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777名声扫地,M142名动全球,美军火炮实战表现对中国有何启示?

角逐有星间 2024-03-16 00:13:15

从2022年7月乌克兰将美制“海马斯”用于战场,整整20个月过去后,俄罗斯军队才在不久前,证据确凿地摧毁第一台“海马斯”。期间后者也曾多次宣称击毁“海马斯”,甚至还有疑似在乌克兰受损的“海马斯”运回美国修复,但还是只有最近这次被认可。优秀的打击效果加上超低战损率,是“海马斯”最好的广告,这两年也因此频频斩获订单。相比之下,美制M-777虽然刚进入战场时也名声大噪,但很快就败下阵来,两款美军现役顶尖陆战支援火力的迥异结局,给中国军队提供了最生动的例子。

美制“海马斯”火箭炮实战表现亮眼

身管火炮的应用历史非常漫长,火箭炮严格来说是二战才开始大规模装备,后者虽然在影视作品里往往能一锤定音,但实际地位一直在身管火炮之下,原因主要是射程和精度问题。苏联在二战中非常喜欢使用火箭炮,装备规模是诸国之最,背后原因是火箭炮加工技术简单,集群使用又很符合苏联“爆兵流”的军事理念。战后两者进一步发展,但地位变化不大,直到美国在80年代末推出制导火箭炮,形式顿时为之一变。

苏联经典“喀秋莎”火箭炮结构非常简单

通过在火箭弹头部加装导引头,将命中精度控制在15米以内,火箭炮的打击能力由此质变,初次登上战场就重创伊拉克军队,后者将其畏惧地称为“钢雨”(指M-270制导火箭炮使用子母弹的恐怖场面)。其他国家纷纷跟进,中国也在90年代末,推出了早期的“卫士”系列和著名的03式远火。也就是在这时,火箭炮才真正登堂入室,成为与身管火炮齐名的主力装备。有意思的是,传统身管火炮这时也没闲着,其不仅也发展出搭载导引头的制导炮弹,而且还衍生出卡车炮和空运火炮的新品类。

PHL-03远程火箭炮相当有名气

所谓卡车炮,并不是指由卡车拖拽的牵引火炮,而是搭载在越野卡车底盘上,拥有极强机动性的轻量型火炮。一般认为现代卡车炮的开山鼻祖是法制“凯撒”,国内也以PCL-09式为过渡,后面发展出PCL-161/171/181家族。相比于更早的履带式自行火炮,卡车炮最大优势就是成本低(大概能便宜一半)、公路机动快,缺点是没有后者的三防能力,越野水平也差一些。空运火炮就是指专门进行减重,可以由直升机吊运的超轻型牵引火炮,目前使用的只有美制M-777和中国AH-4(出口阿联酋)。

国内早年装备的PCL-09式卡车炮

俄乌开战后,各个类型的身管火炮、火箭炮都被送上战场,彼此之间的实战表现差距也非常大。其中牵引火炮和非制导火箭炮表现最差,不仅杀伤效率低,而且很容易被对手捕捉,后续很少出现在一线。M-777一开始凭借优秀的火控表现不俗,但由于乌克兰没有调运的重型直升机,实际上只能作为牵引火炮使用,在俄罗斯无人机作战成熟后,损失也不小。各国自行火炮和卡车炮表现都不错,偶尔能见到被无人机、远程火力命中的情况,但损失率还可以接受。M-270和“海马斯”表现最佳,前后一共交付了不到40台,目前能确认的损失只有一台。

缺乏重型直升机支持的M-777也就是普通牵引火炮

从打击效果来看,自行火炮和卡车炮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信息化作战体系的加持确实不同凡响,并且能和制导火箭炮互补配合。后者的优势在于“打完就走”,不仅自身安全,而且瞬时投送火力密度大,适合爆发打击缺乏防护的重点目标。身管火炮即使使用普通炮弹,精度也堪比制导火箭弹,火力持续性好,有一定破防能力。问题在于,在无人机比例超高的乌克兰战场,持续性输出意味着巨大的安全风险,时间太短打击力度又不够,如何权衡炮击规模和时间,对现代炮兵部队异常关键。

乌克兰战场上的法制“凯撒”卡车炮

换句话说,虽然身管火炮在乌克兰战场上,总给人一种默默无闻,被“海马斯”压制的情况,但实际上其仍然是陆战火力基石,完成了绝大部分支援任务。制导火箭炮在技术上完全能和身管火炮并列甚至超出,但实际上应用范围还是受到很大限制。毕竟但凡带“制导”两个字的武器,由于储存条件苛刻,成本高昂,日常库存都不会很多。这也就是大国非常重视简易制导炸弹的原因——生产制导元件总比整件武器要简单得多。相比之下,大国储存炮弹动辄就是上百万发,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

炮弹才是身管火炮的关键优势

国内这些年不仅大力发展制导火箭炮和无人机,同时也装备了为数众多的各式野战机动单位。从乌克兰战场的实战经验来看,这是非常超前且正确的做法。相比之下,美制M-777虽然前几年名气很大,但实战局限性很强,最起码大部分国家都只能作为普通牵引火炮使用。而尽管国内这套体系并没有展示自己的威力,但随着巴基斯坦等国家采购并装备到一线,距离其名震全球以至于开拓新局面并不遥远。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