊都不打怵,即便面对女皇陛下都面不改色。唯独一瞅见某个糟老头子,论弥萨却连头都不敢抬,只有在鼓起勇气时才敢“觇之”。啥叫“觇”?《说文解字》有云觇者,窥也,就是偷窥的意思。
武则天就很奇怪,问论弥萨你这是犯了啥病?后者支支吾吾半天,最后才说了实话:
“往岁洪源战时,此将军雄猛无比,杀臣将士甚众,故欲识之。”(《旧唐书·卷九十三·列传第四十三》)
什么“故欲识之”!在这种高大上的场合,糟老头子还能一刀劈死你不成,犯得上这么躲躲闪闪?
说白了就是两年前被砍成了PTSD,而且至今未愈!
来自敌人深彻骨髓的恐惧,对于一个将军而言才是最高的荣誉。
成化十六年(1480年),王越因在威宁海大捷中斩首鞑靼437级而受封为威宁伯,成为有明一朝因军功封爵的3位文臣之一(另两位是王骥和王守仁),世称“王威宁”,由此声名大振。
而糟老头子呢?比王越多砍了5倍多的脑袋,但仗打完了该干嘛继续干嘛去,还想封侯?封个猴还差不离!
直到在论弥萨的间接助攻下,他才进入武则天的视线。最终在80岁的时候拜相,实现了一个文官的终极梦想。
他的名字叫唐休璟——是不是很多人都没听说过?
没听说过就对了。因为类似的猛男在唐朝多如牛毛,老唐这点本事真没啥值得大肆宣扬的。
01熟悉历史的朋友对张巡这个名字应该不会陌生——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雎阳,粉碎了叛军切断唐军后勤补给线的阴谋,为战争的最终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不过张巡的美名,更多的是北宋的那帮文人出于政治目的而在修唐史时拼命抬高,甚至可以说是粉饰出来的。而在唐朝时,张巡的形象非但没那么正面,还争议很大。
至德二年(757年)时安史之乱闹得正凶,唐肃宗李亨为了鼓舞士气决定封赏有功之臣。因为目的不纯嘛,所以封赏的标准定得很低,一大堆降将叛将乃至于复降复叛的墙头草都能充斥其中,李亨统统一概照批不误。
批着批着,有个人的名字居然被从功臣名单中划掉了。而这个人,就是张巡。
为啥?因为雎阳之战刚打完,形势乱糟糟。再加上谁也没有找到张巡的人影,于是 “当时薄巡者,言其降贼”(《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列传第一百四十》)。
在阿猫阿狗都能入选的情况下,为啥会冒出一大堆“薄巡者”?更何况举报的理由毫无说服力——雎阳又离得不远,人也没死光,过去问一嘴不就真相大白了?
说白了,就是有很多人看不惯张巡。理由很简单也很可能令今人匪夷所思——一个就会死守的废物点心,凭什么受赏?
雎阳之战期间,张巡数次遣人突出重围、对外求援。但坐拥重兵且近在咫尺的贺兰进明、许叔冀、尚衡等部均无动于衷。人家不来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但我们要是换个角度假设一下,要是张巡没选择死守,而是主动出击、像唐休璟那样跟十几倍于己的叛军野战,贺兰进明们还会坐视不管吗?
可能会。但更大的可能性是肯定有人会按捺不住,甚至是在部下的逼迫鼓噪下不得不出兵来援。要是老张再激进点呢?比如说不但出城野战,还拎着把破陌刀带头冲锋,甚至于把盔甲都扒掉,光着膀子或者干脆就裹条兜裆布,然后就哇哇大叫着一顿狂砍——就像李嗣业干过的那样。
保证整个大唐都得被老张搞炸掉。
别说几十里外的贺兰进明、许叔冀和尚衡了,信不信几百里外的李光弼和仆固怀恩,甚至于几千里外的安西、北庭兵听说了,都得嗷嗷叫着要跑过来跟老张一起果奔?
是不是很难理解?
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当时的风气如此,理解不理解也都是这个样儿。至于说要是因为张巡出城浪战导致雎阳失守、运河被截断,肌肉发达满脑子浆糊的武夫哪有闲心管这个?人家就觉得,野战都打不赢,还算什么爷们,还打什么仗?不如回家抱孩子去吧!
