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老戏骨在演艺圈就能横着走呢?其实有个真实的故事。
2015年对67岁的陈宝国来说意义非凡,这一年他接到了《最后一张签证》剧组的邀请,本应该大展身手的好戏,但剧本还没捂热,他的戏份就开始逐渐减少。
"您的戏份需要调整一下..."当副导演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出这句话时,陈宝国却十分冷静地点点头。毕竟在这个娱乐圈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对台词修改早已习以为常了。
但是后来我发现,这只是一个开始。
剧组在拍摄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现实,新生代小生王雷竟然是“带资进组”的,他硬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把原本属于配角的位置挤到主角的C位上。
这么说吧,当年拿过5个飞天奖的老戏骨,当时被资本逼迫离开了荧幕舞台。
更魔幻的是,这位“新主角”甚至在片场趾高气昂地给陈宝国提戏,换成其他人恐怕早就掀桌子走人了,而陈宝国却没有生气,竟然真的虚心接受了他的“指点”。
老戏骨在后来的采访中更是幽默地调侃说:"我这次可占便宜了,明明只拿了配角的片酬,却享受到了主角的待遇。"
陈宝国在圈内有个绰号是"戏痴",不管是在业界还是观众心中,他的演技都是备受认可的。张国立甚至曾说过他"用生命在演戏"。
可惜在资本面前,再敬业的演员也不得不低头。
简而言之,这就是如今娱乐圈的基本生态环境。
你看看现在的荧幕,"小鲜肉"多多,但是实力派却难寻踪影。陈道明也不禁发声斥责这种现象。
陈宝国选择了一种最高尚、最体面的方式:应该让的就让出去,应该演的表演得淋漓尽致,即使每个被删得七零八落的角色也发丧尽心力地去反复揣摩,用自己的理解和演绎去丰富每个角色的完整性。
这份内敛的沉静,这份坚定的坚持,既让人心痛,也让人心生敬意。
回望这场风波,不得不让人感慨:在群星荟萃的娱乐圈中,陈宝国宛如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历经40余年的岁月,他从未随波逐流,更未怨天尤人,始终以稳健的步伐,以作品征服观众。
这件事过去了很多年,但每次回想起来,都会让人感慨万分。陈宝国这样坚守本心的演员在浮躁的娱乐圈里显得尤为珍贵。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演员,到成为"国民老戏骨",他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呢?
陈宝国的成名之路,可谓是一场戏剧性的经历。
1982年,改编自蒋子龙小说的电视剧《赤橙黄绿青蓝紫》找上门来,邀请他出演男主角刘思佳,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我要强调的是,那时的陈宝国只有26岁,压力巨大。然而,正是这个机会让他一举拿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飞天奖最佳男演员奖。
从那以后,这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在演艺圈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然而,让圈内人士为之震惊的,则是他在1986年的电影《神鞭》中的卓越表现。
此片当中,陈宝国饰演独眼地痞流氓"玻璃花",他的演技让人又佩服又心疼,特别是他的眼神,总让我忘不掉。
为了塑造这个角色,他做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决定:将一颗磨薄的纽扣直接放在眼球上面,逼真地呈现出"瞎眼"的效果。
你能想象吗?那个年代没有特效,没有美瞳,他仅靠一颗纽扣,就成功地将那个角色演绎了好几个月。每次戴上那颗纽扣,眼泪便止不住地流,直到电影杀青时,那只眼睛都差点真正看不见了。
他从未喊过一句苦。
在被记者问及此事时,他轻描淡写地表示:“这不算什么牺牲,这是我对角色的承诺。”仅此简单一句话,却展现出他对演员这份职业的敬畏之心和责任感。
有趣的是,为了塑造这个地痞角色,他特意去跟真的混混交往。结果有一天,他却被警察误认为是真正的混混而被抓。
直到导演亲自去警局认人,才从警方那里证实他的身份。这事一传出,在圈内立刻被誉作“狠角色”。
陈宝国一部接一部地用作品证明自己,如《老酒馆》、《红岩》、《大宅门》等,其对表演艺术的近乎偏执的追求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
五次飞天奖、白玉兰最佳男演员奖、金鹰奖等众多荣誉实至名归。
更令人赞叹的是,在这个绯闻缠身的娱乐圈,40多年来,他从未传出过一丝绯闻。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魅力,在今天看来实在是个奇迹。
陈宝国现在已经成为了观众心中名副其实的“国宝级”演员。他用一部部优秀的作品告诉我们:演戏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工作,更需要用生命去诠释的艺术。
陈宝国,这位曾经的26岁青涩小伙,如今已经成为一位德艺双馨的实力派演员。他的坚持和付出,不仅为中国影视圈树立了一个标杆,也让我们感慨时光对人生的塑造。
跑龙套也不能忘了演出"影帝范儿"。
