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边缘人,把曾凡博和崔永熙放在一起,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杨洋也有篮球梦 2024-09-26 03:31:23

我们把崔永熙获得篮网队双向合同的这件事情,往前倒一倒。

其实,就能知道他为什么能够成为近年以来首位成功的球员。

在打完夏季联赛之后,其实那个时候的崔永熙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同时也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没有办法,只能是先回到国内。

但是,回来了之后,他冷静的想了想,觉得还是得再过去,不能就这样放弃了。

于是,他又启程了,甚至连国家队的召唤都缺席了。

这次来到之后,崔永熙算是想的很清楚了,那就是让自己的经纪团队不顾一切的去联系所有能够联系上的球队,并且表态:我是绝对不打算回CBA了,如果NBA的球队能给正式打常规赛的机会那就更好,反之,哪怕是打一个赛季的发展联盟比赛,也没有问题。

说白了,只要是愿意给一个接纳的机会,怎么样都可以。

有了这个态度“打底”,接下来就迎来了真正的转机。

本身,NBA的绝大多数短期合同以及双向合同的球员,对于签约他们的球队来说就是“刮彩票”。

他们这些球队的管理层和球探,也不知道到底哪个是真正的具备潜力,哪个是真正的“水货”。

话说,别说这种了,那是每天正经选秀的那些,还有“状元”打不出相匹配成绩的,后面顺位逆袭的选手。

所以,也不能过度“神话”了这些NBA球探的作用,只能说,他们的眼光和经验确实独到一些,能够比较大概率的判断出来一名球员未来的发展可能性。

鉴于此,至于这些获得短期合同和双向合同的球员,NBA的这些球队在内心深处压根也没有真正的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毕竟,这个确实也不太现实。

翻一翻数据,确实有打出来的,但是,整个的概率和最后能够达到的高度,还是不那么乐观的。

这批球员最大的作用,还是“备用”。

以防球队正常的轮换阵容出现“大面积”伤病的时候,导致无人可用。

当然,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球员的发挥确实是比较的令人惊喜,对于这种意外收获,这些球队也是喜闻乐见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发现不了璞玉,能够凑个人数,也是不错的,反正那么一点薪资,在现在的劳资体系之下,基本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但是,这个机会,作为NBA的球队来说,可以给崔永熙也可以给杨永熙。

所以,这就看谁的态度最好了。

崔永熙正是因为想明白了眼下的处境,所以,才给自己的态度摆的非常端正,这样,双向合同就来了。

说到这,就想起来了之前的曾凡博,其实,按照他的身高、打法和运动能力,大概率也能混到这样的一份双向合同。

毕竟,还是比较符合当下NBA的“审美”。

然而,由于整个团队的归化不到位,没有真正明白自己的优势点在哪,加上和北京队的沟通也不是特别好。

所以,就成为了现在这个局面。

如果当时他也能按照崔永熙的这个路数,说白了,其实都是当年渡边雄太的路数。

其他的都不讲,就是各种“赖”和各种“蹭”。

反正,我就是要留在这里,不管你们怎么看我。

鉴于此,想要成功,除了需要提前做好规划之外,还要有一点点“厚脸皮”。

曾凡博确实是有一点点可惜了。

接下来张云松和许利民的配合,看看能不能带来不一样的转机。

反正,也不一定非得在NBA打球,但是,无论在哪,都要持续进步。

1 阅读: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