至于7000人怎么野战打赢十几万人,这是问题吗?宇文泰是怎么拿1万人打崩高欢20万人的?于仲文是怎么拿8000人全歼席毗罗10万人的?李靖是怎么拿3000人干掉颉利可汗5万人的?太宗皇帝又是怎么领着3500人灭了十几万夏军,还能活捉窦建德、迫降王世充的?
所以少扯那些有的没的,干就完了。干赢了封公封王都不带有一个人不服的,干输了大不了像薛仁贵那样连贬二十多级、直接撸成老百姓。你领着好几千人躲在城里抱头挨打,这算什么玩意?咱大唐的女人都干不出这么丢人现眼的事,还好意思要封赏?
再讲一个相反的例子。
晚唐时的武宁军节度使时溥,因为占据着徐州这个重镇,所以一直受到近邻的觊觎。因此他跟杨行密、朱瑄、朱瑾、王师范等邻镇关系都不咋地,动辄大打出手。后来朱温崛起,在一统河南后也盯上了徐州,于是就勾搭杨行密,让他推荐自己当淮南节度使。淮南镇的治所在扬州,老朱想要上任就得经过徐州,于是便向时溥借道。
假道伐虢嘛!区区雕虫小技连小孩子都骗不了,所以时溥当然不借。谁知朱温使的是连环计,要的就是你不借道,这不开战的借口就有了?
这么说吧,朱温和李克用的兵,在那个时代就是独一档的存在,连河北三镇都动辄被揍得嗷嗷叫,更何况徐州兵?而且朱温的兵不但精锐,数量也多——一边跟老冤家李克用比比划划,一边还能痛殴魏博镇,再随手拉出一支偏师,都比武宁镇的兵还多。
本来就打不过,人还少,按正常人的想法要么投降要么死守。可时溥偏不,非得全军出动跟汴军(朱温是宣武军节度使,治所汴州,故名)野战。结果一通血战下来,徐州兵几乎被全歼,时溥“单骑走免”。
这下吃亏了,该老老实实的或降或守了吧?怎么可能!老时跑回徐州就开始招兵买马,凑了几万人再拉出来野战,又“单骑走免”,那就再招兵、再野战、再跑路……
反正败不败、死不死的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就是得野战、就是不能怂。你要是怂了,别说朱温就要得逞了,旁的藩镇没准也跟着来痛打落水狗,就连本镇的大头兵甚至老百姓都瞧不起他,分分钟哗变剁掉时溥的狗头。
所以即便他不想打了都不行,还必须野战。
一看老时这么勇,远亲近邻们全都兴奋了。不但徐州镇的青壮纷纷主动应募保乡卫土,平常龌龊不断的杨行密、王师范以及远在河东的李克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实在太远够不着的也得吆喝几声赚个人场……反正态度只有一个,那就是老时我们都支持你,跟姓朱的干到底!
更有天平军的朱瑄和泰宁军的朱瑾这哥俩,平常没少跟时溥互相打得鼻青脸肿,但这时候都不重要了。那什么重要?当然是不能让姓时的一个人勇啊!非得比出个谁更勇不可。
于是乎在此后将近10年的时间里,朱瑄和朱瑾也加入到时溥的一次次单骑走免,再一次次卷土重来的“单曲循环”。反正不管怎么亏掉血本,也非野战不可,必须野战,谁守城谁是孙子!
最终三镇打得油尽灯枯,再也拉不出人野战了。于是顿感无聊的时溥一把火点了全家与城偕亡,朱瑄被俘斩,朱瑾投奔杨行密后继续跟朱温死磕——还曾亲手斩其大将庞师古,算是出了口恶气。
02历朝历代中,唐朝几乎是唯一的一个纯攻击型的王朝——我们都听说过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啥的,谁听说过唐长城?