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位现在被誉为"国宝级"的演员,当年竟是从社会底层一步一步打拼上来的。
陈宝国的起步可以说是中央戏剧学院。那时的他只是个对表演痴迷的普通学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其家境并不富裕,而他却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
毕业后的日子并不好过,陈宝国既没有人脉,也没有名气,甚至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角色。但是,他并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进入龙套行业,开始自己的"龙套生涯"。
有趣的是,这名年轻人颇有个性,与众不同。其他群众演员大多是敷衍了事,只求偶尔能抢到个露脸的机会。但他却不一样,即使是个没有任何台词的路人甲角色,也要悉心揣摩,把角色演得淋漓尽致。
他一遍遍地琢磨这个路人的身份,揣摩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场景,以及他的心情如何。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成功地将每个小角色都演绎得栩栩如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话剧《报童》的导演注意到了这个与众不同的群演。虽然只是个配角,但陈宝国的表现令人瞩目,惊艳了所有人。
这次的成功为他开启了新的大门。不久后,《大渡河》剧组找上门,这次他直接担任男主角!首次担任主演,陈宝国压力倍增。
然而他并未被角色吓倒,反而更加努力地钻研。
在片场,他总是虚心向每一位前辈请教,以最谦卑的态度学习。剧组中的演员们都称赞道:"他是一个可塑之才,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事实表明,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
在回顾过往,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陈宝国如今的成就并非偶然。自他作为群众演员最基层的起步阶段,他就一直将自己视为“影帝”标准对待,以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铸就了如今的陈宝国。
说到这里,不禁让人想问,现在有多少年轻演员能像陈宝国那样,从最小的配角开始,认真地磨练自己的演技呢?可能,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小鲜肉”再红,也红不过老戏骨的原因吧。
爱情可能比戏剧性更重要,但戏剧性也很重要。两者不并存时,哪个更重要就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然而,戏剧表演始终是人类文化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陈宝国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戏剧性的浪漫,就像一场情感大戏一样。
在中央戏剧学院学习的那段时间,陈宝国可谓是一名全心全意投入的"书呆子"。他将大部分时间用于钻研演技,甚至几乎没有考虑过恋爱。
然而,在偶然观看的话剧《雷雨之前》中,他竟然邂逅了此生挚爱。
当时话剧要求女演员要剪短头发来扮演八路军战士,这让诸多女演员犯愁,大家都想能不能在帽子里藏着长发蒙混过关。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个女生毫无犹豫地站了出来,毅然剪短了自己的长发。
这个果决的行动,使陈宝国眼前一亮。这才发现,刚才那个姑娘是赵奎娥,他没想到,原来她还是他的同班同学。从那一刻起,陈宝国就认定了她是他的"命中注定的人"。
在追求赵奎娥的过程中,陈宝国可谓是下足了功夫。首先,他将身边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劝退,并放出豪言:"这个女生我一定要追到!"随后,他便展开了热烈的追求攻势。
最令人感动的是,陈宝国为了给赵奎娥买一辆“凤凰牌”自行车,他整整攒了4个月的兼职工资。这份深深的心意,打动了赵奎娥的心。
毕业之后,陈宝国和赵奎娥的感情并未因为分隔两地而淡漠,反而让他们更加珍惜对方。陈宝国开始在剧组跑龙套,赵奎娥则留校当了老师。
经过多年的努力,陈宝国终于在获得人生中第一个飞天奖后,与爱人步入了婚姻殿堂,得到了美好的结果。
赵奎娥在婚后为了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的教师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和教育子女的事务中。
有了这样一位贤内助的陪伴,陈宝国在演艺事业中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全力以赴。
现在的陈宝国,只要他有空,就会陪着妻子去旅游、逛街,他常说:"没有妻子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我。" 这大概就是爱情最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