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第一清官包拯唯一首古诗,字字如钢,句句沥血,振奋人心。

书易聊文化方式 2025-01-11 09:08:33

包拯的名言: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的这首《书端州郡斋壁》,短短四十个字,却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穿越千年岁月,依然为我们敲响着廉洁奉公、坚守正道的警钟,勾勒出一位刚正不阿的贤臣对自身操守的严苛要求与宏大抱负。一起欣赏一下:

书端州郡斋壁

宋· 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译文大意:端正思想是吏治的根本,刚直的品性是修身的原则。优质的大树终成栋梁之材,柔韧的好钢也不愿枉道而行。仓廪丰实那些鼠雀兔狐之辈可高兴了,如果没什么好处那些贪官污吏就发愁。在这方面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的教训,不要做出使后人蒙羞的事情吧! 时移世易,如今我们虽不再身处封建社会,但这首诗的价值丝毫不减。

这首诗的主题是包拯表明自己为官的志向和原则。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开宗明义,道出为官的根本是清正廉洁,正直之道才是立身的良策。“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以秀美的树干终会成为栋梁,精坚的钢材不愿屈打成钩,比喻自己要坚守正直,绝不趋炎附势。“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粮仓充实,鼠雀欢喜,野草除尽,兔狐发愁,暗指贪官污吏的贪婪和对他们的打击。“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表示要以历史为鉴,不能做让后人耻笑的事情。

这首诗反映了包拯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决心和信念,也是对官场清正之风的倡导。

现如今,包拯这样为官不屈不挠,清廉无私,一身正气的清官太难寻了!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它也是做人的标杆,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正直善良,不贪图小利、不损人利己!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