哦对了,也没有宋长城。不过姓赵的恐怕做梦都想修长城,但就是够不着修,真挺替他们遗憾的。
那为啥唐人就这么疯?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南北朝遗风。我们都知道隋唐很“胡”嘛,但他们想不胡也不行啊?从传说中老祖宗炎黄二帝开始的几千年来,甭管文明如何发展、朝代如何兴替,汉人或者说华夏人都牢牢的占据着黄河两岸的那片最丰沃的土地。谁敢来抢,要么追到天涯海角也得弄死他,比如匈奴;要么就在潜移默化中化夷为夏,把你改造成中原文化的死忠粉,比如曾以“我蛮夷也”自诩的楚人。然而让三皇五帝加周公孔圣拿脚底板去想也想不到的是,一帮姓司马的废柴居然把这块祖传了几千年的风水宝地给丢了,而且还是他母亲的丢给了一群胡人!
祖祖辈辈在夷狄面前傲娇无比的汉人,谁受得了这个委屈?所以祖逖又是闻鸡起舞又是中流击楫的,反正就是不驱逐鞑虏、不收复失地就死不瞑目的那种。所以陈庆之带着七千梁兵就敢硬撼北魏百万雄师,所以桓温、陈裕这样的野心勃勃之辈即便是志不在此(或者说目的不纯),也必须扯起北伐胡虏的大旗来聚拢人心,还必须得打赢。否则要么就得像桓温那样郁郁而终,要么就像他儿子桓玄那样,过把瘾就死,还得成为别人口中的笑话。
从祖逖开始(建武元年,即317年)到陈宣帝陈顼(太建十二年,580年),在264年间无论东晋还是宋、齐、梁、陈,每隔个十几二十年就得大张旗鼓的北伐一回。似乎谁敢不这么干,正统性就不复存在,所以豁出老命去也得北伐。
要知道就在陈顼最后一次北伐的次年,杨坚就篡周为隋、改元开皇元年(581年)了。可以说尽管东晋和南朝真是拼到底了,起码那股子劲头就是几百年后的宋人没法比的,真让人挑不出太多毛病。
那为啥北伐就没赢过?
原因非常复杂,也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但要是有人说北兵就是比南兵更加骁勇善战,连我这个血统纯正的东北人都要跟你掰扯几句了。
但凡汉兵,甭管哪个朝代、地处南北,如果打不赢胡人,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内部出了问题。
理由也很好理解——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比的就是士兵的体格、士气以及军队的组织度和纪律性,但更重要的是,还是后勤补给,说白了就是得有钱。我们都知道就文明的层级而言,农耕可以碾压游牧,游牧同样可以碾压渔猎。更简单的说,同样是10亩地,经过精耕细作可以轻轻松松养活一家三口,拿去放牧牛羊也可以轻轻松松饿死一个单身狗。要是再拿去渔猎(非人工养殖前提下),请放心,保证你连个鬼影子都找不着……
有人成天自己瞎脑补什么胡人都是吃肉奶长大的,所以天生比以食用谷物为主的汉人雄壮。我们的历史影视剧也很愿意表现匈奴人、契丹人、蒙古人个个膘肥体壮的模样——但只要仔细想想,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汉朝曾派出大量的使节出使匈奴。根据在他们带回国内的记录,一个普通的匈奴家庭(即“一帐”,5~6口人)拥有的财产大概包括1~2匹马,2~3头牛以及十几只羊。他们日常以少量的奶制品和野菜为主要食物,一日一餐或两日一餐那样饥肠辘辘的情况很常见。一旦屠宰牲畜就意味着灭顶之灾(天灾或瘟疫),再要存活下去只能逃亡、做奴隶或者去劫掠。
所以成天吃肉什么的,即便对于草原贵人们也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更何况普通牧民。哪怕是在风调雨顺的年份,对牧民而言忍饥挨饿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营养及热量的摄入远低于同等条件下的农民,所以他们凭什么长得更加强壮?
所以真实样貌只能说是矮小瘦弱的游牧民族所擅长的兵种,只能是强调机动力的轻骑兵——你能想象体重通常只有300多公斤的草原马,驮着一个200多斤的彪形大汉,再装备上百斤的甲械,那会是一副多么荒诞诡异的景象?
