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东馆参观全记录:中国历代书法馆(明代以前)

是个文化地平线 2024-12-02 19:54:45

和中国历代绘画馆相似,上博东馆的中国历代书法馆,也是目前唯一按照通史陈列,展现中国书法发展历程的展馆,两个展馆隔着大台阶相望。根据官网数据库的检索结果,上博书法藏品的数量,约为绘画的40%,对应的,书法馆面积也比绘画馆小一些。

老馆书法馆的明清书房布景,最早出现于董其昌特展,如今转移到东馆的海上书画馆

我对书法不太了解,之前在老馆的时候,绘画馆常去,书法馆只在去年临近关闭之际,才完整走了一遍。这篇整理文章,内容主要有赖博物馆的介绍展板,也可作为我对中国书法史的入门了解。

接下来开始分享,图片均为本人拍摄,册页类篇幅所限,一般只贴一张。

起源

书法馆布置风格和绘画馆类似,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怀素“种蕉学书”为典故布置的种蕉亭,芭蕉和奇石造型出自孙位《高逸图》的经典画意,又结合王维“雪中芭蕉”、张乖崖“水滴石穿”等典故,展现国人对笔墨的独特理解。天花板上投射的,则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八星宿。

汉字是以象形、指事、形声等法则构造的文字,具有独特的图像性。从商代到魏晋南北朝,汉字经历了篆、隶、草、楷、行的字体演变,又在不同时期、地域和应用范围,衍生出五花八门的变体。数千年来,中国古人在汉字不同结体的基础上,以毛笔书写出具有丰富运动节奏感的点、线,赋予其艺术生命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又和国画、篆刻等艺术交流碰撞,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先秦与秦汉书法

进入第一单元,商周与秦汉是中国文字书法孕育与发展时期。甲骨文契刻在龟甲、兽骨之上,内容多为占卜记录,书风浑朴,已初具书法意趣。金文则铸造在青铜器上,用以记事,或表明器物所属。

中国最早的文字书法,大多保存于石刻、甲骨、青铜器铭文之上,这部分展品就以这些文物为主。部分文物和老馆最后一次展出时一致。比如这片祷禾牛胛骨刻辞,刻于距今约3200年的商王祖庚时期。整块甲骨基本完整,刻辞齐全,是成套卜骨的第一版。记载了商王以以羌、牛祭祀祖先及自然神,祈求庄稼丰收的内容。

从书法风格上来看,这件牛骨刻辞为疏放型,笔画细劲,结体开阔,字心处留白较多,显得格外疏放,萧散而又空灵,给人一种“素手把芙蓉,步虚蹑太清”之感。

边上是商王康丁时期的毛笔墨书祭祀牛胛骨书辞,右上方有用毛笔写的几个小字。

西周金文端整雄浑,这件西周昭王时期铸造的召卣,盖子上铸有金文铭文,也是老馆时的常客。

边上是同属于西周时期的免簋铭文。这件器物仅存底部,铭文记载了其制作和使用背景。

西周毛公鼎是现存铭文最多的青铜器,现藏于台北故宫。书法馆展示了清代的篆书毛公鼎全形拓轴,可以看到毛公鼎内部饱满庄重的铭文。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割据,演化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字。这是齐太宰归父盘的铭文,属于齐系文字,笔画比较纤细。

石鼓文是先秦时期著名的刻石文字,记载了春秋时期秦公游猎之事,因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石鼓文发现于唐初,共计十枚,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为明代石鼓文拓本。

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书同文”政策,以小篆作为官方文字,同时隶书渐趋流行。这件始皇诏方升边缘铸有记录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铭文,是秦代的标准量具,具有极高史料价值。字体属于李斯负责制定的小篆。

秦始皇巡视天下,在泰山、琅琊、会稽等地留下刻石。琅琊台刻石传为李斯所书,原在山东诸城琅琊台。今残存秦二世诏书十三行,刻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古厚苍深,为秦篆名作。此系清嘉庆间拓本。

隶书用笔由圆转方,讲究起讫波挑,成熟于两汉时期,在西汉中后期渐趋定型。上图的西汉君有远行连弧纹镜,以及居延汉简,体现了汉代文字的风貌。

存世汉隶多见于简牍及东汉时期的碑刻,其中东汉铭刻书体最能体现两汉隶书的成熟形态。这件西汉五凤刻石拓印于清代,展现了早期隶书的风格。

东汉选择了明末拓本的隶书乙瑛碑册。乙瑛碑又名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东汉永兴元年(153)刻于山东曲阜。记鲁相乙瑛奏请为孔庙置守庙者事。雄古超逸,为汉隶成熟期代表性碑刻。

还有著名的东汉熹平石经周易残石。东汉末年,蔡邕向汉灵帝提议校订儒家经典,将其刻在石头上,这就是熹平石经。由于战乱,石经大多遭到毁坏,宋代之后偶有残石出土,现存数十枚,散落于全国各地。石经以隶书书写,方平正直,中规入矩,故也称“一字石经”。熹平石经在老馆也有展出,新馆升级为独立展柜,可以看到正反两面的刻字。

