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士兵的15件单兵装备,真正武装到牙齿

海绵宝宝谈人物 2024-09-18 18:37:08
钢盔

二战中德国陆军士兵佩戴的钢盔(Stahlhelm)的型号主要有M35,M40和M42三种类型。

一战期间德军使用M16,M17和M18三种类型钢盔,奠定了日后德军钢盔的基本样式。1932年陆军下令测试一种新的钢盔,名为M33钢盔。M33钢盔保留了一战钢盔基本样式,但使用了硫化纤维材料,大幅度减少了重量。1933年初M33钢盔被少量生产,并发放给步兵,炮兵和通信单位。M35钢盔发行后,M33钢盔就被停止使用,剩余库存重新发放给消防队和警察部队等。

1934年国防军开始研发新式钢盔,名为M35钢盔。M35钢盔使用一整块钼钢板多次冲压制成,保留了原来钢盔样式,缩小帽檐和卷边尺寸,取消了安装前额护板的突出通风孔,用空心铆钉代替通风孔。内部采用全新的皮革内衬,提高了佩戴者安全,舒适和可调节的。M35钢盔比之前钢盔重量更轻,更紧凑,佩戴更舒适。1935年6月25日国防军正式发行M35钢盔。

M35钢盔的内衬,中间绳子可以用来调节内衬大小来适配佩戴者头部

1940年发行M40钢盔,是对M35钢盔的简化修改,制造采用了更加自动化的冲压工艺。M40钢盔主要变化通气孔直接冲压在外壳上,而不再使用单独配件。其他方面M40钢盔和M35钢盔完全相同,所以当时还是称M40为M35钢盔,M40钢盔名字是收藏者为了区别而取得。

M42钢盔是战时希特勒要求降低成本的结果。M42钢盔的卷边被取消,因而加快了制造过程,还能减少每顶钢盔的钢铁用量。钢盔外壳涂料颜色通常为哑光灰绿色(陆军)或蓝灰色(空军)。1943年取消了钢盔贴花,以加快制造速度并降低钢盔的作战能见度。在战争后期制造的M42钢盔质量大不如前。

护目镜

德军为山地部队,机动部队和飞行员等人员配发了一副通用护目镜。通用护目镜由皮革制成,上面安装两块镜片,镜片进行了防雾和硬化处理,能抵御沙尘和小碎片。不同单位可以配备不同镜片。通用护目镜用一根可调节弹性带固定在头上,不用时可以固定在钢盔上。

还有一种可折叠塑料护目镜是1942年推出的M42护目镜(Augenschützer 42)。

不同于上面的通用护目镜,M42护目镜是一种价格低廉,易于制造的护目镜,使用寿命并不长,属于一次性消耗品。

M42护目镜由可折叠的塑料镜片构成,共有两个正面镜片和两个侧面镜片,四片镜片由三条灰色布条固定在一起,侧面镜片上下各有四个通气孔。镜片可以在布条部分折叠起来。镜片边缘用黑色天鹅绒镶边。侧镜片打孔固定一根松紧带,并有金属扣可以调节长短。

M42护目镜共有两种型号,彩色镜片用于遮阳,透明镜片用于防尘。为了便于识别,两种型号护目镜使用不同颜色信封区分,彩色护目镜装在深绿色信封,透明护目镜装在白色信封中。

顺便说一下隆美尔元帅经常佩戴的护目镜并不是德国的,而是英国的防毒气护目镜(Anti Gas Goggles)

据说是英国少将迈克尔·甘比尔-帕里(Michael Gambier-Parry.)被隆美尔俘虏,隆美尔邀请他共进晚餐。在他们谈话中,帕里告诉隆美尔,他的德国士兵拿走了自己的帽子。隆美尔大怒,下令士兵返还帕里的帽子,作为感谢,帕里把自己的护目镜送给了隆美尔。

还有一种说法是德军在欧洲和北非缴获了大量英军的护目镜库存。

防毒气护目镜由塑料镜片制成,镜片上边缘固定一块蜡布,然后用一根松紧带佩戴在头上。蜡布和镜片上有四颗摁扣,上下固定住,就可以将平面镜片变成贴合脸部的立体样式。

防毒气护目镜通常每六片一组(三片深色,三片透明),放置在一个卡片文件夹内,每个士兵发放一个文件夹。士兵在佩戴防毒面具前,可以先佩戴护目镜来保护眼睛,但护目镜不能替代防毒面具,所以一旦发现毒气,就必须立即摘下护目镜佩戴好防毒面具。