大多数草原马的极限负载,也就是150斤左右。所以要是胡人们都像某些人脑补或屏幕胡扯出来的那么雄壮,估计草原马早就绝种了——统统都被压死了呗。
正是这种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养成了游牧民族凶神恶煞的性情,否则就会被大自然无情的淘汰。但面对铺天盖地而来、一个个看上去穷凶极恶的草原骑兵,中原王朝的军队只要不害怕、不逃跑、豁得出去第一波的严重伤亡,那么掉头就跑,而且无论你怎么砍杀都不敢回头抵抗一下的,一定是胡人,而且从来都没有例外。
本来体格、战技、装备就不行,军队的组织性、纪律性更能被甩出几条街,就靠狐假虎威(战马优势)想空手套白狼一拨。要是吓唬不到汉兵,再不跑留着送菜?
典型如刘裕灭南燕之战。义熙四年(408年)凭借着平灭桓楚、匡扶晋室的泼天大功,刘裕得以入朝辅政,成为有实无名的“太上皇”,自然野心更加膨胀。恰在此时,南燕慕容超跑来撩闲,大肆劫掠淮北,于是刘裕决心北上伐燕,给自己筹划中的大业加上最重的一块砝码。
一看自己把真正的狠人给招来了,慕容超慌了手脚,赶紧布置防御。这时有征虏将军公孙五楼给他出主意,即凭据大岘山(今山东沂山)之险死守,消耗晋军的兵力和士气,同时发挥骑兵优势骚扰乃至于截断其粮道,自可取得大胜。
结果慕容超白眼一翻,反问一句“难道你会守城”,就把公孙五楼给干哑火了。
嗯,不光是不会守城,更不会攻城,从匈奴开始的近两千年,游牧民族从来都是这个德性。好像就女真人和满洲人能强点,连牛皮Plus得不行不行的蒙古人都不好不到哪儿去——要不是南宋内部出了问题,连续围攻了近7年还毫无寸进的襄阳能开城投降?
所以面对来势汹汹的刘裕,慕容超只好拿出压箱底的祖传技能应对,也就是退出大岘山这样不利于骑兵奔驰的地区,在平原跟晋军野战。然而让鲜卑人做梦也没想到的是,面对他们的10万铁骑,以步兵为主而且兵力只有5万人的刘裕用以应战的秘密武器,居然是4000辆战车!
战车这玩意,早在在8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被淘汰。可是在特定的地形条件下,晋兵躲在高耸的车厢板后面,远则用弓弩齐射,近则拿长矛捅刺,居然让无往而不利的鲜卑骑兵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却无法前进一步。时间一长,只想占便宜却不愿吃亏的草原习气发作,鲜卑兵们一哄而散,只留下慕容超独自在风中凌乱。
野战都打不赢,难道还能指望他们守城?所以很快都城广固(今山东益都)被攻破,南燕就此亡国。
所以只要中原王朝自己不作死,什么五胡之乱、靖康之耻以及元清入主中原之类的破事本来就没可能发生——你真当“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就是个段子?那就是历史的现实!
03胡人很凶,很喜欢发动战争,而且往往第一波很猛,还特别擅长打顺风仗。而汉人身体更强壮,意志还坚忍,尤其是特别抗揍(人多嘛),完全脱产的职业军人数量更多、战斗力更强,装备水平和组织纪律性更是无人可比——要是将两者的优势结合到一起,会发生什么?
答案就是闻战则喜,哪怕身临绝境仍可酣战不休的唐兵。
从匈奴人刘渊开始,胡人就成为北方大地上的主宰,而且一直延续了278年之久,最后全便宜了一个山寨鲜卑人普六茹·那罗延。
当然人家的真名叫杨坚,是个如假包换的汉人——就像某位同胞入职外企,然后让别人叫他汤姆。等过几年又跳槽国企了,还不兴他又改回本名王老二?
但名字可以改回来,“国朝”的里里外外也能重新拾掇得跟传统汉人王朝别无二致。但别的能换,人却没法换。比如说他家后宅的那位著名悍妇独孤伽罗,难道杨坚还敢把她休了重新娶个汉家闺女?
