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倾向不容忽视!这样做,或许能救他一命!

之桃开心生活 2025-01-03 21:44:43

如果朋友很认真地对你说他想自杀了,你会怎么做?

出于对于生命的敬畏,是个人都会想方设法开导挽留,但没有几个能很完美地处理这个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如何对待自杀倾向。

预防、干预自杀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胡鑫宇请给心理指导师5分钟》:你15岁的青春,不就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你走之后的每一个清晨与傍晚,都是爹妈暗无天日。

文章表达了人生美好,不要轻生,不然爸妈多伤心。但缺少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反而有点亲情绑架的味道。无法共情的言语,触达不了失意者的内心。

无意批判,只是借此引子。让我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作为社会机构、媒体朋友,怎么做才能更有效地预防他人自杀?

先看一个干预自杀失败的例子,2007年到2012年,有108名失意者从首尔的麻浦大桥一跃而下,结束生命。在首尔人眼里,没有任何建筑能比马普大桥更能代表死亡。

SOS紧急电话

后来首尔市对麻浦大桥进行改造,加了生命之桥的雕塑,加了几台SOS紧急电话,贴满了一组组洋溢幸福笑脸的照片,以及各种暖心标语:你吃了吗?有什么烦恼吗?最近过得好吗?

每当夜幕降临,这些文字和图片还会亮起灯来。他们企图用人间美好挽留那些感觉人间不值得的轻生者,但结果令人意外。

暖心标语

2013年,在麻浦大桥自杀的人数上升到93名,是前一年的6倍。紧接着184名,202名,211名,一年比一年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想,人的悲欢并不相通,对失意者缺乏共情的安慰并非一碗鸡汤,更有可能是有毒的砒霜。到底该怎么做?没有绝对完美的答案,但世卫组织在2014年出版的《预防自杀-全球要务》提供了一些不错的思路。

如何去做

世卫组织提供了四种策略:限制自杀手段,媒体负责任报道自杀事件,培养青少年的社会情感、生活技能,早期识别和跟踪高危人群。这些策略经过验证,能有效预防自杀。

就比如限制自杀手段,斯里兰卡一系列农药禁令促使自杀率下降70%。韩国实行百草枯禁令后,两年内服农药自杀身亡的人减少一半。再比如用贝克绝望量表等问卷调查,可以早期识别高危人群,这样就能尽早介入和干预。

贝克绝望量表

这些是社会各界的努力,对于我们个体来说,要做的也有很多。首先得排除刻板印象的错误认知。很多人认为不能和失意者、抑郁症患者讨论自杀,怕把这个念头带到他们心里,这种刻意避开自杀话题的想法即是不正确的。

在2014年世卫组织的《预防自杀-全球要务》中就有写到,当围绕自杀存在普遍的耻辱感,许多考虑自杀的人不知道该向谁诉说,公开讨论自杀,反而给了这个人重新考虑其决定的机会,从而预防自杀。

说白了就是赌不如输。当一个人谈论自杀,他可能正在抑郁和绝望中挣扎。他渴望找人倾诉,寻求帮助。你把他敞开的心扉堵住了,只会让他更绝望。

曾与一位心理医生聊过,他说他接到自杀咨询者的电话,先会判断是哪种自杀倾向的,是模仿型、报复型还是抑郁型?

比如报复型,那可能是生活学习中比较重大的压力,想通过自杀来报复,打电话时情绪会比较激动。而抑郁症打电话就会比较沉默,甚至长时间不说话。

朋友向你倾诉和接听心理咨询热线的情况差不多,这些往往处于无望、无助、无能的三无状态。深入了解原因,再多次交流沟通,逐渐让他从这个状态下走出来。

当然,谈话是有技巧的,世卫组织特别强调不要做空洞的说教,比如一切都会没事的,这点困难算什么?还有人比你更苦。

我们要做的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去理解当事人的感情,尊重他的意见和观点,做一个倾听者,引导他把负面情绪都宣泄出来。

当他把活着没意思、自己没啥用这些内心挣扎很久的问题掏出来跟你讨论后,他的情绪反而会逐渐稳定下来,可能经过反思后逐渐改变主意。

当然,这是建立在当事人自杀危险等级较低的情况下的做法,如果意愿很高,有明确的自杀时间和计划,还是要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忙。如果是自己有轻生念头,又该怎么做呢?

很多人在遇到重大挫折时都有过这样的冲动,这并不羞耻,一时冲动的念头不需要干预,很快就会平复。如果这种念头长达两个星期以上,就需要找朋友倾诉,让他请你吃一顿火锅烧烤,出去旅行散心,让愉快的事情带自己走出心理绝境。

多数媒体平台在相关内容搜索时,都会提供心理咨询热线或正向标语引导

如果情况严重,就需要主动接受专业治疗,比如约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说拨心理咨询热线。但有一说一,心理咨询热线大多属于公益性质,有的时候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不够时,可能会是志愿者补上,难免有接线员专业程度参差不齐的情况。

自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形成的原因关乎社会、家庭、心理、疾病等多种元素。目前来看,在预防自杀上,社会并没有万全之策,但不代表我们就完全无能为力。

不要害怕讨论自杀,科学地预防自杀,总能让一些在悬崖边徘徊的人们,得以继续绽放生命。

【本文来源@差评君的视频内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