博物馆内的隆美尔制服,军帽和护目镜

子弹袋

二战德国士兵使用的子弹袋基于一战时M1911子弹袋设计。子弹袋使用棕色或黑色荔枝表皮纹路的皮革制成,1943年7月开始所有子弹袋头涂成黑色。德国士兵在军用腰带上安装两个子弹袋,一个子弹袋分为三个小袋,每个小袋只能安装2个弹夹,每个弹夹5发子弹,所以一个子弹袋可以放置30发子弹,两个子弹袋一共有60发子弹。

子弹袋背面有两根皮环用来穿过军用腰带,中间顶部有一个金属D环,是用来固定Y形支撑带。

放置两个弹夹的子弹袋

子弹袋固定在军用皮带上

Y形支撑带

Y形支撑带是1939年国防军推出的单兵装备,正式名称为有辅助带的皮革支撑带(Koppeltragegestell aus Leder mit Hilfstrageriemen)。Y形支撑带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用肩部支撑军用腰带的重量,二是可以在Y形支撑带上固定装备,比如行军包和野战饭盒等。

Y形支撑带有点像背带裤上的背带。Y形支撑带主要由三根顶端带有金属钩的皮带组成,背面皮带金属钩固定军用腰带,正面两根皮带金属钩固定子弹袋D环。正面两根皮带还带有辅助带,顶端是D环,用来固定行军包上。三根皮带用一根金属圈固定连接。

Y形支撑带背面D环可以固定行军包,装备(比如折叠帐篷布)和A形装备架。

行军包

二战德国士兵共使用了两款行军包,M34行军包和M39行军包。

M34行军包发行于1934年11月1日,设计基于一战时期的德军行军包,外观变化不大。M34行军包正面翻盖上用动物皮革自称,上面覆盖动物毛皮,其他部位都由帆布制成。

M34行军包顶部固定了两根可调节皮革背带和辅助带。行军包上有多个皮革环可以固定一些装备。主包体的可以左右打开,用三根皮带扣开合。M34行军包还自带一个存放野战饭盒的帆布袋。

M39行军包是1939年和Y形支撑带同时发行的单兵装备。

相对于M34行军包,M39行军包取消了两条皮革背带和辅助带,行军包顶部增加了皮革固定的金属钩,用来连接Y形支撑带上的D环,这样可以将Y形支撑带作为M39行军包的背包带。M39行军包顶部增加了两个金属D环,可以固定A形装备架上的金属钩;行军包正面的皮环也是用来固定A形装备架,然后其他装备可以固定在A形装备架上。M39行军包内的野战饭盒帆布袋取消了。

军大衣,毛毯和防水帐篷布通常卷成长条形,然后用皮带固定在行军包外一圈。行军包翻盖口袋上放置个人洗漱用品、缝纫工具,内衣和毛巾。主包内放置袜子、野战饭盒、左右两只鞋子和擦鞋工具、98K清洁盒、肉类罐头和帐篷绳,其他还可以放置毛衣、手套、围巾和船形帽等。

A形装备架

A形装备架(Gurtbandtragegerüst)的全名是织带承重支架,于1939年4月正式推出,是同Y形支撑带和M39行军包一起发行德国士兵单兵装备。A形装备架不能单独使用,需要和Y形支撑带或M39行军包搭配,主要功能是背负士兵的各种装备。A形装备架还有一个搭配使用小型的战斗突击包。

A形装备架共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带有皮带的;另一种是全织带,这种也被称为热带A形装备架。

A形装备架和Y形支撑带的连接示意图。上面两个D环和Y形支撑带的上,下面两个D环固定在Y带的辅助带上。

A形装备架和M39行军包的连接示意图。A形装备架四个D环分别固定在M39行军包顶部和左右两侧金属钩上,然后再用行军包正面皮带环固定A形装备架上下两条织带。

以下展示的是A形装备架固定各种装备的示意图

A形装备架固定战斗突击包

A形装备架固定战斗突击包和野战饭盒

A形装备架固定野战饭盒和防水帐篷布

战斗突击包

战斗突击包(Beutel zum Gefechtsgepäck)是固定在A形装备架的小包。战斗突击包主要由野战灰或橄榄绿色的帆布制成。战斗突击包的尺寸为长28厘米x宽13厘米x高8.5厘米。