开什么玩笑!别说休妻了,杨坚偶尔出了个“小轨”(尉迟迥的孙女),母老虎就敢怒杀小三。吓得渣男杨单骑逃离皇宫,然后在深山老林里迷路,幸亏被忠心耿耿的宰相寻回,否则大隋朝没准都要变天了……
更别提杨坚一开朝会,底下乌泱泱一片蹲着的都是什么于仲文(本姓万忸于氏)、贺若弼、史万岁、侯莫陈颖、尔朱敞、元谐、长孙晟、鱼俱罗之类的鲜卑人。老杨篡掉宇文氏的天下没废啥劲,但让他换掉这些大多手握重兵的异族重臣试试?保证老杨这回必须跑得更快更远,多少个宰相都找不回来。
等他的姑表亲,也就是李渊、李世民父子坐天下时,情况其实也没好到哪儿去。李世民为啥对尉迟敬德近乎低三下四的求贤若渴?后者的曾祖是北魏冠军将军、渔阳公尉迟本真,老爸是前隋仪同大将军、常宁公,赠幽州都督的尉迟伽——典型的鲜卑军事贵族家庭出身。得此一人效忠,等于是划拉到手一堆骄兵悍将,这种便宜买卖换谁不想做?
用了人家的人,某些祖传下来的规矩就很难再立起来了,所以隋唐怎能不胡?
随便举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汉唐两朝都对西域志在必得,但两者的战争策略以及结果却截然不同。汉朝是典型的中原打法——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主打的就是个自给自足,反正就是尽量不借助外力。结果从长安发运的100斤粮食,能送到西域的还不到10斤,剩下的全人吃马喂的消耗于长达数千里的途中了。这就导致汉朝在西域发动战争和维持统治的成本极其高昂,财政上根本无法负担。
那怎么办?几个办法,一是非打不可的话,就打闪电战。然后甭管输赢打一把就赶紧往回跑,典型如李广利远征大宛和窦固的天山之战,都是这种情况;二是驻军屯田。两汉的西域都护府大名鼎鼎,但其实在最巅峰期的驻军也不过数千。而且这么点人的存在目的,最重要的也不是炫耀武威、震慑不臣,而是种地,否则就会饿死……
指望内地输送补给,朝廷真没那么富裕,所以只能靠自己。要是有外敌入侵或是藩国叛乱怎么办?规模小点还能对付,规模大了就只能参考“十三勇士归玉门”了——事迹固然是感人的,但真没啥用。
剩下的,就只能指望天才了。比如班超,镇守西域30余年,“以三十六人横行诸国,取其君,欲杀则杀,欲禽则禽,古今未有奇智神勇而能此者”(《读通鉴论·卷七·明帝》)。在此期间汉廷给他的支持是什么?只有800个正规军以及1000个在内地没人要的渣滓,即“驰刑及义从”,说白了就是重刑犯和游侠、泼皮。
等班超离任后,西域就完犊子了。无奈之下只能让班勇硬顶,靠老头子的威望勉强维持局面。
而唐朝,则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另一条道路。
唐军收复西域,其实就是灭西突厥之战,也从长安发运了物资,但主要是以前线无法筹集和生产的军械为主,而且数量也不多。那部队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好办,唐廷征调了几万东突厥、回纥以及昭武九姓等族的雇佣兵,然后赶着几十万牛羊跟在万余唐军主力部队的后边一起西征,这不就什么都有了?
