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那可真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崇祯皇帝朱由检,从哥哥天启帝手里接过的,本就是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外有后金铁骑虎视眈眈,屡屡叩关;内有农民起义军星火燎原,烧得大明江山焦头烂额。李自成的大顺军一路势如破竹,眼瞅着就要打到北京城下,这时候,要想守住京城,军饷成了最紧迫的问题。
崇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国库里没钱,百姓又被连年天灾、加征赋税折腾得苦不堪言,实在榨不出油水了。无奈之下,他只得把目光投向那些大臣、皇亲国戚,期望他们能为国解囊,共赴国难。
崇祯先是召集大臣们商议捐款之事,言辞恳切,把局势的危急说得明明白白,希望大家看在江山社稷的份上,慷慨相助。可大臣们的反应却让他寒心至极。内阁首辅魏藻德,身为百官之首,平时在朝堂上口若悬河,大谈忠义之道,关键时刻却装傻充愣。崇祯暗示他带头多捐些,毕竟是首辅,得做个表率。可魏藻德呢,哼哼唧唧半天,最后只捐了 500 两银子,还做出一副倾家荡产的可怜样,好像这 500 两已经是他的全部身家了。
再看太监首富王之心,这些年在宫里宫外捞得盆满钵满,崇祯心想他总该大方些吧。结果王之心只捐了一万两,对比他的财富,简直是九牛一毛。崇祯本期望着能有大臣主动站出来,捐个三万两做上等表率,可整个朝堂上,竟没有一人达标,大多数人都是几百、几十两地敷衍塞责,跟打发叫花子似的。
崇祯又把希望寄托在岳父周奎身上。周奎身为国丈,女儿是皇后,这些年借着皇家的威风,在苏州老家置办了海量的田产、商铺,富得流油。崇祯亲自找到周奎,苦口婆心地劝他带个头,捐个 10 万两出来,给其他皇亲国戚做个榜样。没想到周奎一听这话,立马哭得死去活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巴,穷得只能吃发霉的大米,穿打补丁的衣服,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崇祯好说歹说,磨破了嘴皮子,周奎才极不情愿地捐了一万两。
周奎这一哭穷,其他皇亲国戚也有样学样。有的在自家豪宅门口挂出 “此宅急售” 的牌子,装作要卖房筹钱;有的把家里的锅碗瓢盆搬到大街上摆摊叫卖,营造出一副穷困潦倒的假象。更有甚者,穿着破衣烂衫,在街面上装疯卖傻,捡别人吃剩的东西,就为了让崇祯相信他们没钱。
就在这些权贵们哭穷耍赖的时候,一个六十多岁的普通老头却让崇祯感动得热泪盈眶。老人来到户部,颤颤巍巍地捐出了自己一生积攒下来的 400 两银子,那是他从牙缝里省了一辈子才攒下的。崇祯得知后,大为触动,当场封他为锦衣千户。虽说这官职在乱世里也没太大实际意义,可这是老人的一片赤诚之心啊!只可惜,这点温暖对于岌岌可危的大明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崇祯四处求爷爷告奶奶,低声下气地筹款,最终也只筹到了不到 20 万两银子。这点钱,连给守城士兵发一个月的军饷都不够,又怎能抵挡李自成的大军呢?
李自成的手段:暴力搜刮,财富惊人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大明王朝轰然崩塌。这李自成进了北京,可没闲着,他心里门儿清,明朝这些官员,平日里哪个不是富得流油,在崇祯面前哭穷,那是他们的鬼把戏。于是,李自成弄出个 “追赃助饷” 的法子,说白了,就是从这些官员身上狠狠搜刮钱财。
他手下的大将刘宗敏,那可是个狠角色,被任命为 “追赃” 总指挥。刘宗敏一声令下,大顺军在北京城展开了一场大搜捕,把明朝的官员、皇亲国戚们成百上千地抓起来,关进大牢。对待这些昔日作威作福的权贵,刘宗敏毫不手软,各种酷刑轮番上阵。夹棍夹手指,烙铁烫皮肉,不把银子榨出来誓不罢休。
那些官员们,平日里在朝堂上威风八面,此刻在酷刑之下,什么气节、操守都抛到九霄云外,只求速死。内阁首辅魏藻德,之前在崇祯面前装穷,这会儿被刘宗敏抓住,先上夹棍,十指连心,痛得他鬼哭狼嚎,乖乖交出了数万两白银。可刘宗敏哪肯罢休,认定他还有藏私,继续用刑,可怜魏藻德被折磨了五天五夜,脑袋都被夹碎,死在狱中,他儿子也没能逃过一劫,被一刀砍死。
国丈周奎,之前崇祯求他捐钱时一毛不拔,现在被大顺军抄家,金银财宝堆满了屋子,足足献出了 52 万两白银,还有其他珍宝折合银子 2 万两。大太监王之心,之前给崇祯捐了一万两打发了事,在大顺军的严刑拷打下,献出了 15 万两现银以及大量金银器玩。
在这场血腥的搜刮中,李自成的大顺军收获惊人。据记载,总共从明朝勋戚、内监、百官以及民间搜刮到了 7000 万两白银,这还不算那些没来得及估价的珠宝、古董、字画。这些钱财,堆起来就是一座银山,当初崇祯苦苦哀求,大臣们却捂紧钱袋,如今在李自成的暴力之下,全都暴露无遗。
大顺军把搜刮来的金银财宝,用大车拉,小船载,浩浩荡荡地往西安运。据说,那船队在河道上绵延数里,满载着财富,也满载着大顺军的 “希望”。还有传说,李自成兵败后,有大量财宝被藏在深山老林,引发了后世几百年的寻宝热潮,像湖南的天门山、莽山等地,时不时就传出发现 “李自成宝藏” 的消息,引得无数人趋之若鹜,可大多都是有始无终,那些宝藏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深层探究:为何大臣有钱不捐这些大臣、皇亲国戚们,真的没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们平日里搜刮民脂民膏,贪污受贿,靠各种不正当手段积累了巨额财富。那为何在崇祯苦苦哀求之时,他们却捂紧钱袋,一毛不拔呢?