战斗突击包的正反面。战斗突击包中间的皮带用来固定开合。打开战斗突击包,上面的方形小口袋是专门放置M34步枪清洁盒(Reinigungs Gerät 34)。下面两个口袋可以放置食物,士兵衣物或其他物品。战斗突击包背面下部左右两个布环是用来固定在A形装备架上的。

防水帐篷布

二战德国士兵使用的1931年推出的防水帐篷布(Zeltbahn)。防水帐篷布采用了三角形剪裁,两对边长203厘米,底边240到250厘米。对角上有十二个纽扣和扣眼,用于和其他防水帐篷布相连组合一起。底边有六个扣眼,上面有六个纽扣。抽绳可以穿过六个金属孔,然后把防水帐篷布穿在身上,用抽绳拉紧。三个角都带有一个大金属孔,用于穿过帐篷钉子固定在地上。

早期防水帐篷布颜色为原野灰,1939年德军开始使用迷彩图案(碎片迷彩),使用棉斜纹布料制成,织的很紧密,以达到防水效果。碎片迷彩花纹共有浅色和深色两个色调,所以防水帐篷布一面为深色,另一面为浅色。

防水帐篷布可以当做雨衣穿戴,德军规定了三种穿戴防水帐篷布的情况,分别是骑马,骑自行车和步行。帐篷布中间有一条缝,士兵可以套头穿过。

防水帐篷布主要还是作为露营帐篷使用。根据不同数量防水帐篷布组合,可以组成单人,双人,四人,八人和十六人帐篷。

由四块防水帐篷组成的四人帐篷

德国士兵还随身携带一套帐篷装备,包括2米长的帐篷绳,4根帐篷杆,3根金属帐篷钉和3根木钉,所有装备放置在一个帆布帐篷配件袋中。

防水帐篷布不用时就卷起来,用两个皮带扎紧,固定在Y形支撑带,行军包或A形装备架上。

野战饭盒

二战德国士兵使用的野战饭盒是1931年3月23日发行。野战饭盒用铝制成,表面涂漆,从顶部看为肾形。野战饭盒容量为1.7升,高度为14厘米。

M31野战饭盒分为两个部分:上面为带金属把手的盒盖,可以用作锅子加热食物;下面是带铁丝提手的主盒,里面带有组合的叉子和勺子。

盒盖和主盒分离样式

主盒内的餐具

野战饭盒可以固定在干粮袋,Y形支撑带或A形装备架上。

干粮袋

二战德国士兵使用的M31干粮袋是用帆布制成,里面可以放置护目镜,步枪清洁盒,定量口粮,毛巾,餐具,眼镜,野战帽,黄油盒,香烟,野外炊具,清洁用具和备用弹药等物品。

干粮袋内的部分物品

M31干粮袋顶部有两个布袋环用来穿过军用腰带,中间布带金属钩用来固定住军用腰带。干粮袋正面有两个皮革环,可以用来固定野战饭盒和军用水壶等物品。

军用水壶

二战德国士兵使用的M31军用水壶为0.8升,而医务兵随身多携带一个1.2升到1.5升容量的水壶给伤员使用。军用水壶表面的毛毡套可以保温,也可以弄湿毛毡套来让水壶降温。早期的M31军用水壶使用铝制造,带有一个表面涂黑漆的方形水杯。1941年为了增加耐用性,毛毡套改为了电木套。

为了节约铝材,军用水壶材质变为了钢。水杯的材质也从铝,变为了电木,最后变成了钢,水杯样式也变为了梯形圆柱,容量为0.25升。

军用水壶用一根皮带固定在干粮袋正面的皮环上。

步兵铲

二战德国士兵使用过两种类型的步兵铲,第一种1938年前固定步兵铲,第二种是1938年推出的折叠步兵铲。

固定步兵铲全长是约55厘米,铲头宽约14.5厘米,长约18.5厘米。铲子由三个部分组成,铲头,金属柄和木柄。铲头和正面金属柄为一体,背面金属柄有一个三角形焊接在铲头背面(一战步兵铲使用铆钉固定),木柄插入两个金属柄中间,然后用两个平头铆钉插入固定,木柄尾部为球形。

