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8 8 期
撰 稿:王艺涵
编 辑:秦 风过去一年间,西安高新区三期建设的一再提速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该开发区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核心板块丝路科学城,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无人机的视角中,如今丝路科学城内到处塔吊林立,忙碌的工人和往返的工程车辆相互交织,其中未来之瞳·瞳系列项目,包括圆形水面、文化艺术中心雏形已现……
事实上,丝路科学城所承载的使命,更多剑指区域发展的未来高度。
在这片220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一城三区十组团”的新空间布局结构,不仅将推动区域产业的发展,也将推动高新区乃至全市、全省在“产城景”深度融合中走向更深一步。
时隔一年,丝路科学城实际建设进度如何;核心“KPI”指标加速背后,体现出怎样的发展逻辑和决心;未来又是否能达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硬科技创新高地、秦创原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大平台、彰显中国气韵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交流中心、绿色智慧的未来理想城等目标,引领并推动高新区“聚变”升级?
以上种种疑问,或可从日前召开的“西安高新区召开丝路科学城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寻得答案。
01“干货满满”
从概念规划正式亮相,到如今建设一年以来,丝路科学城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与期待。
说关注与期待,无外乎两个原因——官方动作迅速,以及规划“干货”满满。
就官方动作而言,自2021年6月9日丝路科学城概念规划正式亮相,到西安高新区便举行了建设誓师大会暨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中间仅仅隔了一周。尤其是涵盖27个重点项目、超过1000亿元的总投资,显然,高新区对此的谋划并非一朝一夕……
再看具体规划,丝路科学城由中央创新区、生态文创区和硬科技产业区三个片区组成,并围绕“5561”现代产业体系,布局科创金融、国际社区、生态文创等十个产业组团,最终形成“一城三区十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产业组团发展的优势此处不再多述,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三个片区中以“总部+研发+居住”为主要承载功能的中央创新区,建成后,从业人员在区域内就能满足居住与生活的需求,从而实现整个丝路科学城区域内小的“职住平衡”,达到减少边际成本的同时,更能留下人才。
而这,也正是国内不少CBD在发展中面临的一大掣肘。
另外,从更大的空间或者说产业布局来看,丝路科学城是西安高新区规划构建“一核两翼”万亿级生产力空间新布局和“一心双廊三片区”空间结构的核心区域,也是高新区“三次创业”的主战场、主阵地。
“核心”、“主战场”、“主阵地”字眼背后,丝路科学城的使命与目标定位亦愈发明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硬科技创新高地、秦创原的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大平台、彰显中国气韵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交流中心,建设绿色智慧的未来理想城,争做秦创原建设的使命践行区、核心引擎区和示范样板区……
02“雏形”如何?
项目体量、目标定位,都决定了建设丝路科学城是一项事关长远的系统工程。
因此在发展之初,西安高新区就给丝路科学城定下了“一年见雏形、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立新城”的发展基调。
如今,适逢一年之际,丝路科学城的进度如何?
8月8日,镐京笔记(ID:Haojing2022)从西安高新区召开的丝路科学城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发现了一些“新亮点”。
首先是,外在骨架初具“雏形”之姿。
如,丝路科学城谋划布局的“六横七纵”路网体系,纬三十二路、纬三十六路等“大动脉”次第打通,各组团间实现互通互联,城市骨架初显。以永安渠海绵城市生态公园、仪祉湖公园等一批公园相继开园,丝路科学城更为精细的城市治理,道路绿化全面提升的形象已初显。
其次是,内在实力亦有“雏形”态势。
如,中央创新区目前在建的未来之瞳•瞳系列建筑、丝路国际金融创新中心等重磅项目;生态文创区借助仪祉湖水利风景区建设运营经验,持续推进高端文创项目建设,构建生态文创产业雏形;硬科技产业区三星项目二期、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20GWh动力电池项目、秦创原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器等产业项目建设的加速推进。
据悉,目前丝路科学城已聚集企业近40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15家,高新技术企业217家,并形成了以一众龙头企业为代表的世界级光电子产业集群、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以及百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2021年,丝路科学城片区实现生产总值181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0亿元;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176亿元。今年上半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416.7亿元;完成固投450.7亿元。
短短一年,频繁引得三星、奕斯伟、中兴等企业和世纪证券西北总部等金融机构“用脚投票”,丝路科学城核心“KPI”一再加速的背后,与其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规划,以及倾全区之力建设的西安高新区密不可分。
2022年作为西安高新区“四个高新”(实力高新、科创高新、品质高新、幸福高新)建设提速之年,共谋划重点项目537个,年度投资额1800亿元。这其中,丝路科学城占了287个项目,年计划投资达到1079亿元。
丝路科学城之于高新区的意义不言而喻。
03“高新路径”按照愿景,到“十四五”末,丝路科学城将聚集人口50万、经济规模达到1万亿元,成为西安高能级产业片区和高品质城市片区。
高能级产业片区,除了上述提及的入驻企业数量、质量及形成的产业集群外。在丝路科学城目标定位中,还有一些“特色化”的元素蕴含其中。
譬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硬科技创新高地,西安高新区作为“硬科技”一词的发源地,再有代表力不过,再加上集聚大科学装置、协同创新平台,全面打造高质量创新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措施,也或将成为其独特的“高新路径”。
至于高品质城市片区,将之与绿色、智慧、理想城等字眼相对应起来,则更好理解。
随着中国城镇化率逐渐攀升的当下,越来越的城市都踏上了探索“产城融合”的道路,以人为核心,城市提供相应的产业、民生基础配套已经成为了主流。
丝路科学城也不例外,并在此基础上试图走的再“深”一步——打造一座“产城景”深度融合的理想城。
目前围绕着丝路科学城建设的一再提速,串联周边的多条道路、地铁、云巴、沣邑大桥等重要交通工程加快建设,园区内学校、医院等基础配套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丝路科学城还依托秦岭生态屏障,围绕沣河、潏河、太平峪河等9条河流,利用仪祉湖、和迪水库等湖泊,构筑10条生态绿廊,形成“九水聚心”的蓝绿体系框架。
其实,梳理国家级高新区创业发展进程不难发现,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与高新区快速发展和管辖区域面积的不断扩大,对其管理体制、发展战略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具体到西安高新区近年来的探索发展道路来看,其精准的靶向施策应该仅仅只是个开始……
(图片来源于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