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许世友将军卧病在床,病情日益加重。他深知自己的时日不多,便决定为自己做最后的安排。他叫来工作人员,心情沉重地说:“我要写一份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许世友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请求:死后土葬。每当提到这个话题,许世友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自己的母亲,眼中充满了难以掩饰的悲伤,哽咽几次无法继续。
报告送交中央后,土葬请求成为许世友最为牵挂的事情。随着病情不断恶化,他几乎每次清醒时都会问家人:“报告批复了吗?”可时间一天天过去,中央迟迟没有回应,直到10月22日许世友去世,邓小平依然未对报告做出批复。
邓小平最终在这份令他感到为难的报告上做出了决定。这一决定的背后,既有他与许世友革命共事的情谊,也有对许世友经历的尊重。那么,这一请求究竟为何让邓小平犹豫不决?许世友又为何如此执着于土葬?
自从1956年起,毛主席就提倡全国实行火葬,认为火葬有助于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毛主席希望国家领导干部能够带头执行此政策。他和周总理等领导人共同发起了火葬倡议,要求革命领导们率先垂范。这份倡议书送到许世友手上后,他无法平静,带着倡议书直接来到了中南海见毛主席。
见到毛主席时,许世友带着深深的忐忑。他知道,作为一名革命将领,自己不应违反中央的政策。然而,他从小就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为他付出的一切始终深深烙印在心中。他终于鼓起勇气说:“主席,我是家里唯一活下来的孩子,从小丧父,母亲把我从人贩子手里救出来,带着我乞讨为生。后来,我离家参加革命,没能尽孝。如果我走了,我想回到老家,和母亲葬在一起。”
毛主席听后并未立即表态,只是微笑着说:“你现在还年轻,五十多岁嘛。等到那一天,你的想法可能会变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世友对土葬的坚持从未动摇。1979年,他从越南战场归来,身体状况已不如往日,便寄了一封信给儿子,信里写道:“给我买口棺材,放在老家。”儿子依言而行,买了一口棺材放在老家,但没想到,直到许世友去世,这口棺材始终未被使用。
1985年,许世友的健康急转直下。病榻上的他依然记挂着土葬的请求。在尚未得到中央回复的情况下,他在清醒时对侄子说:“如果批不下来,你就找辆卡车,拿塑料布把我包起来,拉回老家,随便挖个坑,把我埋在我妈的坟前。”
当时,中央的规定非常明确:国家领导干部去世后应当火葬。因此,在没有得到批复之前,许世友的家人和朋友都不敢擅自行动。然而,时间紧迫,中央领导层也为此事感到为难。土葬不仅与政策相悖,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最终,邓小平在犹豫再三后,写下了“照此办理,下不为例”八个字,特批许世友可以土葬,但要求此事不得成为先例。
带着邓小平的批复,王震将军来到许世友家中,向家属传达了这一决定。同时,他还传达了邓小平提出的三项“禁令”:追悼会不准开,不准在报纸上刊登消息,家属也不得将此事外传。对于这些条件,许世友的家属没有异议,毕竟,他们已经达成了许世友的遗愿。
得到了中央的特批后,许世友的安葬事宜迅速展开。治丧委员会的主任向守治少将负责组织,副司令员郭涛负责选定墓地。按照许世友的遗愿,墓地选在了河南省新县的许家村,距离他母亲的墓地东北方40米的一块林地。棺木则由后勤部赵绪振副部长专门请广州军区帮助,紧急从广西采购了上好的楠木制作而成。
1985年10月30日,许世友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南京低调举行。由于不准登报宣传,只有部分党内领导干部和代表出席。11月9日,许世友的灵柩由车队护送回到了他的老家新县。整个葬礼依照他的遗愿,保持了极简的风格,遵循了他一贯的节俭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