其一,崇祯多疑的性格,让大臣们心生畏惧。崇祯在位期间,频繁更换大臣,对将领也猜忌重重,袁崇焕就是个典型例子。袁督师本为抗清名将,曾立下赫赫战功,可崇祯却因他擅杀毛文龙、与后金有接触等事,心生疑虑,最后将其凌迟处死。这一事件让满朝文武寒心,大臣们深知崇祯的猜忌,害怕捐钱后被皇帝盯上,怀疑钱财来源不正,进而惹来杀身之祸。
其二,明朝末年,官场腐败不堪,官员们的财富大多来路不正。明朝官员俸禄微薄,一品大员年俸不过 1000 余石禄米、200 多两银子,七品知县更是少得可怜,年俸仅几十两银子。这点收入,根本无法维持他们奢华的生活。于是,贪污受贿、侵占田产、克扣军饷等成了官员们敛财的手段。要是在捐款时拿出大把银子,不就等于昭告天下自己贪腐严重吗?所以,他们宁可装穷,也不愿暴露财富。
其三,大臣们对明朝的前途失去信心,认为其气数已尽。崇祯在位时,天灾人祸不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后金又屡屡侵扰,大明江山摇摇欲坠。大臣们都是精明之人,眼看局势江河日下,觉得把钱捐给朝廷,无异于打水漂,还不如留着,等改朝换代后,另谋出路。
其四,明朝的勋贵、官僚阶层早已形成了各自的利益集团,他们考虑的首先是自身小团体的利益,而非朝廷大局。捐钱救国,意味着要打破自己的小金库,损害自身利益,这是他们万万不愿做的。在他们眼中,家族财富的积累远重于国家的存亡,即便王朝覆灭,只要自己的财富还在,就有东山再起的资本。
历史反思:明朝灭亡的财政之殇明朝末年这场 “捐款闹剧” 与 “搜刮惨剧”,深刻地反映出明朝财政体系的积重难返与统治阶层的腐朽堕落,成为王朝覆灭的关键因素。
从根源上讲,明朝的税收制度漏洞百出,为财政危机埋下了伏笔。朱元璋开国时定下的 “士绅免税” 祖制,本意是优待读书人,巩固统治根基,却没想到日后成了大患。随着时间推移,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官员、地主利用免税特权大肆兼并土地,将田产挂靠在名下逃避赋税。这就导致了一个怪象:国家的税收重担全压在了底层农民身上,而真正富得流油的权贵阶层却逍遥税外。据记载,弘治中兴时,明朝可征税的土地从明初的 850 万顷锐减到 400 多万顷,税收锐减,财政收入大幅缩水。
土地兼并不仅破坏了税收体系,更激化了社会矛盾。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流民,四处逃亡,在天灾人祸的逼迫下,为求生存,纷纷揭竿而起。李自成、张献忠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星火燎原,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
而明朝的财政支出却如无底洞一般,日益庞大。一方面,庞大的宗室群体耗费惊人。朱元璋的子孙后代享受优厚待遇,亲王年禄米 5 万石,郡王 6000 石,还不算各种赏赐的田庄、财宝。到了万历年间,宗室成员高达二十万,这些人坐吃山空,消耗了国家财政的半壁江山。另一方面,军费开支直线飙升。北方蒙古部落侵扰、南方倭寇肆虐,明朝不得不常年维持庞大的军队,购置军备,修筑边防。到了明末,后金崛起,辽东战事吃紧,更是让军费成为财政的沉重包袱。再加上明朝末年天灾频繁,小冰河期导致旱灾、瘟疫横行,朝廷还要拿出大量资金赈灾。如此入不敷出,国库焉能不空虚?
张居正改革曾是明朝的一抹曙光。他推行考成法、清丈法和一条鞭法,打击官员腐败,重新丈量土地,简化税制,将徭役并入田赋,改实物税为货币税。改革成效显著,万历五年,户部岁入 435 万两,比隆庆时增长 74%,一举扭转财政赤字。可惜,张居正死后,改革成果未能持续,旧弊复发,明朝又陷入了财政泥沼。
崇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内忧外患之下,他试图从大臣们那里筹集军饷,却因种种原因以失败告终。他的无奈与无力,大臣们的自私与贪婪,让明朝失去了最后的自救机会。而李自成的暴力搜刮,虽短时间内获得了巨额财富,却也彻底失去了人心,大顺政权注定无法长久。
明朝末年这段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警示着后人:一个国家的兴衰,与财政的健康、统治阶层的作为息息相关。当财富分配不均、权贵阶层漠视国家命运、政府无力掌控财政时,即便曾经辉煌如明朝,也难逃覆灭的厄运。