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解密:良辰美景的多重出处

凤凤文化 2024-06-08 13:33:36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颓运方至,变故渐多;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这种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悲凉之雾”,成就红楼梦大悲剧的整体氛围,从红楼梦第五回的判词和判曲,到黛玉葬花、凸碧堂品笛、凹晶馆联诗,这些都是美景哀情,“甚至于在元妃省亲这样“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喜事中,也埋藏着作者念念不忘的“盛筵必散”的悲鸣。这样的悲鸣在良辰美景奈何天的吟唱里达到了一个高潮。

红楼梦里出现了一个名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良辰美景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在文本第二十三回: “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原文如下:

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 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 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林黛玉 听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 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桃花扇·传歌》 亦曾引此曲。众人都知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引自元代汤显祖的《牡丹亭》。

《牡丹亭》汤显祖

春 香 来此已是花园门首,请小姐进去。

杜丽娘 进得园来,看画廊金粉半零星。

春 香 这是金鱼池。

杜丽娘 池馆苍苔一片青。

春 香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杜丽娘 春香。

春 香 小姐。

杜丽娘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春 香 便是。

杜丽娘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杜丽娘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闲凝眄兀生生燕语明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春 香 这园子委实观之不足。

杜丽娘 提他怎么?

春 香 留些余兴,明日再来耍子吧。

杜丽娘 有理。【尾声】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 他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可是到了后来文本第四十回玩酒令的时候,黛玉一不小心也脱口而出赏心悦事这个敏感词,原文如下:

鸳鸯又道:“左边一个天。” 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宝钗听了,回头看著他。黛玉只顾怕罚,也不理论。 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俏。” 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鸳鸯道:“剩了‘二六’八点齐。” 黛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 鸳鸯道:“凑成篮子好采花。” 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药花。”说完,饮了一口。

同样是良辰美景,为什么贾宝玉对林黛玉说的很隐秘?到了后来林黛玉说了却什么事情都没有?显然问题出在贾宝玉前面说的那句“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上。根据前面的解密,贾珠的死亡就与断井颓垣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其实良辰美景不仅仅出自汤显祖《牡丹亭》,汤显祖也是从其他人的诗词里借来的,比如其一:

满江红 其一 中秋(1169年) 南宋 · 辛弃疾

美景良辰,算只是、可人风月。

况素节扬辉,长是十分清彻。

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倩飞廉、特得为吹开,凭谁说。

弦与望,从圆缺。

今与昨,何区别。

羡夜来把手,桂花堪折。

安得便登天柱上,从容陪伴酬佳节。

更如今,不听麈谈清,愁如发。

其二:

洞仙歌 其一 暑中 北宋 · 黄裳

乱蝉何事,冒暑吟如诉。

断续声中为谁苦。

阵云行碧落,舒卷光阴,秋意爽,俄作晴空骤雨。

明珠无限数。

都在荷花,疑是星河对庭户。

莫负昼如年,况有清樽,披襟坐、水风来处。

信美景良辰、自古难并,既不遇多才,岂能欢聚。

其三:

满庭芳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明眼空青,忘忧萱草,翠玉闲淡梳妆。

小来歌舞,长是倚风光。

我已逍遥物外,人冤道、别有思量。

难忘处,良辰美景,襟袖有馀香。

鸳鸯。

头白早,多情易感,红蓼池塘。

又须得,尊前席上成双。

些子风流罪过,都说与、明月空床。

难拘管,朝云暮雨,分付楚襄王。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