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处世绝学: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樵耕诗话词有谈 2024-10-07 09:12:32

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原文】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菜根谭》

【译文】

一个刚踏入社会的人阅历虽然短浅,但所受社会不良影响也较少;一个饱经世故的人固然阅历深广,但其阴谋诡计等恶习也随之增加。所以一个正人君子,与其圆滑世故,不如诚实淳朴;与其谨慎小心,不如豁达大度。

这段文字深刻地探讨了人生阅历与人性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理想人格的一种向往。

涉世浅,点染亦浅:这里指的是一个人初入社会,经历较少,心灵相对纯净,受外界复杂因素影响的程度也较轻。他们往往保持着一种朴素、真诚的态度,对世界的认知较为直接和简单,较少受到世俗偏见和利益纠葛的侵蚀。

历世深,机械亦深: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个人在社会中摸爬滚打,逐渐熟悉了各种规则和潜规则,这种“历世深”的过程往往伴随着人性的复杂化。人们可能会变得更加圆滑、世故,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机械化的应对方式,以保护自己或追求利益最大化。

**君子与练达,不若朴鲁**:这句话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一种倾向。虽然“练达”意味着处事老练、通达,但作者认为,与这种过分精明相比,保持一种质朴、敦厚(朴鲁)的品性更为可贵。这是因为,质朴之人往往更能坚守内心的纯真与善良,不轻易被外界所改变。

与其曲谨,不若疏狂:进一步强调了人格选择上的偏好。“曲谨”指的是过分谨慎、拘谨,甚至可能为了迎合他人或避免冲突而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而“疏狂”则是一种洒脱不羁、率性而为的态度。作者认为,与其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谨小慎微、失去自我,不如保持一份疏狂,活出真我,即使这可能意味着不被所有人理解或接受。

这段文字不仅是对人性变化的深刻洞察,更是对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一种引导。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一颗纯真、质朴的心是多么重要。同时,也鼓励我们勇敢地做自己,不必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价,以更加真实、自由的状态去生活。总之,这段阅读让我们反思了人生阅历对人性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守自己的本真与原则。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