这就是典型的草原征战模式了。唐军是箭头,一路上遇到甭管哪族的部落,能打就打能抢就抢,所得的战利品统统丢给后边放牧放得正欢的雇佣军。然后吃得满嘴冒油的大军直奔西突厥王庭,攻其必救,迫使其决战,再一战解决问题。
战后一算账,不算抢来的大片土地和人口,朝廷财政没支出多少钱,好像还倒赚回来了一点……
可千万别小看这好像不怎么起眼的“一点”。历朝历代只要打仗,尤其是外战,绝大多数造成的结果都是劳师糜饷、民生凋敝,反正打的都是赔钱仗。典型如刘彻死磕匈奴四十余年,不但打光了文景之治积攒下来的无数钱粮,更是把国内的地皮都刮出了火星子,都快民不聊生了。所以到最后朝野上下几乎无人支持这场仗继续打下去,非逼着他下个《轮台诏》罢兵休战不可。
可唐朝呢?从开国之初到安史之乱的近140年间,几乎无日不战、无处不战,硬生生的把疆土从仅限于河东、关中一隅打到了东起大海,西抵咸海,北至西伯利亚,南达交趾的壮阔江山,总面积超过了1200万平方公里。看似穷兵黩武吧,因此得到的报应又是什么?是武德之治,是贞观之治,是永徽之治,是武周之治,直到那个空前绝后的开元盛世。
反正在这个期间内的唐帝,谁在位期间没灭过几国,再弄出个流芳千古的著名治世出来,到了地底下都得被列祖列宗排队扇大逼兜……
04为啥唐朝就这么牛批?原因可以说是他们胡,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夏夷结合”。
胡人为什么喜欢发动战争?因为他们穷得底掉,所以战争唯一的意义就是劫掠,这本就是个无本的买卖。而一旦打起来,他们往往表面很凶,开始也很凶,可一旦遇到硬茬子就会原形毕露,跑得比谁都快。那是因为对他们来说人命是战争唯一的成本,要是死的人多了,就要亏本了,再打下去的意义就不存在了,那还不跑留着干毛线?
而传统上的汉人甚至于一些被重度汉化的胡人、比如满洲人在发动战争时,经济因素考虑得很少甚至认为微不足道,而政治因素或者说君王的意志则被无限放大。比如西汉两次远征大宛之战就是得不偿失的典型代表,宋朝发起高粱河之役的时机在纯军事意义上更像是自寻死路,而清朝乾隆年间发动的对缅、对越等几场战争,即便打赢了也注定是个赔本的买卖——毕竟连更靠近内地的滇桂黔川等地的改土归流还远没搞定,更远的缅甸、越南即便打下来又怎么统治?
可为上位者大手一挥,无数将士就算明知必死也只能奋勇向前。而且不管战争的结果是输是赢,国计民生都一定是输家,往往还是越打越输、越赢越输,最终一地鸡毛。
但唐朝就是个异类。唐人打仗,是非常算经济账的。甚至经常出现经济账大于政治帐的“诡异”状况。典型如李世民东征高勾骊之战——此战中唐军收复辽东,陷城10座,斩首4万级,俘敌7万,强迁民户数十万以及缴获军资、财货不计其数,自身伤亡才两千余。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场无比辉煌的胜利,要是换成刘彻、杨广、赵光义,百分百会督促大军再接再厉,争取一战灭国。可李世民呢? “上以不能成功,深悔之”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唐纪第十四》),也就是他认为这场仗虽胜犹败,还不如不打。
为啥?因为经过亲身验证,李世民发现高勾骊这个蕞尔小国根本不值得发动大军征讨,因为得不偿失,打下来也搜刮不到什么油水。而且他已经想出了一个在经济上更划算的办法,照样可以灭国:
“高(句)丽依山为城,攻之不可猝拔。前大驾亲征,国人不得耕种,所克之城,悉收其谷,继以旱灾,民太半乏食。今若数遣偏师,更迭扰其疆场,使彼疲于奔命,释耒入堡,数年之间,千里萧条,则人心自离,鸭绿之北,可不战而取矣。”(《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唐纪第十四》)
于是唐朝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对高勾骊进行了持续达数十年的袭扰、劫掠,令其统治失灵、经济崩溃、百姓逃亡。等到时机彻底成熟,李治伸手轻轻一推,这个立国近千年的古老国度就轰然崩塌,再也不复存在。
这么干好处一大堆,唯一的坏处就是见效慢、不够爽。不过李大帝就是大气,颇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觉悟,更重要的是人家不光讲政治,更讲经济。
但实事求是的说,他想不算经济账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唐朝一开始的兵制遵循自北朝以来的传统,即府兵制。其实府兵制这玩意,就是秦汉时期的兵农合一体制的胡化版——牧民们平常分散在自家的牧场过日子,等草原大汗一声令下,就自备弓刀、马匹、牛羊跑来集结、作战,并以战利品以及劫掠所得作为补偿,战后即解散回家继续放羊。简单说就是士兵自费替大汗打仗,但需要用胜利作补偿。所以胡人刚一开战时都特别猛,打顺风仗更猛,可一旦遇到逆风局就完蛋,崩得比谁都快。
这就是人性嘛。没有足够的好处,谁愿意卖命?
