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听,这鞭炮声越来越近,新年的脚步可是一刻不停歇,正欢快地朝我们奔来!而腊月十六便是新年的开始!
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腊月十六可是大名鼎鼎的“尾牙节”,又叫“尾祃”,承载着千百年的古老传统。从田间祈愿风调雨顺,到市井欢庆热闹非凡,处处散发着独特韵味。
尾牙节的源头要追溯至古代农耕时代。那时,土地可是庄稼人的命根子,一家人的温饱全系于土地神的庇佑。这位备受尊崇、被称作福德正神的土地爷,不仅守护着一方水土,更是商人们眼中的财神化身。大家深信,虔诚敬奉土地神,日子才能富足安宁。于是,尾牙节应运而生,成为人们感恩土地神的庄重时刻。
每逢尾牙节,祭拜土地公是头等要事。天还没亮,商家们就忙碌起来,精心筹备供品。猪头、全羊、肥鸡,“三牲”摆放得整整齐齐,尽显诚意;应季的五果,红似火、绿如翠,鲜艳夺目,满是生机;还有各类精心制作的六斋素食点心,小巧精致,格外诱人。搭配手工糕点、香茗热茶,一一陈列于土地公神像前。红烛摇曳生辉,香烟袅袅升腾,老板携员工三跪九叩,口中念念有词,祈愿财源广进、阖家平安。
这一天的尾牙宴更是热闹非凡,不只是敬神仪式,更似商家的团圆盛会。店内张灯结彩,宴席桌上山海珍馐、家常美味应有尽有。酒过三巡,抽奖环节瞬间点燃气氛,实用好物、丰厚红包等奖品不断,惊喜连连;员工们也纷纷上台一展才艺,歌声悠扬、笑话逗趣,欢声笑语交织回荡,情谊升温,凝聚力爆棚。宴席尾声的“抢尾牙”风俗更是有趣,打包剩菜时,谁要是抢到肥嘟嘟的扣肉、威风凛凛的大蟹等寓意吉祥的菜品,就仿佛抢到了新年好运,众人笑闹着争抢,为节日添足了喜气。
目光转向内陆,南方不少地方有“腊月大扫除”的习俗。腊月十六,全家总动员,笤帚、抹布齐上阵,房顶屋角的积尘、桌椅橱柜的污垢被一扫而光,将旧年的疲惫、晦气统统清扫出门,以敞亮洁净之姿迎接新春。北方呢,则有“磨豆腐”的传统,石磨悠悠转动,白花花的豆浆潺潺流出,制成的豆腐、豆腐干鲜嫩可口,囤着过年。只因“腐”与“福”同音,家家户户盼着福气满溢,新岁平安顺遂。
然而,腊月十六有时也被视作“凶日”,这背后有古人对天象和阴阳五行的讲究。古人眼中,天地如巨大天平,阴阳时刻流转,主宰万物。腊月至年尾,阴气浓重,仿若浓雾笼罩。待十六月圆后,阳气悄然萌动,阴阳交汇,气场飘摇不定,如同小船在惊涛骇浪中,仿若随时会有变数,故而得名“凶”。加之腊月诸神归位,人间诸事繁杂,十六这天诸神尚未述职完毕,新岁鸿运未启,凡人行事自然多了几分谨慎,忌讳也随之而来。
先说“1 要收”,即收拾家中杂物。老话说“腊月十六,清扫余尘”,忙碌一年,家中角落难免堆积旧物。这一天,全家老小齐动手,来一场大扫除,破旧衣衫、残损器具归拢一处。一来挥别旧年晦气,以洁净家园迎新春;二来往昔物资匮乏,整理旧物能知晓来年居家所需,是实用的生活窍门。听闻灶王爷腊月二十三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诸事,家中井然有序,灶王爷定会美言几句,护佑来年烟火旺盛、诸事顺遂。
再谈“2 要请”,请的是祖先与神灵。多地腊月十六有“请祖灵”仪式,堂屋摆供桌,摆满珍馐祭品,香雾缭绕,晚辈虔诚跪地叩首,恭迎祖先跨越阴阳界限,回家共享团圆。这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孝道,即便祖辈已逝,逢年过节,团圆桌上也必留其位,盼魂归故里。同时,财位贴上财神画像,供奉时令水果、精致糕点、香醇美酒,祈愿新岁财路亨通、财源广进。财神降临,福运将至,百姓心怀敬畏,满心期许新一年富足安康。
还有“3 要吃”,吃的皆是团圆吉祥之味。首推汤圆,圆润软糯,恰似阖家团圆的美满写照,寓意诸事圆满如意。一家人围坐暖灯之下,品尝热气腾腾的汤圆,暖流驱散腊月寒意,亲情在温馨氛围中愈发醇厚。再者是豆腐,“腐”音同“福”,无论家境贫富,桌上一盘豆腐,承载着全家老小岁岁有福、四季平安的质朴祈愿。还有年糕,软糯黏牙间饱含“年年高”的美好期许,助力学业进步、事业腾飞,日子甜如蜜。
你们那腊月十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说法和习俗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