1938年11月12日德军推出了一款折叠步兵铲。折叠步兵铲的展开长度大约为70厘米,折叠长度大约为50厘米。

折叠步兵铲的铲头固定在一根金属杆上,可以向内完全折叠,也可以向外180度展开折。铲头有个上下旋转螺母,折叠完成后就旋转螺母向上固定住铲头即可。

折叠步兵铲共有三种折叠样式,收纳时向内折叠,使用时向外折叠180度,折叠成90度可以作为铁镐使用。

收纳时

使用时

当作铁镐使用时

防毒面具和防毒面具罐

虽然二战中并没有发生毒气战,但作为一战毒气战的惨痛教训,二战期间德国士兵随身标配防毒面具,主要有两个型号M30和M38。

左边为M30,右边为M38

M30防毒面具的面罩由橡胶布制成,外框为软皮革;M38防毒面具的面罩则全部由橡胶布制成。两者的镜片和固定头部带子也有所不同,M30固定头部带子呈土字形,而M38呈大字形。

左边为M30,右边为M38

防毒面具下面连接一个过滤罐(Filter Einsatz),共有四种型号:FE37,FE37R,FE41和FE42(从左到右)

防毒面具不用时就放置在一个金属圆罐中,在二战期间国防军共使用了五种不同样式的防毒面具罐。

防毒面具罐的罐盖内是备用眼镜盒,里面存放着用金属弹簧固定的两片镜片。

备用眼镜盒打开

两片包装完好的镜片

罐底部是用来清洁镜片的清洁布。

防毒面具罐顶部有个背带,士兵可以背在肩膀上。底部有一根短金属钩,固定在军用腰带上。

刺刀

在98K步枪上使用的刺刀名为84/98型刺刀(Seitengewehr 84/98)。

刺刀为直刀单刃,一侧带有血槽。刺刀总长度为380到388毫米,刀身长度为250到255毫米。84/98型刺刀是从一战就开始使用的刺刀,共有三种型号,第一型和第二型为木制手柄,其中第二型刀背带有锯齿,国防军主要使用第三型,使用棕色或红色电木手柄。

刺刀通过刀柄尾部卡槽固定在步枪的枪管下方

84/98型刺刀配件主要有刀鞘和皮革套。

84/98型刺刀通常单独固定军用皮带上或固定在步兵铲的皮套上,下图是固定在步兵铲的皮套上。

高筒靴

高筒靴是二战德国士兵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基于一战时高筒靴的设计。高筒靴整体高度为30到40厘米,由棕色或其他颜色动物皮革制成,然后经过涂黑和抛光处理。高筒靴由鞋筒和鞋身组成,鞋筒由光面皮革,鞋身为绒面皮革,这样做是为了防水之用。

鞋底为一个皮革制全鞋底,前掌鞋底和鞋跟。前掌鞋底带有鞋钉,通常是一排五个,鞋钉总数量取决于生厂商,鞋子大小和工人,大多数为35到40个鞋钉。一些脚趾位有半月形的铁板,鞋跟有马蹄形的铁板,这些都是为了鞋底更耐磨来延长皮革鞋底的使用寿命。

不过因为二战爆发造成皮革短缺,从1939年开始高筒靴只发放给前线部队。1940年8月开始发行绑腿和低筒靴,发放给所有二线部队。1941年所有新兵都配发绑腿和低筒靴。1943年高筒靴完全停产,只是用绑腿和低筒靴。军官和士兵可以自行购买高筒靴使用。

图中是一名山地兵,穿绑腿和低筒登山靴

全文完

3 阅读:271
评论列表
  • 2024-09-19 05:56

    首先,文章内容翔实全面!图片准确清晰,应该给小编加鸡腿🍗!第二,德三军服真的漂亮。不论是钢盔还是最后一图的山地帽都很帅气实用。第三、既然是德三单兵装备,人手一支的98K哪去啦?先期装备装甲兵和伞兵部队的、中后期大面积装备三军班级以上军官、宪兵部队的MP40冲锋枪哪去啦?除了钢盔,德军每人都还配发了船形帽和山地军帽哪去啦?[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