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9:30公众号更新,关注我,了解更多工程人的事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几天,河南大学大礼堂失火这个事登上热搜,作为百年建筑,它的存在,已经是很多人的精神寄托,尤其是河南大学的学子们,这回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让人扼腕叹息!
当然国务院督察组已经进驻河南大学,国家层面对此很重视,这回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在修缮期间失火,是碰巧线路老化还是施工期间操作不当所引发,目前猜测不一,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由于着火刚好发生在施工时间,不免让人猜测是施工管理的问题,毕竟施工过程中,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果处理不好,埋下隐患,也同样造成严重后果。
根据官方发布的招投标信息,修缮河南大学大礼堂的是北京同兴古建筑有限公司。该公司以435.6万的价格中标,合同工期是180天左右,要求在2024年4月7日全部完成施工。
但并未按时完工,这期间肯定有很多原因,具体原因目前不得而知,现在很多项目,都很难按时完工。
上网搜一下发现,这家公司在今年的短短三个月之内,中标了故宫博物院三个修缮工程,中标金额约1070万元。不得不说,还是很有“实力”的。
但这家公司在2023年3月份,受到过行政处罚,处罚的类型是在建设工程内设置宿舍,未进行内部防火检查。行政处罚单位是北京东城区消防救援支队。
也就是说一年前,已经爆出过该家单位的违规操作,而且是关于消防方面的,联想到河南大学的礼堂失火事件,发现有些事情是有迹可循的!
其实在工程行业,从中标到施工到最后的竣工验收,不会有平白无故的东西出来,为什么中标单位是你,而不是别人,也都是行业内的潜规则。多数时候并不是实力够不够硬,而是大家是不是利益共同体。
大家都知道转包和违法分包是不合法的,但很多项目中标单位,转手就会将项目包给另外的施工单位,自己赚取管理费,接到活的施工单位有时候不自己干,转手就分给几个包工头,到头来,中标单位和最后施工的单位中间隔了好几手。
即便很多施工单位很重视现场安全管理,但是到了包工头手里,很多规定已经抛之脑后了,加上转包之后,又缺少监管,所以施工中很多本可以避免的安全隐患就会变成必然存在。
比如网上爆出,河南大礼堂修缮施工期间,工人边吸烟边施工,这种行为能被披露出来,让大众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很多行为都被掩埋在冰山之下,因为并未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然,2022年河南大学的研究生翟某某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教育建筑遗产的消防与可持续保护利用研究,以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为例,在论文中已经指出了大礼堂的消防设备老旧,灭火器已达报废年限及部分消火栓箱门无法开启等问题。这也说明,当时的大礼堂确实在防火上存在疏漏。
当然这篇论文中指出,2019 年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宣布将对全国33家博物馆和文物建筑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实施挂牌督办,共发现火灾隐患 10.1 万余处,现已整改率达到 90%以上,其中就包括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这类教育建筑遗产单位。
同时对文物的安全事故原因进行了阐释,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文物建筑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发现,我国文物建筑安全面临的三大风险因素主要是火灾事故、法人违法及盗窃盗掘。
其中电气故障引发文物建筑火灾事故占比近 50%,主要包括电气线路和用电设施老旧,安装敷设不规范,超负荷使用或者使用不合格电器等原因导致。
由于自身结构和使用材料的特殊性,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些年代久远的建筑遗产原有的防火设计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经济发展和使用情况,进出其中的人员及行为也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从而造成建筑遗产具有先天性的火灾隐患,火灾事故令人触目惊心,产生的损失无法估计,亦不可逆。因此提升建筑遗产火灾防范能力、加强火灾防控等级迫在眉睫。
没想到一语成谶,论文中所讲的发生在河南大学礼堂中,对于文物建筑而言,火灾事故作为最重要的风险要素之一。
作为专业的修缮工程团队,肯定要将这个潜在的重要风险进行排查,这也是作为工程团队最基本的素养。
然而,施工期间发生火灾事故,对古建筑遗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不管怎么样,都难辞其咎!这不是天灾,必然是人祸!
有想法的朋友,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公众号后台点击:加群,一起聊聊工程职场人的事儿。
-END-
关注我,了解更多工程领域/设计院的事儿,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