唐朝的府兵制当然比鲜卑人凭习惯和本能摸索出来的东西更加成熟、完善。比如给府兵分配大量的土地,免除税赋和徭役,允许拥有部曲和奴婢,使其生活富足到足以在事实上成为完全脱产的职业武士,类似于中世纪的欧洲骑士领主。但在本质上,唐朝府兵还是与北朝的前辈一脉相承的,还是要花费巨大的成本替皇帝陛下去打仗,如果没有足够的回报,肯定是个亏本的买卖,战斗力更是难以持续的。
所以唐廷还是要以战利品作为回报,甚至在必要时默许士兵进行劫掠以弥补损失。
根据史书记载,在李世民征战河北时,就曾遇到过战后士兵强烈要求屠城而他无力阻止,最终不得不自掏腰包补偿士兵、而非一声令下就能强行制止的情况。到了武德三年(620年)的夏县之战后,因为部队损失太过惨重,李世民是彻底拦不住了(也可能是囊中羞涩),不得不背下了“五月壬午,秦王世民屠夏县”(《新唐书·卷一·本纪第一》)的黑锅。
在国内都这副德行了,再跑到国外去,谁还能以文明之师的标准要求这帮骄兵悍将?所以苏定方灭掉百济后“纵兵劫掠,壮者多死……比屋凋残,僵尸满野”(《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唐纪第十七》),生生逼出来个“百济复国运动”。侯君集灭高昌后更是放纵士兵随便杀、随便抢,吃相实在太过难看,最后逼得李世民不得不把这厮丢进监狱几天冷静一下。
这种事情,在唐朝太司空见惯了。
李靖为啥最得军心,士兵都愿意在他的指挥下作战、还肯效死?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李卫公水平高,总打胜仗,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毕竟初唐时名将如云,能打、会打胜仗的多了去了。更关键的,是老李战后从来分文不取,一切战利品都分给军士。而且战时执行军纪毫不手软,战后却眼瞎耳聋,还经常替那些被抓典型的倒霉蛋求情。
如此,怎能不得军心?侯君集可是号称李靖的不记名弟子,你真当他在高昌搞三光的那一套是自学成才的?
05太史公曾经曰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实为人间至理。在现代国家与民族意识尚未形成,且王朝仅为一家一姓私有的前提下,凭什么要求人家替你效力乃至卖命?
所以只能收买或者利益交换。
而唐朝,又是最舍得在军队和武夫身上投资的王朝。初唐时,武将不但地位高,能稳稳的压倒文官一头,而且升官贼快,最牛批的还能出将拜相,比如李靖、李勣、侯君集、娄师德、郭子仪、马璘、段文昌等等,简直不要太多。至于没那么多官位安排的大头兵也不要急,能混进军营的,朝廷至少保你先当上个小地主。至于以后还有多大进步空间,全看自己的本事。
府兵制垮掉后,唐廷干脆募兵。中唐以后募兵的“基本年薪”都在20缗以上,是普通百姓的数倍——这还没把每年必不可少的3~5次的赏赐(相当于奖金)计算在内。要是再赶上出征作战,收入就没上限了,还是那句话,全看你自己的本事。
在这种情况下,唐军怎么可能不闻战则喜,又怎么可能不在身临绝境时仍酣战不休、不死不休?
废话!换成我们也得这么干。毕竟打了胜仗不但能继续保住铁饭碗,还有缴获、还能劫掠,甚至可能一夜暴富、改变人生。要是败了,可就啥都没有了——你瞅瞅薛仁贵,身为右威卫大将军、平阳郡公的顶级军头儿,打了场大败仗就被一撸到底成了平头百姓,等于30年的仗白打了,换你你受得了?