两汉时期,草书、楷书、行书也相继出现,到了汉末,汉字主要字体的演变已基本结束。

晋唐书法

魏晋时期,书法发展为不同流派和风格,涌现了一批成就突出的书家。三国曹魏的钟繇以楷书名世,被奉为“正书之祖”。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变革旧体,开创“二王”书风。南朝书风延续东晋新体,北朝流行北碑书体,楷隶杂糅,古拙峻拔。

这部分是整个书法馆,可能也是上博东馆人流最密集的区域,因为二王和怀素书法齐聚于此。

首先是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写给友人的书札——上虞贴,上博所藏为唐代摹本,笔致清劲,姿态妍丽,有章草余韵。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其书博采众长,创立行、草新风。

边上是王羲之儿子王献之的鸭头丸贴。王献之以擅长行草闻名,这是他写给亲友,吐槽鸭头丸效果不好的吐槽贴,通篇行笔流畅,回环往复,是代表王献之草书成就的传世名作。上博所藏为唐代摹本。

二王后方转角处有个容易被忽略的文物,北魏石婉墓志铭,字体古朴生动,具有早期北朝墓志的书法特征,堪称北魏墓志的精品。

隋代书法承接六朝,融会南北,楷书脱去隶书笔意,馆藏《董美人墓志》与《常丑奴墓志》是其中代表。唐代书法注重法度,尤以楷书为最,初期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为典范,其后则有颜真卿与柳公权。行书入碑始于唐代,李邕、张从申引风气之先。草书以“二王”为基础,发展出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书体。

这次上博拿出了压箱底的苦笋贴,这是唐代草书名家怀素唯一没有争议的传世真迹,也是195件禁止出国文物之一。怀素是长沙人,法名藏真,工狂草,张旭并称“颠张醉素”。用笔圆转灵动,自然古淡,深得二王风致。

宋代书法

北宋初期延续唐代书风。宋太宗刻制《淳化阁帖》,推动帖学繁盛,崇尚“二王”,行、草流行。北宋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名声最著,并称“宋四家”,均以行书见长,其风格被概括为“宋人尚意”。另外,沈辽擅长楷、行书,风格清妍;宋徽宗赵佶重视书学,楷书独创“瘦金书”。

此次展出了北宋四家中两位的作品,首先是苏轼的楷书祭黄幾道文卷。苏轼就是苏东坡,四川眉州人。此卷楷书是苏轼与其弟苏辙联名哀悼好友黄好谦的祭文,书于元祐二年(1087),作者时年五十一岁。

另一幅是米芾的行书多景楼诗册。米芾是太原人,工书画、精鉴别。此册系登临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多景楼所作题诗,为其传世大字杰作。不过关于这幅作品也有真伪方面的争议。

南宋书法如宋高宗赵构,上溯虞世南、智永;吴琚笔致清润遒丽。张即之独树一帜,风格恣肆。两宋文人如司马光、王安石、陆游、范成大、朱熹、魏了翁、赵孟坚等,大多擅书而不以书名世(上博藏有王安石的楞严经旨要卷,也是禁止出国文物)。

南宋展示的是魏了翁的行书文向帖卷。魏了翁是四川蒲江人,官至签书枢密院事。工书,擅篆、隶、行、草。此系其致赵范信札,论及内外军政诸事,用笔自然淳厚,书于宝庆元年(1225),时年四十八岁。

元代书法

元初书坛,赵孟頫与鲜于枢提倡师法晋唐,推崇晋人风韵、唐人法度,开启元代崇韵尚法新书风,二王书风一脉又成为书法发展的主流。赵氏兼善诸体,尤以行草、楷书为佳,亦是将诗、书、画合为一体的倡导者。其书法与书论影响深远,从学者有张雨、虞集、朱德润等。

此次展出的赵孟頫行书十二札册,是他给亲友费拱辰、吴瓘等人信札的合册,为中年至晚年所书。过去受展厅面积限制无法全部展出,此次展出了完全版。

冯子振、溥光诸家,则在赵孟頫一派之外另辟蹊径,延续“宋人尚意”书风,为元代书坛带来雄健之气。在复古思潮影响下,古文字研究再度兴起,诞生了周伯琦、吴睿等篆隶书家。

此次展出了冯子振的行书虹月楼记卷。他是湖南攸县人,工行书。此系其自书《赠朱君璧诗并序》一文,笔力遒劲。作于泰定四年(1327),时年七十一岁。

元末战乱四起,一些士人隐居不仕,如杨维祯、陆居仁、倪瓒等,以书为寄,面貌各异,别具一格。此次展览两幅,其一为杨维桢的行书真镜庵募缘疏卷。他是诸暨人,元末避乱,徙于松江,工书,用笔多章草意。此系其晚年为真镜庵所撰募缘启事,庵址原在浦东,用笔古拙苍奇。

另一件是倪瓒的行书致默庵先生札卷。他是无锡人,元四家之一。元末战乱,倪瓒避世隐居,往来于太湖一带,工楷、行。本札致其友默庵沈右,系中年书作,用笔秀润,静谧浑朴。

以上,便是书法馆明代以前的作品,逛馆进度近半,下一半,下回分解。和中国历代绘画馆相似,上博东馆的中国历代书法馆,也是目前唯一按照通史陈列,展现中国书法发展历程的展馆,两个展馆隔着大台阶相望。根据官网数据库的检索结果,上博书法藏品的数量,约为绘画的40%,对应的,书法馆面积也比绘画馆小一些。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