所以不如拼一把,拼死拉倒,拼赢了,没准就是单车变摩托。
愿意拼命,就是好兵,起码比大多数朝代的兵要强;能拼到底,就是精兵了,收拾只能拼一两次、占不到便宜的就要怂的胡兵简直不要太轻松。再加上中原王朝传统上的装备、训练以及组织纪律性上的优势,唐兵能暴打周边一切蛮夷、抢下偌大疆土就再合理不过了。
面对苏定方的数千步兵,西突厥的10万大军自信满满的以为必胜无疑。可冲一次冲不动,再冲一次还是冲不动时,哪怕双方损失差不多,再多冲几次就能把唐兵耗光,突厥兵也不愿再打下去了。因为不划算嘛!这时唐军的骑兵一出动,本来就鼠首两端的突厥人就彻底乱套了,再把擅打顺风仗的蕃族雇佣兵拉出来,就是一路收割人头了。
说白了,打仗就是打人性。把人性捋明白了,在那个年代差不多就能得到一支强军了。
香积寺之战,唐军战线一度岌岌可危。关键时刻李嗣业脱掉盔甲,光着膀子带头冲杀,从而激励了士气、稳定了战局,为最终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实想想这事他就离谱。我们经常在史书中看到一大堆猛将兄在万军从中杀进杀出,恍如无人之境,之所以如此,首先当然是人家本事大,但更重要的是装备好。就像在虎牢关之战中,李道玄在窦建德军中杀了个几进几出,史载李世民见他时发现“箭如猬毛”,也就是被射成了个刺猬。但人家照样活蹦乱跳,换匹马跟没事人一样继续冲阵。
所谓猛将能打可能是真能打,但更多的还是靠甲好。像李道玄那样的要是个小兵,早死八百回了。所以我一直怀疑,在十几万人玩命对砍的那种大场面下,李嗣业这个半裸男是怎么活下来的。
但不管怎样,自从有人带头以后,“肉袒冲锋”在唐朝乃至五代都成了一种风尚。每到战局打到焦灼或是不利时,就有大批猛男脱掉盔甲甚至是只留条兜裆布哇哇怪叫着发起决死突击——这些人大多没有李嗣业的运气,有些倒霉蛋甚至还没来得及脱完盔甲就被一发入魂,却永远无法阻止有更多的效仿者追随他们的脚步。
与这种亡命徒气质相配合的,是武器装备的变化。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陌刀,这玩意史书中的描述非常玄乎,比如“如墙而进,人马俱碎”(《旧唐书·卷一百九·列传第五十九》)什么的。事实上相较于唐军步兵普遍装备的步槊,陌刀威力更大,但也更重,这就意味着不利防御,说白了就是种以命换命的武器——你以为你把对方劈得人马俱碎了,自己又能好哪儿去?人马加起来可足有几百公斤撞上去,神仙也白给。
但就这还不满足。到晚唐尤其是五代时,陌刀又被重剑所取代,成为各藩镇、军阀“敢死队”的标配武器,比如著名的黑云长剑都。重剑这种兵器,比陌刀的杀伤面积更大,也更短,还需双手握持,基本上等于一点防御力都没有,非决死之士不能用。因此像杨行密也只能挑出数百人入黑云都,一般的藩镇能弄到几十、上百个就不错了。这帮亡命徒平时当督战队专砍自己人,关键时刻投入战场,往往刚一露头就能把敌人吓跑。
都挺玩命,但你真玩不过人家,不跑等啥?
五代之后,具体说是后唐亡国后,甭管是肉袒冲锋还是陌刀、重剑就越来越罕见,直至完全绝迹。不是找不到这样的好兵精兵,而是为上位者不想找了。
毕竟唐兵能打是真能打,跋扈也是真跋扈。军纪差也就算了,动不动就哗变、就砍上司,甚至连皇帝老儿都不放在眼里,这谁受得了?
还不如投资读书人。读书人虽然心眼多,欲望也大,但宰只鸡都费劲,他安全啊!
至于军队,能守住城就行了,什么扬威域外、震慑四夷,占那么多鸟不拉屎的土地还得倒贴钱,何必呢?
没人再愿意投资军队,所以像唐朝那样的纯攻击型王朝就不存在了。这才有了靖康之耻、崖山蹈海,又有了满洲入关。
要知道明军还“满饷不可敌”呢,那么又是谁让他们从来都不满饷的?
唐朝军人的待遇地位都是最高的[笑着哭]。但是也是真跋扈[点赞]
作者说的太对了,精彩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